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398-2006 绒山羊生产技术规范.pdf
《DB11 T 398-2006 绒山羊生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398-2006 绒山羊生产技术规范.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11/T 398 2006 绒山羊生产技术规范 Technological rules of white fuzz goat production DB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ICS 65.020.30 B 43 备案号:19857-2007 2006-11-03发布 2007-02-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3982006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场址选择、基础设施及环境要求 1 5 品种要求 4 6 育种 .5 7 饲料 .5 8 饲养管理 8 9 繁殖 .10 10 兽医防疫要求及技术 .
2、11 参考文献.15 DB11/T 3982006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房山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北京市房山区 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克义、云鹏、薛水 玲 、 蒋益民 、付凤生、 隗勇军、 安艳松、 夏瑞琴。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管理处负责解释 。 DB11/T 3982006 1 绒山羊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绒山羊 养殖环境、品种要求、育种标准、繁殖、饲料、用 药 、饲养管理和疾病 防 治 技 术要求及规范。 本标准适用 于规模种用
3、 绒 山 羊、 商 品 绒山 羊 场和 绒山 羊养殖小区 (户)的 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 的条款通过 本标准 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 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 用 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 的最新版 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 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 本 适 用于 本标准。 GB13078-2001 饲料 卫生标准 GB16548-2006 病害动物和 病害动物 产品生物安全处 理规程 GB/T 16569-1996 畜 禽 产品消毒 规范 NY 5149-2002 无公
4、害 食品 肉 羊 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150-2002 无公害 食品 肉羊 饲养饲料 使用准 则 中华人民共 和国动物 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兽药 典 中华人民共 和国兽药 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 3.1 舍区 white fuzz goat farm section 指绒山羊直接 生 活 环境区。 3.2 场区 white fuzz goat building 指 绒 山 羊 场围 栏 或 院墙以内( 运动场、草场)、 舍区 以外的区域 。 3.3 缓冲区 buffer section 绒 山 羊 场围 栏以外周围 ,沿场 院向外 500m范围 内绒
5、 山羊保护 区。 3.4 药物饲料添加剂 medicated drug addition 为 预 防和 治疗动物疾病 和促进 动物生 长、提 高 饲料转 化率的 需要, 将 兽药与 适当的 载体混合 制成的剂型 。 3.5 休药期 withdrawal period 动物从停止给 药 到许 可屠宰或 它们的产品 许 可 上市 的间隔时间。 3.6 最高残留限量 maximum residue limit 对 动物用药后产 生的许可存在 于动物 表面或内部 的该 兽药残留的最高 量/浓度( 以鲜重计, 表示为 mg/kg,或 g/kg) 。 4 场址选择、基础设施及环境要求 DB11/T 398
6、2006 2 4.1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绒山羊场和养羊小区 4.1.1 生活饮用水水 源保护 区、山区 绿化隔离带 、 风景名胜 区、自然保护 区 的 核心区及缓冲 区。 4.1.2 城市和城镇居 民 区、文 教 科 研区、医疗 区等人口 集中 地区。 4.1.3 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 定的禁养区 域 。 4.1.4 国家或地方 法律、法 规规定需 特殊保护 的其他区 域。 4.2 羊场建筑要求 4.2.1 羊场地址选择 原 则 如下 : 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 ,排水良好 , 采光充足,以 座北 朝南或座西 北朝东南 方向为好; 水源条件良好 , 水 源充足、水质 好 、 无污染; 有利于防疫
7、 ,羊场或 养殖小 区 3km以内无大 型化工厂 、矿厂等污染 源 ; 与其 他 畜 禽场、干线 公路、村和 居民点之 间有 500m以上的距 离。位 于饮 用水源、食 品厂下游 。 4.2.2 设计原则: 能满足工艺 和防疫要求,经济节约、 经久耐 用。 4.2.3 设施组成:产 羔暖舍 、哺乳舍 、育成舍 、青年羊 舍、 成年羊舍、种 公 羊 舍和 妊娠母 羊舍;饲料 间 、 观察室、 运动 场、料 槽 、水 槽 、 羔 羊 补 饲 栏 、上 水管道、 排水沟、 净道、 污道、草料场 (棚) 青贮 池 ( 窑 ) 、堆粪场、 梳绒室、人 工授精室 、 待配室; 兽医化验诊断室、防疫 消毒池
8、 。 4.2.4 羊场布局: 沿主风向 依次为草料 堆放场 地、供水设施、种羊舍、育 成羊舍 、病畜处 理舍、堆粪 场。场内净道 、 污道 应分开。 4.2.5 所需面积: 羊舍建筑 以 50只种 母羊为例 ,建筑 面积 152m 2 、运 动场 8500m 2 ,不 同 规 模按比例折 算 , 具 体 参数 如 下 表 1。 表 1 各种羊舍面积 羊舍构成 存栏数 (只) 羊舍面积 (m 2 ) 运动场 (m 2 ) 待配及妊娠母 羊 舍 25 38 100 哺乳母羊及产 羔室 25+50 45 250 青年羊舍 50 40 500 饲料间 10 观察室 8 人工授精室 6 4.2.6 羊舍
9、高度:2m-2.5m。 4.2.7 门窗面积: 窗户与羊 舍面积之 比 1/12。 4.2.8 运动场面积 :为每只 羊(成羊) 10 m 2 ,其它 羊不计。 4.2.9 饲槽和水槽 :饲料槽 口宽 25cm-35cm, 底部为 U型, 槽底离地面高 10cm, 料槽长短视群体大 小 而定,以保 证每只羊 都有,可 同时采食 为宜,每圈 设水 槽 一个, 底部设排 水孔,走 道边设排 水沟。 4.2.10 圈舍要防风 防雨保持 干燥。 4.3 饮用水水质标准 DB11/T 3982006 3 表 2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项 目 标准值 色,( ) 30 浑浊度,( ) 20 臭和味 无异臭、
10、异味 肉 眼 可 见 物 不得含有 总硬度(以 CaCO3计),mg/L 1500 pH 5.5-9 溶解性总固 体,mg/L 4000 氯化物(以 CL 计 ), mg/L 1000 感官性状及 一般 化学指标 硫酸盐(以 SO4 2- 计 ), mg/L 500 细菌学指标 总大肠菌群 ,个/100mL 成年羊 10, 幼羊 1 氟化物(以 F计), mg/L 2.0 氰化物,mg/L 0.2 总砷 L,mg/L 0.2 总汞,mg/L 0.01 铅,mg/L 0.1 铬(六价), mg/L 0.1 镉,mg/L 0.05 毒理学指标 硝酸盐(以 N计), mg/L 30 4.4 羊舍空气
11、环境质量标准 表 3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指 标 羊 舍 项 目 缓冲区 场 区 羔羊 成羊 氨气 mg/m 32 5 15 20 硫化氢 mg/m 31 2 2 8 二氧化碳 mg/m 3380 750 1500 可吸入颗粒 物 mg/m 30.5 1 4 总悬浮颗粒 物 mg/m 31 2 8 恶臭 稀释倍数 30 50 70 4.5 养羊舍区环境标准 表 4 羊舍环境气象指 标 项 目 指 标 温度 1026 湿度 50%75% 风速 0.8 m/s 照度 30Lx 细菌 20000 个/ m 3噪声 80 dB 粪便含水量 65%75% 粪便清理 干清粪 4.6 废弃物处理 标准 DB1
12、1/T 3982006 4 4.6.1 粪便贮存设施 使 用 垫 料 的羊 场 或 养羊小区, 应每 月彻底清 理一次 垫 料, 若饲养过程 中垫料过 湿要及时 清出。 清出 的垫料和粪 便在固定 地点或专 门堆肥池 进行高温 堆肥 处理。 堆肥池应 为混凝土结 构 ,有 防 雨 设施, 粪便 堆积发酵后 用于农业用 肥 。 4.6.2 污水处理 养殖过程 中产生的 污 水 经无 害 化 处理 ,达 到 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 的 要求 后尽量充 分还田, 实现污水 资 源化利用。 5 品种要求 5.1 品种特性 5.1.1 外貌特性 5.1.1.1 体质健壮, 骨骼坚实 ,体型紧凑 , 结 构匀
13、称、头轻 小、 额顶有长 毛,颌下有 鬓 5.1.1.2 公、母羊均有 角 。 公羊 角粗大 ,由头顶 长出向两侧螺旋式伸展。 母羊多数 为片角, 向上方呈 麻花型伸出。 5.1.1.3 颈宽厚,颈肩结合良好 , 背 腰平 直 , 体躯较短, 尻部 短窄。 5.1.1.4 四肢较短, 肢势端正 ,短瘦尾 ,尾尖上 翘。 5.1.2 绒毛品质 5.1.2.1 绒毛白色、 毛绒混生 。 5.1.2.2 绒无髓、密 而长,长 短整齐,绒 毛 分 明、 清浙可 见。 5.1.2.3 毛由无髓毛 ,有髓毛 及两型毛三 种 纤维 组成,有 丝光 长而稀,无 弯曲。 5.1.3 群体生产性 能 5.1.3.
14、1 母羊产羔率 110%,屠宰率 50%。 5.1.3.2 羊绒细度为 14um-18um, 自 然绒 长 5.5cm以上, 净绒 率 70%。 5.2 鉴别评级 5.2.1 评级原则: 一岁初评 ,成年定 等。分为 特级、一 级、 二级,不合 格者为等 外。 5.2.2 特级: 是从一 级羊群中选产绒量和 体重两 项指标同 时 超过 20%或单 项指标 超过 30%以上 者评为 特 级。 5.2.3 一级:绒山 羊体型外 貌、绒毛 品质符合 品种特性 ,生 产性能达到表 5一 级要求。 5.2.4 二级:体型外 貌 ,绒 毛品质基本 符 合 要求 , 但 生产性 能略低于一 级指标为 二级,
15、具 体指标见 表 5。 表 5 各级羊生产性 能最低指 标 年龄 成羊 二岁 周岁 性别 公 母 公 母 公 母 产绒 量(g) 体重 (kg) 产 绒 量 (g) 体重 (kg) 产 绒 量 (g) 体重 (kg) 产 绒 量 (g) 体重 (kg) 产 绒 量 (g) 体重 (kg) 产 绒 量 (g) 体重 (kg) 一级 500 40 400 33 350 35 300 27 250 25 250 25 600 48 480 40 420 42 360 33 300 30 300 30 650 40 520 35 450 35 400 27 330 25 330 25 特级 500 5
16、2 400 43 350 46 300 35 250 32.5 250 32.5 二级 300 25 250 20 200 20 180 16 150 15 150 15 5.3 引种要求 5.3.1 种羊应从取 得种羊生 产许可证 ,并无口 蹄疫、蓝舌 病、 布 氏杆菌 、支原体 、结核、 白血病的 种 羊场引入,或 由 该 类场 生 产 经过 产 地 检疫 的羊只 。一 栋羊舍所有 种羊应来 源于同一 羊场。 DB11/T 3982006 5 5.3.2 引进的种羊, 需 符 合品种要求 , 来自 于非疫区 , 并有 产 地检疫证明 。引 入 后 应 隔离观察 15d-30d, 经兽医检查
17、确 定 为 健康 合 格 后,方可供 繁殖使用。 6 育种 6.1 选种要求 6.1.1 种羊应符合 5.1.1条 规定的品种 特 性。 6.1.2 选择生殖器 官发育正 常的羊只 。 6.2 育种资料编 号 6.2.1 雌体编号 采用四位数 编号,第 一位代表 年度,其 余为羊号 ,雌 体为偶数。 6.2.2 雄体编号 采用四位数 编号,第 一位代表 年度,其 余为羊号 ,雄 体为奇数。 6.2.3 标记形式 采用耳标标 记。羊只 在断奶前 打上耳标 ,记录每只 羊的各种资料 ,建立谱系档案管理 制度。 6.2.4 谱系 种羊场的种 羊血缘应 达到 7个 以上, 具 有完善的 谱系档案, 每
18、只羊的各项指 标应在谱系 中 得到 充 分 的 体 现 。 6.3 种羊评定 按照个体品质、谱系审查、半 同胞及同 胞资料和 后裔测 验等几个 方面进行 综合评定。 6.4 选配 6.4.1 表型选配法 根据被选中 公母绒山 羊个体的 表现型特 征进行交 配繁殖 的方法,根据 交 配 双方 品质的 异同可分 为同 质选配和异 质选配两 种。 a) 同 质选配:选择 有 同 种优 良 性 状及品质 相当的公 母绒 山羊进行交 配繁殖。 使 相同的特点 得 到巩 固 和提高。 b) 异质选配:是指选择具有不同优点的公母绒山羊 进行 交配繁殖,使双亲的优良性状在子代中结 合起来。 6.4.2 亲缘选
19、配法 按交配的双 方血缘关系 的 远近, 又分为 亲缘选配 和非亲缘选配, 在 7个世代 以内具有 共同祖先 的 个 体间交配, 属于亲缘 选配,在 7个世代 以外才有 共同 祖先的个体间 的 交 配, 属 于 非亲缘交配 。 7 饲料 各阶段饲料 的营养需 要和指标 应符合饲养本品种 绒山 羊要求。 7.1 营养指标 7.1.1 配种种公羊的 营 养 指标 见 表 6。 表 6 配种种 公羊营 养指标 体重 (kg) 饲料单位 (kg) 可消化蛋白 质 (g) 食盐 (g) 钙 (g) 磷 (g) 胡萝卜素 (mg) 40 1.3-1.6 150-170 14-18 8-9 6-6.5 22
20、-25 50 1.4-1.7 160-180 15-20 8.5-9.5 6.5-7 24-30 60 1.5-1.8 170-190 15-20 9-10.5 7-7.5 28-35 70 1.6-1.9 180-200 15-20 9.5-11 7.5-8 32-40 80 1.7-2 200-230 15-20 10.5-11.5 8-8.5 36-45 7.1.2 非配种期种 公羊营养 指标见表 7。 DB11/T 3982006 6 表 7 非配种期种公 羊营养指 标 体重 (kg) 饲料单位 (kg) 可消化蛋白 质 (g) 食盐 (g) 钙 (g) 磷 (g) 胡萝卜素 (mg)
21、 40 0.9-1.1 80-100 10-15 5.5-6 3.5-4 14-21 50 1-1.3 90-115 10-15 6.5-7 3.7-4.2 14-21 60 1.1-1.4 100-120 10-15 7-8 4-4.5 14-21 70 1.2-1.5 110-130 10-15 7.5-8.5 4.3-5 16-21 80 1.3-1.6 120-140 10-15 8.5-9 5-5.5 18-27 7.1.3 空怀期及怀孕 前 期 母羊 营 养 指标 见 表 8。 表 8 空怀期及 怀孕 前期母羊 营养指标 体重 (kg) 饲料单位 (kg) 可消化蛋白 质 (g)
22、食盐 (g) 钙 (g) 磷 (g) 胡萝卜素 (mg) 30 0.6-0.8 45-55 8-10 2.2-3 1.7-2.1 10-15 40 0.7-0.9 55-65 8-10 2.5-3.3 1.8-2.3 10-15 50 0.8-1 65-80 8-10 2.7-3.5 1.9-2.5 10-15 60 0.9-1.1 80-85 10-15 3-4 2-2.7 10-15 7.1.4 怀孕后期( 产前 7周 )母羊营 养指标见 表 9。 表 9 怀孕后 期(产前 7周)母 羊 营 养指 标 体重 (kg) 饲料单位 (kg) 可消化蛋白 质 (g) 食盐 (g) 钙 (g) 磷
23、 (g) 胡萝卜素 (mg) 30 0.8-1 80-90 10-12 5.5-6.5 2.7-3 15-20 40 1-1.1 90-100 10-12 6.5-7.5 3.2-4 15-20 50 1.1-1.2 100-110 10-12 7.5-8.5 3.5-4.5 15-20 60 1.2-1.3 110-125 10-15 8-9 4-5 15-20 65 1.3-1.4 115-135 10-15 8.5-9 4.5-5.5 15-20 7.1.5 哺乳母羊( 带单羔) 营养指标 见表 10。 表 10 哺乳母 羊 (带单羔)营 养指标 体重 (kg) 饲料单位 (kg) 可消
24、化蛋白 质 (g) 食盐 (g) 钙 (g) 磷 (g) 胡萝卜素 (mg) 30 1.1-1.5 110-150 12-14 6.8-8 4-5 15-20 40 1.2-1.6 120-160 12-14 7.2-8.4 4.2-5.2 15-20 50 1.3-1.7 130-180 12-15 7.6-8 4.4-5.4 15-20 60 1.4-1.8 140-200 12-15 8-9.2 4.6-5.6 15-20 7.1.6 哺乳母羊( 带双羔) 营养指标 见表 11。 表 11 哺乳母 羊 (带双羔)营养指标 体重 (kg) 饲料单位 (kg) 可消化蛋白 质 (g) 食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398-2006 绒山羊生产技术规范 398 2006 绒山羊 生产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