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pptx
《(新课标)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pptx(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一 重力、弹力,二 摩擦力,基础过关,考点一 弹力的判断和计算,考点二 摩擦力的理解与应用,考点三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考点突破,一、重力、弹力 1.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4)重心:因为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 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基础过关,2.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 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的条件:a.两物体 相互接触 ;b.发生 弹性形变 。
2、 (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 相反 。,3.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成 正比 。 (2)表达式:F=kx。 式中的k是弹簧的 劲度系数 ,单位符号为N/m;k的大小由弹簧 自身性质 决定。x是弹簧长度的 变化量 ,不是弹簧形变以 后的长度。,二、摩擦力 1.两种摩擦力的对比,2.动摩擦因数 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 相对运动 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 即= 。,1.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 (4)相互接触
3、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 (5)F=kx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 ),2.如图所示,在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中放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小球 的直径恰好和盒子内表面正方体的棱长相等, 盒子沿倾角为的固定斜面滑动,不计一切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无论盒子沿斜面上滑还是下滑,球都仅对盒子的下底面有压力 B.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右侧面有压力 C.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D.盒子沿斜面上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3.(2019福建六校联考)如图所示,有三个质量均为1 kg
4、的木块a、b、c和 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轻弹簧p、q,木块a、b用轻绳连接,其中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弹簧p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弹簧p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 止,g取10 m/s2。该过程弹簧p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C ),A.4 cm B.6 cm C.8 cm D.10 cm,考点一 弹力的判断和计算,考点突破,1.弹力有无的判断,2.弹力方向的判断 (1)五种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弹力大小计算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
5、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例1 (2018四川绵阳检测)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 直杆间的夹角为,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 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正确的是 ( D ),A.小车静止时,F=mg sin ,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 cos ,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F= 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F=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1满足tan 1=,解析 小车静止时,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 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A、B项错误;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 运动时,
6、设小球受杆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甲所 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sin =ma,F cos =mg,两式相除可得tan = , 只有当小球的加速度a=g tan 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才沿杆的方向,此时 才有F= ,C项错误;小车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小球所受到的重力mg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a,方向水平,向左,如图乙所示,所以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F= ,方向 斜向左上方,tan 1= ,D项正确。甲 乙,考向1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 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
7、水平面上运动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解析 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 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D正确。,考向2 轻绳模型中的“死结”和“活结”问题 2.(多选)如图所示,用滑轮将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悬挂起来,忽略 滑轮和绳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使得0180,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关 于m1、m2的大小关系应为 ( BCD ) A.m1
8、必大于m2 B.m1必大于 C.m1可能等于m2 D.m1可能大于m2,解析 结点O受三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系统平衡时F1=F2=m1g, F3=m2g,所以2m1g cos =m2g,m1= ,所以m1必大于 。当=120时,m 1=m2;当120时,m1m2;当120时,m1m2。故选B、C、D。,考向3 轻弹簧模型中胡克定律的应用 3.(2019山东威海月考)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 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弹 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弹簧的左端拴一小 物
9、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质量都为零,以L1、L2、 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D ),A.L2L1 B.L4L3 C.L1L3 D.L2=L4,解析 由于弹簧质量不计,这四种情况下,F弹都等于弹簧右端拉力 大小F,因而弹簧伸长量均相同,故选D项。,考向4 轻杆模型中的铰链问题 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 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下列关于受力的说法正 确的是 ( C ),A.甲图中的AB杆表现为拉力,BC杆表现为拉力 B.乙图中的AB杆表现为拉力,BC杆表现为支持力 C.丙图中的AB、BC杆均表现为拉
10、力 D.丁图中的AB、BC杆均表现为支持力,解析 在甲图中,对B点进行受力分析,B点受到AB杆的拉力、BC杆 的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三力平衡,A项错误;在乙图中,对B点进行受力 分析,B点受到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则BC杆应表现为支持力,由平衡条 件可知AB杆应表现为支持力,B项错误;在丙图中,对B点进行受力分析可 知,B点受到绳子向下的拉力,AB杆提供斜向上的拉力,BC杆应提供向右 的拉力,C项正确;在丁图中,对B点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点受到绳子向下 的拉力,AB杆提供拉力,BC杆提供支持力,D项错误。,名师点拨,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三种方法 (1)假设法,考点二 摩擦力的理解与应用
11、,(2)运动状态法 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平衡或求出加速度),再利用平衡 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 方向,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静摩 擦力的大小。 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 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f=FN来计算,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