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综合卷(无答案).doc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综合卷(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综合卷(无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综合卷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文化是重要的 “软实力 ”。“软实力 ”是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复以及经济制裁。国家实力有许多表现, “软实力 ”并不表明软弱。 “软实力 ”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形式,必须把“软实力 ”纳入到国家战略中。“软实力 ”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一个国家的政策在别国眼里看起来合法合理,那么该国的 “软实力 ”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追随;一个国家能够用自己的文化和价值体制塑造世界秩序,它的行为
2、在其他国家眼里就更具有合法性,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制度力量来规范世界秩序,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和经济制裁。 在我国,我们谈的 “软实力 ”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 “硬实力 ”而言的,是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当然,软与硬都是相对的,很难做出绝对的划分。就拿文化来说,虽然一般将一国的文化看成是 “软实力 ”的一部分,但是文化产业也是国际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文化里面有经济,经济里面也有文化,很难机械地把它们分割开来。其实, “硬实力 ”和 “软实力 ”是互补的。每个国家都需要两种实力,使用得当,二者相得益彰。中国人经常说
3、“以德服人 ”,实际上就是指赢得人家的心,而不是单纯使用蛮力。中国人也说 “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也表明重视软实力。目前有人认为,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是中国 “软实力 ”的一个重要体现。确实,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独树一帜的发展道路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中国的 “软实力 ”还不强。在国际市场中,中国有竞争力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在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有增大趋势。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增加公共投入,大力加强文化事业发展。要重点扶持重要新闻媒体、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
4、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对公益文化事业的基本投入。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全球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国有经营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一批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文化企业家和文化2企业集团。推进制播分离和影视动漫产业,改革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对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实行分类管理,经过努力,把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成国家重要的 “软实力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必须重视 “软实力 ”。当前,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 “软实力 ”在国家发展中
5、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 (摘编自丁元竹 “ 软实力 ”产生于文化吸引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软实力 ”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形式,是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文化则是最重要的 “软实力 ”。B我国所谓 “软实力 ”是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威慑力的因素,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 “硬实力 ”而言的。C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国际舞台上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已成为中国 “软实力 ”的一个重要的体现。D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国家 “软实力 ”的提升。2下列对原文论
6、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围绕文化 “软实力 ”展开论述,指出了我国 “软实力 ”的现状,并就如何提升 “软实力 ”提出建议。B文章提出 “软实力 ”和 “硬实力 ”两个概念,分析了二者关系。认为两者既相区别,又是相对的,具有互补性。 C文章认为每个国家都需要有两种实力,要得当使用,使二者相得益彰,并用 “以德服人 ”等理论论据,论证了 “软实力 ”的重要作用。D文化 “软实力 ”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本文立论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和行为在别的国家眼里合法合理,文化和价值体制对别的国家有吸引力,就
7、表明这个国家具有很强的 “软实力 ”。B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已经具有较大竞争,但是 “软实力 ”还不强,因此,必须把提升 “软实力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心。 C既立足国内,又站在全球和战略的高度,多途径提升文化 “软实力 ”,才能扭转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增大的趋势。D在世界秩序进行重新布局的历史时期,只有充分认识 “软实力 ”的意义,才能在全球化过程3中抓住国家发展的机会。(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新年枞树 (苏联)费 亚 阿勃拉莫夫为什么我的心情这么坏?为什么我全身无力,疲惫不堪?昨天喝过了头?还是由于昨天的废话连篇,心
8、绪仍然不安?我的老天爷呀,老天爷!大家聚在一起迎接新年,就该开心作乐,撒疯发狂,就该像香槟酒那样狂涌!正常的人都是这样迎接这个一年一度的最美好的节日的。可是我们却对我们俄罗斯的乱七八糟不成体统的现象发了一夜的高深莫测的牢骚。假使发发牢骚能有点什么好处,那也算好;假使能使人们自己的公民责任感再一次得到磨砺,能在来年里增添勇气豪情那也罢了。然而实际上又是怎么样呢?大家谈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更令人厌恶 我们谈到了官僚主义独断专横,谈到了贪污行贿营私舞弊,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反对和抗议声,没有听到一句愤慨的呐喊声。大家都习以为常了,都容忍妥协了。可怕就可怕在当时聚在桌旁的人并非等闲之辈。是些什么人
9、呢?有著名的导演,大名鼎鼎的演员、画家,还有作家。总之,都是些通常被誉为导师、精神牧师的人。我浑身无力,疲惫不堪地在床上躺了很久很久。昨天聚会的情景在脑子里一次又一次地在翻腾着,我那忧郁的目光环视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光滑的餐具橱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晶玻璃器皿,还有我出国时带回来的一些穿着民族服装、衣着讲究的淑女雕像 咦,新年枞树在哪儿呢?妻子和侄女通常都是在元旦除夕夜里给我送到房间里来的,鲜灵灵的,还冒着寒气,几乎是不加任何的修饰,完全是一副天然的姿容,到了次日清晨,满房间都是它散发出来的林间的馥郁清香。原来是因为这个缘故,今天我才没有过节的心情啊。我对自己心绪不佳的原因作了新的解释:家里没有
10、新年枞树。昨天,妻子和侄女在城里奔波了两个小时也没弄到。没有枞树还算什么新年呢 ?前室里响起了门铃声,想必是邮件来了。果然不错。从那 “斯 ”和 “师 ”不分的发音和气喘吁吁的话声,我听出来是邮递员奥丽娅。奥丽娅向我妻子祝贺新年,我妻子也向她表示了祝贺。后来,听她们继续谈话我才明白了,妻子想送她十个卢布,算是对她辛辛苦苦的工作略表谢意,因为我家的信件特别多,有时候奥丽娅一天要来五、六次。 “不,不。 ”我又听见那急促的 “斯 ”“师 ”不分的话音, “这是我的工作,干工作是有薪金的。您这是在羞辱我 ”4羞辱?这是在羞辱她?上帝呀,干这种苦役般的工作,一个月挣那么八十来个卢布,整天价背着特别重的
11、邮包,出东家进西家,上楼下楼,可还说 “您这是在羞辱我 ”我连忙跑过去给妻子帮腔。只见那位我早已很熟悉、不很年轻的姑娘围着一块厚厚的头巾,兔毛皮领已经磨损,脚上一双旧的 “罗马尼亚姑娘 ”式的呢面鞋,鞋面上没有那种齿状的饰物。为什么没有,不用猜就知道:用她那几块钱是讲不了什么排场的。我就和妻子两个人一起劝说奥丽娅接受我们送的礼。可她还是说: “不,不。 ”我又加上了五个卢布,这回或许容易说通了? “您这是在羞辱我! ”奥丽娅又这样说。口气十分坚定,毫无商量的余地,但是从声音里可以听得出她在强忍着眼泪。我望着她那双安详的灰蓝色的大眼睛,忽然一下子明白了:我确实是在羞辱她。我企图夺走她那最宝贵的财
12、富:一个劳动者的正直和廉洁。我感到羞愧,羞愧得落下了眼泪。但是就在这时,一缕光明涌进了我的心房。我家的节日开始了。(选自 中外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注: 新年枞树:相当于西方的圣诞树。4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通过女主人公 奥丽娅 拒绝馈赠这一典型场景,综合运用语言、神态、肖像描写手法,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B文章首段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随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回答主要以 “我 ”的回忆来实现。暗藏了 “我 ”对新年的新的向往,即让自己精神状态趋向一个新的境界。C 文章将 “被誉为导师、精神牧师的人 ”的空谈务虚 和 奥丽娅的勤劳务实对比,并
13、由我将这种对比串联起来,有助于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D 文中 “我 ”劝说 奥丽娅接受妻子的赠与,被拒绝后 “又加上五个卢布 ”,完全出于对她的感谢,却让她觉得受到羞辱。结局出人意料,使人印象深刻。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 “新年枞树 ”理解。 ( 5分)6 文章结尾说: “一缕光明涌进了我的心房。 我家的节日开始了。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 6分)5(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材料一:城市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不断迁入、拓展、优化城市,并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历史过程。又叫城镇化、都市化。城市化的测量标准一般采用
14、城市化率(城镇人口 /总人口) ,且城市化的进程有一定的规律性。 R.M.诺瑟姆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率在 0-25为城市化发展的初始期,城市化发展速度较缓慢; 25 -75为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城市化发展的速度飞快;75以上为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此时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减慢且相对稳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情况比较如下图:材料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伴随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和高度集中,人口资源的空间矛盾进一步加剧。首先就城市自身而言,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不容小觑。按国际通用标准,当城市辖区内人均建成区面积大于等于 250平方米时,通常认为城市无土地资源压力。 2
15、010年我国两大一线城市的人均土地面积北京是 82平方米 /人,上海市仅有 56.6平方米 /人。其次,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使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量大增,并且污染加重,给城市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另外,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使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而城市市政设施、公共交通以及城市绿化等公用事业却没有跟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除了造成城市本身的资源超载外,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东部地区, 2010年城市化率为 58.36 , 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生活垃圾清运量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 58.2、 41、 54.7;另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
16、,截至 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 2.25亿辆,近五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其中北京市 2010年民用汽车拥有量达 449万 多辆,居全 国之首。大城市私人小汽车的增加,将直接造6成市区交通严重拥堵,增加了尾气排放量和噪音,使我国的大城市环境问题尤为严峻。其他社会问题如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状况糟糕等矛盾日益突出。(节选自 童玉芬 武玉 人口与发展 )材料三:另一种情况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都晚的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生活在很低水平上有所提高,农村不讲究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快,人多地少;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工业基础薄弱甚至是无工业化,或者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仙游 第一 中学 2018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试题 综合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