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课件.ppt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课件.pptx(6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总纲目录,高频命题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高频命题点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 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 线索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 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 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中国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 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 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三: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 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
2、程度 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 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的“海禁”和“闭关锁 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018江苏镇江三模)史记平准书载:“(汉兴)为秦钱重难用, 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 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材料反映了 ( ) A.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 C.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抑商导
3、致汉代物价飞涨,答案 B,解析 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盐铁官营,故A项错误;汉代因势调整 商业政策与材料中“更令民铸钱约法省禁”“天下已平,高 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相符,故B项正确;材 料“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不等于废除秦朝经济政策,故C 项错误;材料“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 物踊腾粜”表明投机导致汉代物价飞涨,对此“高祖乃令”抑商, 故D项错误。,高频命题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1.(2018江苏四市一模)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 有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有“祭鬯至百卣(音同有,酒器)”的 记载。这说明当时 ( ) A.土地私有制的
4、确立 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答案 D 根据“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可见商朝已经会 酿酒了,农业是酿酒的前提,故D正确。出现酿酒与土地所有制无 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家庭手工业的形成”“神权与王权相 结合”,排除B、C。,2.(2018苏锡常镇调研)“(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 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 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指的农具 ( ) A.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 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 C.便于深耕碎土,节省人力畜力 D.可以防旱排涝,增加粮食产量,答案 B 依据题干材料中
5、“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 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可知,描述的农具兼具耕作和播种功 能。结合所学可知,耧车是兼具耕作和播种的工具,故B项正确。,3.(2018江苏淮安期中)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 反映出西汉 (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答案 D 从材料中的“5人”可知,这是小农经济的规模;表格 中支出的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经济之下,农民的生活比较 困顿,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A错误;材料未体现小 农经济中的男耕女织,B错误;支出高是
6、材料中一个方面的内容,不 能概括全部材料,C错误。,1.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1)生产工具的改进。如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 和推广、唐朝筒车和曲辕犁的创制等。 (2)耕作技术的进步成熟。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西汉的代 田法、从西汉的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辕犁、宋代以后南方的一 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作制等。 (3)农作物的推广。 (4)水利工程的兴修。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西域地区 的坎儿井、隋朝时期的大运河等。,(5)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如唐代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唐中 期开始征收茶税、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等。,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小农经济是中国
7、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 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 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 (2)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导形式和发展方向,农 业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3)生产结构在个体上是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综合经营,在全 国是农耕区为主、游牧区为辅。 (4)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5)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较早形 成南稻北粟的经济格局。 (6)我国古代各地区和各民族农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3.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 (1)现代科学、现代装备与精耕细作的优良
8、传统相结合,是中国农 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及优势。 (2)稳定的政治局面及合理的政策,是农业发展的前提。 (3)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三 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 (4)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2016江苏单科,3,3分)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 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答案 B 首先,由材料中“衔尾鸦”“蜕骨蛇”“翻”“推” 等可判断出是翻车;再由“天公不
9、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 知,农民利用翻车引水灌溉农田,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B项正 确。唐朝创制的筒车使用水力对丘陵山地进行灌溉,开启农具自 动化的先河,A项错误;利用“水车”抗旱不能说明灌溉技术的成 熟,C项错误;农业发展受土壤、气候、水文等多种自然因素的限 制,“水车”的使用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不利的水利灌溉 境况,但远未能“摆脱自然的束缚”,D项错误。,2.(2015江苏单科,4,3分)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 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 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 “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
10、表明古代农业 (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答案 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淮北农耕经历了从唐宋时期的 “稻垄泻泉声”“水阔人间熟稻天”到清代“田地皆成沙土,止 产粟米”的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工程的 破坏和人们对土地的过度开发,这折射出政府的作为不合理,由此 判断B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3.(2013 江苏单科,1,3 分)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 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
11、铧 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 B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与“现代考古在秦、 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没有因果关系,且墓葬 中出土的铁器并不能证明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A项错误;数 量大、种类多的整套铁农具的出土,证实了战国时期农业技术进 步、农耕生产趋向精细化,B项正确;大量农具随葬,只能说明其在 现实生活中的普及和重要,与铁制农具是否成为随葬必备品关系 不大,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证实辉县最早铸造铁制农具,D项错 误。,1.(2018
12、江苏扬州期中)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中,“物勒工名” 制度已较为普遍。另据考工记记载,当时分工细致,仅“攻木 之工”就有七种;铸造不同器类有不同的合金配方,所谓“金有六 齐”。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 ) A.适应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 B.商人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 C.商家制定严格的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D.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高频命题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答案 A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较细,因为当时是官府 经营,这有利于大规模和标准化的生产需要,故A正确;材料论述的 是手工业生产,不是商业,故B和C错误;官营手工业是官府集中经 营,不是社会化生产,故D错误。,2.(
13、2018江苏南京、盐城一模)下图为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变迁示 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秦汉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于丝路沿线 B.唐宋时期丝织业中心遍布黄河流域 C.元至清时丝织业中心均在长江流域 D.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影响丝织业分布,答案 D 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主要分布在长安以西的地区, 而图示中秦汉时期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唐宋时期在四川也存在丝织业 中心,故B项错误。元至清时丝织业中心有在北方的,故C项错 误。丝织业中心的分布南方逐渐增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受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故D项正确。,3.(2018江苏镇江三模)明
14、朝缪宗周咏景德镇兀然亭:“陶舍 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 材。”由此不能说明景德镇 ( ) A.制瓷业享有盛誉 B.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C.制瓷工匠技术精湛 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答案 D 由诗中的“舟帆日日蔽江来”可知当时瓷器贸易兴 盛和水运发达,故A、B两项正确;由“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 郡国材”可知C项正确;D项在诗中没有体现,符合题意。,1.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2.中国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及转换原因 (1)地位,(2)转换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商 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
15、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进了私营手工业 的发展;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 积极性。,1.(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 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 青铜器主要用作 (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答案 B 材料信息显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 说明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政 治的权力”这一信息不符,故均可排除。,2.(2012江苏单科,2,3分)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 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 料所反映的当时
16、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答案 C 材料详细叙述了官营手工业中各环节的分工情况,体 现出细致化、专业化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手工 业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分工情况,不能体现生产技术、产品品种和 产量状况,故A、B、D三项错误。,高频命题点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1.(2018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 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京师朔望,及二十 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
17、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 便之。”由此说明草市 ( ) A.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 C.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答案 B 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没有涉及草市“开始成 为地方商业中心”这一问题,故排除A。依据“它时散处各方,而 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可知当时的“集”与“市”是相互结合 的,故B正确。“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在宋代,故排除C;材 料体现了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但没有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情 况,所以据此不能说当时的草市“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故 排除D。,2.(2018江苏苏州期末)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载:“食谓农殖 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攻略 古代 中国 经济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