(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件.pptx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件.pptx(30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考向标近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体现了“稳”的原则。所选文章均为史传文,设4题,19分。文本材料都节选自“二十四史”,皆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能。近3年的题型为断句、文化常识的解说、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文言翻译;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不单独设题,而是结合断句、翻译等题型来考查。目前文言文阅读是所有板块中,除作文外赋分最多的一个。因此,本专题复习,除设置“整体攻略”外,还设置了“文言基础篇”和“文言考点篇”。,-7-,古代人物传记阅读须“三读一知” 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是人物传记,这是多年没有改变的
2、命题习惯。因而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质上是古代浅易的人物传记阅读。从分析古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入手,是阅读此类文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8-,一、初读紧扣文体特点,把握内容大意 1.文体特点 古代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一般先介绍传主的名字籍贯、家境身世、科举为官,然后叙述传主生平之主要事迹,这些事迹大多由典型片段组成,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以品行为纲决定取舍,以官职变动作为行文标志。最后交代传主朝野声望、人生结局及卒年、谥号。,-9-,此外,传记文还有其特有的行文特点。传记文介绍人物时,第一次姓名俱全,后仅以名代称。如2018全国卷开头“鲁芝字世英”以“姓+名”形式出现,下文“芝襁褓流
3、离”仅以名“芝”代替。传主除外,其他人物出场,有时以“地名+官名+姓+名”的形式出现,如2018全国卷“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魏,地名;车骑将军,官名;郭,姓氏;淮,名),2018全国卷“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剧,地名;令,官名;勃海,籍贯;任,姓;峻,名),2018全国卷“使者以白陵使韩琦”(陵使,官名;韩,姓;琦,名)、“激驸马都尉王诜”(驸马都尉,官名;王,姓;诜,名)。文言中,有些人名会干扰我们对文章的解读,如2018全国卷“诞平”(诸葛诞叛乱平息)、2018全国卷“宠风声大行”(陈宠名声大震)及“辄云以属稚子”(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为提高效率,我们在阅读时,可随手将人名圈出
4、,以免误解。,-10-,2.行文思路 传记的一般结构形如纺锤,头尾细,中间粗。 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主基本情况的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举荐或科举功名、早期入仕经历等内容,有的还简要介绍其家庭背景,如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为官等情况。 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如谏言献策、抗击敌寇、整顿吏治、清除冤狱、抚恤百姓、廉洁奉公等,这部分内容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二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这些词句有助于我们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
5、 结尾部分一般交代传主的朝野声望、人生结局及卒年谥号。这些文字特别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物的品质,看出作者所持的观点态度。,-11-,二、再读理清人物关系,把握传主事迹 1.理清人物关系 史传文中的人物大多为朝廷官员,故与其相关的人物还有皇帝、上司、同僚、下属及百姓等。弄清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读懂文章必不可少的一环。 人物传记阅读,一定要有梳理人物关系的意识,一定要明白,某句话是谁说的,某件事情是谁做的,这样才能明确文意,为筛选信息、分析概括做准备。,-12-,2.理清事件头绪 一篇人物传记,主要写一人,但不一定只写一件事,也可能是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
6、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在梳理事件头绪时,一定要注意时间词、地点词和官职词的变更。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和信息的筛选,一般要关注何时、何地、何事;而官职的变更往往与事件结果的好坏密切相关。 另外,梳理人物关系和梳理事件头绪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几件事都和某一人有关,有时一件事和多人有关,因此还要注意不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13-,三、三读结合具体题目,揣摩文中词句 题目本身往往也是理解文意的线索或钥匙,因此,文言文阅读的第三步,就是将文章和题目联系起来读。这遍阅读,又可以分成两步。 1.读题目,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的第三题通常是选择题,这一问题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分析
7、,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其他三个选项是正确的。这三个选项,涉及文章中的许多内容,对理解文章有不可忽视的提示作用。 2.看题眼,以“境”解题 所谓“题眼”,即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点。文言文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实词含义的理解、断句还是概括分析、翻译题,都有一定的考查点(赋分点),这些考查点大多是文中的重点或难点。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前后文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对前后文相关语意的分析、对相邻词语语法功能的定位来解答,即以“境”解题。,-14-,四、一知知道古代人物传记的“语言系统” 因为古代人物传记的传主多为能吏名臣,所以其语言系统相对单一,表官职名称以及官职授予、变动的词语很多
8、,与官员履责行事有关的词语,如觐见、劝诫、弹劾、济民、赈灾等重复率极高。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也是读懂古代人物传记所必需的。 (一)与官职相关的常用词语 1.授官:任、授、除、拜、举、封、赠、赐、赏、守(知)、立、为、出仕、通籍。 2.升官:升、迁、提、拔、擢、陟、加、晋、进。 3.降官:贬、谪、放、窜、镌、出官、左迁、左除、左降、左转。 4.罢官:罢、黜、夺、削、免、废、替、革、褫。 5.调动:转、移、调、迁、徙、改、出。 6.兼任:兼、领、判、摄、行、署、假、权。 7.到任:下车、视事、到官。 8.辞官:告老、解官、乞骸骨、悬车、请老、乞身、致仕、移病。,-15-,(二)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
9、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风、化:教育感化。 2.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3.劾:举报,检举,揭发。 4.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5.短:进谗言,说坏话。 6.害:嫉妒。 7.党:偏袒,伙同,包庇。,-16-,(三)与人物评价相关的常用词语 表示人物个性的:耿、(仁)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梗、鲠、骨鲠、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四)表示时间的词语 1.表示年、月、日、时 纪年。年号纪年如绍圣初、延熹中、仁宗末年
10、、泰始九年;干支纪年如丙辰中秋、壬戌之秋。 纪月。如建亥(农历十月)、孟冬(农历十月)、仲春(农历二月)。 纪日。如三五之夜、夏四月辛巳、七月既望、丁卯三月之望。 纪时。如旦、朝、暮、夜半、鸡鸣。,-17-,2.表示时间间隔 表示时间不长: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既而。 表示过去:既、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表示过了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容易明确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18-,高
11、考文本,(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
12、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19-,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
13、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20-,读文支招,一、通读文本,分清人物关系,-21-,二、勾画圈点,理清事件头绪 早年耽思坟籍 做天水太守时期倾心镇卫,更造城市 曹爽辅政时期劝诫曹爽,宁死不屈 做并州刺史时平定叛乱,清正廉洁 晚年告老逊位 三、抓住议论,看清作者评价 武帝认为:清忠履正 羊祜认为: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 作者认为:“世有名德”“为人所重”,-22-,真题试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
14、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鲁芝因曹爽被捕下狱”,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据此可判定答案。,-2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C,-24-,解析 A项,文中用“坟籍”一词陈述鲁芝潜心学习典籍,正确。B项,可结合岳飞满江红“朝天阙”一句来判定其正确。C项,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堂前有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借指帝位。“践阼”没有“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的意思。D项,结合文本中“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
16、”,可知此项正确。,-25-,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
17、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B,-26-,解析 A项,是对“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等语句的提炼概括,与文本内容一致。B项,“蜀地饱受侵扰”错。原文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是说“屡次遭蜀人入侵抢掠”。C项,是对“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爽懦惑不能用”等语句的正确概括转述。D项,是对文本中“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18、”的正确转述。,-27-,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28-,参考答案 (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解析 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1)句中,“以”,介词,凭借;“叛”,反叛;“文武”指代的是“文武官兵”;“以为”,作为;“先驱”,古今异义词,这里是“先锋”的意思。(2)句中,“以”,因为;“履正”,行为端正;“素”,一向;“作屋”,
19、建造房屋。语意要完整通顺。,-29-,参考译文 鲁芝字世英,是扶风郿郡人。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族。父亲被郭氾杀害,鲁芝在襁褓中就开始逃难,十七岁时,才移居到雍州,潜心学习典籍。被郡守推荐为上计吏,州府征用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推举他为孝廉,授官为郎中。后来又授官骑都尉、参军事、临时担任安南太守,升官为尚书郎。曹真到关西督察,又任命鲁芝为大司马军事。曹真死后,宣帝替代了曹真,于是推荐鲁芝担任骠骑军事,改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国相邻,屡次遭蜀人入侵抢掠,人口削减,寇盗到处都是,鲁芝全心镇守护卫,重新建造了城镇街市,几年之间全部恢复了旧貌。升官为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
20、姓都敬慕鲁芝的德行,老幼都赴皇宫上书,请求鲁芝留下。魏明帝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曹爽辅佐朝政时,延请他担任司马。鲁芝多次提出忠言良谋,曹爽都不能采纳。,-30-,等到宣帝起兵诛伐曹爽时,鲁芝率领其余众人过关斩将,骑马快速奔赴曹爽,劝告曹爽说:“您处在伊尹周公的位置上,一旦因获罪被罢免,即使想要牵着黄犬清净度日,又怎么能够办得到!如果能够挟制天子保有许昌,依仗天子的威势下文告征调四方的兵马,谁敢不听从您的!舍弃这些离开,欲赴刑场,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曹爽懦弱糊涂不能采纳鲁芝的计谋,于是遭受杀戮。鲁芝因曹爽也被捕下狱,判处死罪,但他不争辩是非曲直,没有求赦免的想法。宣帝赞许鲁芝的品行,赦免而不杀他。不
21、久起用他担任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被铲平,鲁芝升官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武帝即位后,鲁芝改任为镇东将军,进爵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因年龄已到七十岁,上书告老退位,上奏表章十余次(没有被准许),又被征召做了光禄大夫,-31-,被授予特进的职位,配给他吏卒,他的门前可以像官府一样设置木栅栏遮挡人马。羊祜担任车骑将军,于是想把官位让给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品行高洁,毫无贪欲,处事平和与众不同,做官到头发花白,始终恪守礼制,未曾被任命为这种官职,我在官位上(却)超越鲁芝,怎么来杜绝天下人的
22、不满!”皇上不答应。鲁芝被当时的人们敬重到这种地步。泰始九年去世,时年八十四岁。皇帝为他的死而痛哭,赐给他的谥号是“贞”,赐给他一百亩的坟地。,-32-,学习案一,-33-,学习案二,学习案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类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虽然全国卷自2015年起不单独设题考查实词,但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没法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学习案一,-34-,学习案二,学习案
23、三,一、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四个角度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几个义项,多则十几个义项,这些义项之间有的有比喻、引申、假借等关系。 1.本义 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如“斤”,篆文作 ,像一把斧子,本义为砍伐树木的工具。如: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2.引申义 就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兵”的本义为武器,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后引申为使用武器的人,即士兵,如: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鸿门宴)又引申为战争,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案一,-35-,学习案二,学习案三,3.
24、比喻义 就是由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意义。如: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本义: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比喻义:喻才能平庸。 4.假借义 一个词因音同或音近被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莫”的本义是“日落”,假借为“没有谁”。,学习案一,-36-,学习案二,学习案三,例题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注意这些词语含义之间的联系。 1.伐,答案砍伐;攻打;战争;功绩,功劳;夸耀。,学习案一,-37-,学习案二,学习案三,答案位次;一般的;排列;收列。,学习案一,-38-,学习案二,学习案三,答案几;屡次;命运;读c,细密的;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标版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古代 诗文 阅读 专题 文言文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