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
《重庆市北碚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北碚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重庆市北碚区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分数:100 分 时间:90 分钟 全卷共四个大题)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 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甲 乙 丙 丁A.甲、乙、丙 B.甲、丁 C.乙、丁 D.甲、丙2.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
2、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有关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 s-t 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 2m/s 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 5s 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4.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5.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2A. B. C
3、. D.6.小明身高为 1.5m,站立在平面镜前 2m 处,他以 0.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 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 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7.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 ,乙的质量是甲的 4 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之比是A.5:12 B.20:3 C.3:20 D.12:58.对于密度公式 的正确理解为A.某种物质的密度 跟其质量 m 成正比B.某种物质的质量 m 跟其体积 V 成反比C.某种物质的密度 跟其体积 V 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小
4、孔成像” 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 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 ,当蜡烛靠近透镜 ,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 ,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10.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 s-t 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A B C D11.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3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12.同学将
5、耳朵贴在一根 20m 铁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 340m/s,铁中声速为 5200m/sA.1 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13.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 s1 移到 s2 时,表示液面的高度A.上升 B.下降C.不变 D.不确定14.小高上山的速度是 1m/s,到山顶后又沿原路返回,速度是 1.5m/s,则小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A.1.5m/s B.1.2
6、5m/s C.1m/s D.1.2m/s15.甲、乙两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到相同终点甲车在前二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V1 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二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 V2 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二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 V1 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二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 V2 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A.乙车先到达 B.甲车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9.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是_(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其中熔化的过程经历了_mi n 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 状态10.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S。第
7、 9 题图 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11.如图是小明和爷爷一起坐船在河中插鱼的情景,小明站在船上看到河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_(选填“深”或“浅”)些,这是由于光从_中射向_时发生折射的缘故412.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3:2,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若将甲切去 ,乙切去 ,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_。13.某人看见闪电 2 秒后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距离约为_m。1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的速度之比为 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5: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15
8、 小题 7 分,第 16 小题 7 分、第 17 小题 8 分,共 22 分)15.如图-1 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根据实验的原理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2)图中 AB 段的距离 sAB=_cm,测得时间 tAB=1.6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3)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_(4)实验中应多次测
9、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由静止开始下滑(5)V BC_VAC(填“”、“”或“=”)(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2 中能反映图-1 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选填“A”或“B”)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北碚区 2018 _2019 学年 年级 物理 上学 期期 调研 抽测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