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练习20190114171.doc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练习201901141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练习20190114171.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题型突破(七) 实验原理分析实验原理分析题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变形的一类题,具体要求如下:(1)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2)抓好仪器使用和基本操作的复习。(3)学会观察,记住并能描述典型的实验现象,观察的要点有: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度、溶解性和挥发性等;仪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反应条件的控制;变化中的现象,如颜色、状态的变化,气体和沉淀的生成,固体的溶解,以及光和热的变化等;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4)善于积极思考问题,把实验中发生的客观现象和实验事实与微观粒子的运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推理、解释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并能得出科学结论。(5)结合操作和习题练习,加深对
2、实验原理的理解,掌握化学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分离和鉴别等操作技能。1. 2015西城一模 图 T71 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利用其进行相关实验。图 T71(1)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弹簧夹,从 a 处通入空气,观察到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除杂:打开弹簧夹,从 a 处缓慢通入 O2和 CO2的混合气,瓶中液体无明显变化,在 c 处得到较纯净的 O2。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3)获得稳定气流:打开弹簧夹,从 a 处通入不稳定的氧气流,在 c 处获得较为稳定的气流,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4)防止爆炸:气囊中有遇明火能爆炸的 H2和 O2的混合气体,将气囊与 a 处相连,在 c
3、 处连接尖嘴管,打开弹簧夹,通入混合气,在尖嘴处点燃气体,没有爆炸,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水能降温和阻断燃烧;_。 22016海淀一模 为了研究反应中压强的变化情况,利用图 T72 进行实验。 图 T72(1)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 a,关闭 b,在 A 中加入水,_(写一种方法即可),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同样原理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2)在 A、B 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在集气瓶内放入一定量的大理石,将 a、b 都打开,用注射器加入足量稀盐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管口,保持注射器活塞不动。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关闭 b,集气瓶中持续产生气体,A 中的现象是_,判断 A 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4、_(若没有反应,写出理由;若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32016东城一模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 T73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甲 乙图 T73(1)如图 T73 甲所示,让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先向广口瓶中加入 A 中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 B 中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重复操作,气球反复膨胀和缩小。分液漏斗 A 中可能是_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分液漏斗 B 中可能是_。(2)如图乙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有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_(填序号)。A
5、甲:浓硫酸,:水;乙:稀硫酸,:碳酸钠 B甲:水,:氯化钠;乙:稀盐酸,:铁C甲:水,:氢氧化钠;乙:稀硫酸,:锌 D甲:水,:生石灰;乙:稀盐酸,:氢氧化钠4. 2017东城二模 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图 T74(1)打开止水夹 a、b,向集气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空气,通入集气瓶内空气的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V1。(2)关闭止水夹 a、b,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 b,看到的现象是_,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2。根据实验记录 V1、
6、 V2,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_。52017通州一模 可以利用手持技术较准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乙、图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 P、 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图 T75(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为什么集气瓶中的压强会先增大后减小?请说明原因:_。(3)能否用木炭来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请结合图进行说明:_。62017燕山一模 用如图 T76 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3图 T
7、76实验过程如下: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橡皮塞;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 60 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白磷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对比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3)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7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图 T77 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图 T77(1)若打开弹簧夹 K1,关闭 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 中的现象可证明 CO2具有的性质是_;B 中盛放的
8、试剂是_。(2)若打开弹簧夹 K2、K 4,关闭 K1、K 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的现象时,证明 E 中 CO2已集满。关闭弹簧夹 K2、K 4,打开 K3,从分液漏斗向 E 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 CO2与 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8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图 T78 所示实验。图 T78(1)图一中看到的现象是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2)小刚同学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反应。已知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体积二氧化碳。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刚同学设计的实
9、验方案是_。92013北京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将注射器 1 中的溶液推入充有 CO2的瓶中 气球鼓起 无明显现象4将注射器 2 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向外拉注射器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步骤中气体鼓起的原因可能是_。(2)步骤中的操作是_,其目的是_。(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本实验的结论是_。102017东城一模 利用如图 T79 所示装置可以进行氯化氢制备和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 T79(1)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2)制备氯化氢。加热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发生复分解
10、反应制氯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收集氯化氢。需要打开 a 使浓硫酸流入 1 号烧瓶,同时打开_(填“b” “c”或“d”),关闭_(填“b”“c”或“d”)。当观察到_时,说明 2 号烧瓶内氯化氢气体已收集满,立即关闭b、d,同时打开 c。(4)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 2 号烧瓶中,片刻后打开 d,可以观察到 2 号烧瓶中出现红色的“喷泉” ,请解释“喷泉”形成的原因:_。(5)集气瓶口醮有浓 NaOH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112017怀柔一模 化学小组用如图 T710 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夹持仪器略去,K 1、K 2、K 3均关闭,装置内所示药品的量可认为是实验中某一状态下
11、的量),已知实验开始前装置内的药品:甲中为稀盐酸;乙中为无色气体;分液漏斗中为红色的溶液;丙中为石灰水(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图 T710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打开 K3,将丁向外拉,丙中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出现白色浑浊现象,则乙中的无色气体是_,丙中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关闭 K3,打开 K2(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处于打开状态),当分液漏斗内的红色溶液全部进入到乙中时,关闭K2,振荡乙一会儿后,打开 K1,可观察到甲中的现象是_,乙中有气体产生,且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1220
12、17朝阳三模 用如图 T711 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以下实验。5图 T711(1)打开止水夹,向中液体加入一种黑色固体,中液体加入白磷。 和中均有气泡出现,且中白磷燃烧。写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中白磷燃烧的原因是_。(2)打开止水夹,向中稀硫酸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和中均有气泡出现,但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无其他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中液面上升,并产生气泡。关闭止水夹前,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上述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理由是_。132016北京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实验装置 实验 1 实验 2.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
13、入瓶中,塞紧瓶塞;.打开 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 K.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打开 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 80 的热水,至浸没白磷;.从 a 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 K(1)连接仪器后,关闭 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_。(2)实验 1 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步骤中,关闭 K 后的现象是_。(3)实验 2 中,仅对比步骤和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142017西城一模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装置 实验 1 实验 2甲的试管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18 年中 化学 基础 复习 题型 突破 实验 原理 分析 练习 20190114171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