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078.1-2010 声学 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 第1部分:规划.pdf
《GB T 25078.1-2010 声学 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 第1部分: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5078.1-2010 声学 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 第1部分:规划.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7.140 A 59 G昌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i=品L严子GB/T 25078. 1-20 1 O/ISO/TR 11688-1: 1995 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第1部分:规划Acoustics-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 low-nois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Part 1 : Planning (ISO/TR 11688-1:1995 ,IDT) 2010-09-02发布2011-04-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T 25
2、078. 1-2010/ISO/TR 11688-1: 1995 目次前言.m 引言.N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系统化设计和声学方面的考虑.2 5 概念和详细设计.4 6 低噪声原型样机7 最终测试附录A(规范性附录)设计原则归纳17附录B(规范性附录)设计中的噪声控制要求.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报告内容22参考文献.24 I GB/T 25078. 1一2010/ISO/TR11688-1: 1995 目lJ GB/T 25078(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分为2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规划;一一第2部分:低噪声设计的物理基础。本部分为GB/T25078的第
3、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TR11688-1: 1995(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第1部分:规划(英文版)。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对ISO/TR11688-1 :1995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并在参考文献中加入了2002年出版的马大献主编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等较新的参考书目。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的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邱小军、田静、程明昆、俞悟周、毛东
4、兴、陈克安、莫建炎。而且GB/T 25078. 1一2010/ISO/TR11688-1: 1995 引本部分为低噪声机器的设计提供实施建议。目前已提出的绝大多数标准给出了噪声测量和评估的方法,本部分的目标是对现有机器和正在设计中的新机器进行噪声控制,给出了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噪声控制实践中,非声学专业工程师的介入非常重要。他们对噪声产生和传递特性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噪声控制措施原理的理解对噪声控制的效果极为重要,本部分可以作为获得更多噪声控制知识的基础。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方法来支持本部分所给出设计原则,为此,制定了在噪声控制领域的一系列标准。N GB/T 25078. 1-
5、2010/ISO/TR 11688-1: 1995 1 范围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第1部分:规划GB/T 25078的本部分有助于对机器和设备噪声控制基本概念的理解。本部分所推荐的方法旨在帮助在任何设计阶段的设计者控制最终产品的噪声。选择产品的系统化开发设计流程为基础,构成本部分的结构框架(见第4章)。本部分没有列出所有的设计原则。在设计阶段也可以采用其他等效的或更有效的降噪技术措施。若需要解决本部分涉及范围以外的问题,设计者可以参考本部分的参考书目。这些书目代表了在本部分出版时的声学手册的一般状况。另外,还可参考更多的解决声学问题的技术出版物。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6、GB/T2507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3767-1996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eqv ISO 3744:1994) GB/T 3768-1996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eqv ISO 3746: 1995) GB/T 14574一2000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eqvISO 48
7、71: 1996) GBjT 16404-1996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1部分z离散点上的测量(eqv ISO 9614-1: 1993) GB/T 16404. 2-1999 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2部分:扫描测量(eqv ISO 9614-2: 1996) GBjT 16404.3-2006 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3部分z扫描测量精密法(lSO 9614-3: 2002 , IDT) GBjT 17248. 1-2000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测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基础标准使用导则(eqvISO 11200: 1995) GB/T 22156
8、一2008声学机器与设备噪声发射数据的比较方法(ISO11689:1996 ,lDT) GBjT 25078.2-2010 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第2部分:低噪声设计的物理基础(lSOjTR11688-2: 1998 , IDT) ISO 9611: 1996 声学关于连接结构声辐射固体声的声源的特性弹性安装的机械装置接触点处的振速测量3 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jT25078. 1的本部分。空气声、波体声和结构声airborne, Iiquid-borne and structure-borne 分别指空气、液体或者固体结构中传播的声。1 G/T 25078. 1
9、-2010/ISO/TR 11688-1: 1995 3.2 有源噪声部件active noise components 机器中产生噪声的部件。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是动力转换设备,从如电能、机械能或磁能、液压、内力、或者摩擦等动力源产生机械功。其他类型的噪声部件可以是非定常流体和运动部件之间的接触面。3.3 无源噪声部件passive noise components 传递有源部件产生的噪声的部件;它们不包含声源,但可能是主要的声辐射部件。典型的元源噪声部件包括机器的结构零部件和覆盖面板。3.4 周期性噪声periodic noise 周期性重复的噪声。典型的周期性噪声源包括机器的齿轮和活塞。周
10、期性噪声呈现线谱特征。3.5 有调噪声tonal noise 主要由一个或几个可清楚辨认的单频声构成的噪声。3.6 宽带噪声broad band noise 由单一的冲击,如短时压力脉冲或者撞击,或者由在空气或液体中的揣流产生的噪声。宽带噪声的特征是通过频谱分析可以看见在较宽的一段频率范围内存在连续谱。3. 7 力激励force exdtation 激励力和被激励结构特性无关的激励;例如在相对硬而重的结构物体上的轻而软的振源。3.8 速度激励velocity excitation 激励速度和被激励结构特性元关的激励;例如被相对大质量的振源激励的轻而软的结构。3.9 准静态晌应quasi-sta
11、tic response 机器对低于其最低共振频率的激励的响应。3.10 共振晌应resonant r四ponse机器对某个频段区域的激励的响应,在这个频段,可明显区分机器的单个共振频率。3. 11 多共振晌应muIti-resonant response 机器对某个频段区域的激励的响应,在这个频段,机器有许多共振频率,无法明显区分单个共振频率。4 系统化设计和声学方面的考虑系统化设计是通过利用多学科的信息(如机器噪声控制)而形成的一种实施方法。这种方法建立了在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达到目标和决策的基础。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如下4个逐渐细化的阶段(见图1)。随着每一个阶段信息量的增加,有可能按确定的
12、设计要求(如低噪声级等)来确定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系统化设计的阶段是:2 a) 明确任务z将所有要求列表,该表是整个设计任务的控制文件。该表中噪声指标的制定可参考法规、当前技术发展水平、竞争者的产品性能、顾客需求或公司销售书中该机器噪声所占的权重(见附录白。b) 概念设计:本阶段设计过程主要集中于达到所希望的目标。本阶段几乎没有最终产品的信GB/T 25078. 1一2010/ISO/TR11688-1: 1995 息,通常通过与已经有的设计进行对比,评估噪声性能。设计过程噪声控制有关噪声性能的要求来自1 明确任务标准、法规阐明标准、错求、技术发展水平顾客需求、技术发展水平、竞争对手、销售指标
13、列表协议个人经验 2. 概念设计一寻找解决原则对比不同解决方案的声学经验和知识对比不同概念声学原理选择概念粗略公式诊断信息经验和示例3. 设计和细节一选择尺寸、材料等文献、图样声学建模和有限元法(FEM)对比(计算和模拟声学设备选择详细设计部分源的源强度空气声源、结构声源、液体声源. . 4. 原型样机样机测量噪声性能估计用原型样机测量和减少噪声t._ - 与参照物对比分析和修改声学诊断最后测试与要求对比 图1设计流程的各阶段和相应噪声控制方法的支持c) 设计和细节:随着个别部件的设计和选择的进展,可以通过设计项选择来定量估计噪声性能。d) 原型样机:样机上的测量可获得主要噪声源和声传递途径的
14、量化数据。这些数据可能会指出需要采取某些特定的噪声控制措施,而这些措施会改变机器的设计。通过测量可以确定设计是否达到要求。下面的步骤可以用到上述4个阶段的各个阶段。要在设计的前期阶段去除最主要的噪声问题,遵循这个原则非常重要:a) 第一步:确定机器的主要噪声源,并按优先级(噪声影响程度)排序(5.2)。b) 第二步z在确定了主要噪声源后,进一步分析相应的噪声产生机理(5.3)。c) 第三步:分析和描述从声源到接收位置的直接噪声辐射,以及通过结构到辐射面的传递(5.4)。d) 最后一步:分析来自这些表面的噪声辐射,确定这些辐射面对接收位置声压级的各自贡献。e) 评估各种噪声控制措施组合的最佳者。
15、在设计低噪声机器过程中,应当在考虑因果关系链(图2)的前提下,确定所涉及的基本声学机理。3 G/T 25078. 1-2010/ISO/TR 11688-1: 1995 所有设计过程都可重复进行。因此每个阶段都要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阶段,还是要重复前面的步骤。图3显示了不同噪声机理如何相互联系的。噪声控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声源。不同类型的声源列于图3中的第1圈和第2圈,相应的关键词对应着以下各章节的标题。一旦确定了声源类别,声披就会通过某种媒质进行传递,如图3中的第3圈所示。最后声波将被辐射到自由空间或激励结构。图中可以看到每个噪声源都有自己的特性、通过结构的特定传递途径和辐射面的激励。要控制具有
16、许多不同类型声源的某种机器的噪声,需要对每个声源、各传递途径和辐射面进行分析,从而能评估他们的相对重要性。第5章将给出一个对机器进行低噪声设计的示例。声学机理机器部分图2噪声产生的因果关系链图3机器噪声产生的基本模型5 概念和详细设计5. 1 概述因为任何一个设计方案总是要在物理工作原理的选择和功能系统的选择之间综合考虑,所以可以对设计概念的选择给出如下建议:4 a) 大多数情况下,最低速度和加速度工况的声学结果最佳。b) 对于给定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改变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来降低机器的噪声。设计参数如材料、形状、位置、部件个数、尺寸、连接的结构和方式等对声发射可能有较大影响。如果应用得当,
17、这种改变可以降低机器的振动和/或辐射。c) 气体和液体的定常流要比非定常流噪声低。在概念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第4章介绍的步骤和接下来的章节中进一步的详细阐述可以用于诊GB/T 25078. 1-2010/ISO/TR 11688-1: 1995 断和噪声控制措施。概念阶段可能只有粗略估计,可遵循一般的设计原则或和己有解决方法的比较。而在详细设计阶段,可应用详细计算、建模和调查实验的结果。5.2 基本步骤5.2. 1 声学建模和排序具有不同声源的机器的噪声性能可以通过机器的声学模型(见图2)来形象化地描述出来。要更详细地建模,设计者必须首先将机器分为有掠噪声部件和元源噪声部件。有源噪声部件和无源
18、噪声部件可以产生、传递和辐射空气声、液体声和结构声。所以有必要按这3种类型的噪声来分析噪声部件。进一步对噪声部件分类的目的是确定主要噪声源、传递途径和辐射面。接着,设计者必须分析能够传递噪声的途径。结构声、液体声和气体声的途径都要考虑。而且要考虑个别有源噪声部件可能产生的直接空气声辐射。最后,应确定辐射噪声的机器表面。当确定了最重要的噪声源及其传递途径后,必须进行过程参数分析。首先必须控制主要噪声的贡献。建议在处理声传递途径和辐射面之前先控制声源。有源噪声部件驱动频率和无源噪声部件共振频率的吻合可能导致严重的噪声问题。一般设计原则如下:a) 将机器分成有源噪声部件和无源噪声部件;b) 确定空气
19、声、液体声和结构声的声源;c) 确定空气声、液体声和结构声的声传递途径zd) 确定声辐射面;e) 辨识最主要的噪声贡献来源(声源、传递途径、辐射面等)。5.2.2 示例本例的目的是演示如何进行声学建模和进行噪声源的排序。图4所示是一个静压动力机组,其有源噪声部件包括电机、液压泵和阔门。它们都通过一个闭环路连接到一个贮液箱。1一一安全阀;2一一出口管(12mm); 3一一缩口管接头(25mm-12 mm); 4一一泵;5一一隔振法兰;6一一连接法兰;7一一罩亮;8一一联轴器;9一一电机;10一一贮液箱。图4静压动力机组5 G/T 25078. 1一2010/ISO/TR11688-1: 1995
20、 这个动力机组的有源噪声源包含空气声、结构声和液体声的声源。为了形象化地描述来自机器不同声源的噪声传递,图5用方块图描述了该动力机组的噪声机理a表1至表3列出了噪声惊、传递途径和声辐射面。有源噪声部件无源噪声部件电机液压泵贮液箱、管道、机器构架阀门肌咛吵吵吵吵图5动力机组的声学模型表1静压动力机组:声源部件名称声源A S L 磁场电机风机十不平衡泵浦+ + 液压泵不平衡节流溢流阀阀门不稳定注:A空气声;S结构声;L液体声;+主要贡献者;一次要贡献者,6 GB/T 25078. 1-2010/ISO/TR 11688-1: 1995 表2静压动力机组:传递途径部件名称途径A S L 安装点+ 电
21、机轴安装点+ 液压泵轴流体连接安装点安全阀流体连接联接联接件+ 钢管管路液体安装点+ 贮液箱壁板液体表3静压动力机组:辐射面部件名称辐射面A S L 电机机架和外壳十液压泵机架和外壳管路管璧贮液箱壁板+ 、-在静压动力机组上做了许多实验来确定与声发射有关的不同的声源、传递途径和辐射面。表4列出了在混响室内进行声功率测量的主要结果。所有实验都是在相同工况下进行的。表4静压动力机组z曝声控制措施效果动力机组噪声控制L WA 1500 r/min;180 bar dB 1 如图5所示,所有传递途径存在情况下90 2 将电机和液压泵放在一个单独的支架上,该支架和贮液箱罩通过隔振器连接。这个措施减89
22、少了贮液箱和机器结构间的结构声传递,噪声功率得到了少许降低3 将电机和泵的支撑架与贮液箱间的振动藕合去除。泵和阀门之间用2m长的水力制动用86 软管连接,进一步降低传递到贮液箱的结构声,噪声功率又降低了3dB 4 将贮液箱从混响室移出,去除来自它的空气声贡献。这个措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噪声降86 低。由此得出结论,贮液箱在上述第3步中已经较好地被解藕5 液压泵通过一个隔振器安装在电机的锥形法兰上。去除电机上的风机,用水冷却,又使噪声功率降低了1dB 85 6 最后,将电机用隔声罩包起来,降低由其表面辐射的空气声81 注:1 bar= 105 Pa. 从实验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a) 从静液力泵表面
23、辐射的空气声的噪声功率级比整个静压动力机组的小9dB; 7 GB/T 25078. 1一2010/ISO/TR11688-1: 1995 b) 主要噪声源是静液力泵产生的结构声和液体声;c) 泵和电机以及泵和贮液箱之间的途径是结构声传递的主要途径;d) 电机和贮液箱表面是主要的辐射面。本例所用的液压泵并不是目前可以得到的典型装置。换用一个结构声和液体声声源强度小的液压泵将降低总声功率级。5.3 声源的控制5.3.1 空气声源所有流动的气体(例如空气)可能由于揣流、冲击和脉动产生噪声。5.3. 1. 1 瑞流揣流产生噪声的机理有许多不同的形式。端流流过圆柱体时可以产生纯音,例如烟囱道。气体流过腔
24、体,例如长笛或者木工机械中的切割机,也产生有调噪声。对管道里的流体,锐角、支杆或者阀门可以产生噪声。喷嘴中喷出的高速流体或者风机的边缘由于受到在喷嘴或者风机边缘附近静止的空气和被激励的空气流的接触区域的剪切力的作用产生被涡,导致宽带噪声。声级和频谱取决于流速、媒质的粘性和喷嘴的几何形状。降低接触区域的流速可以降低噪声。这可以通过在喷嘴或管道出口处降低压力差、加大喷嘴直径或通过分流来实现。通过对流体系统进行分析,寻找可能的障碍物来确定声源具体位置。通过改变杆子的直径、在烟囱中引人阻流片、改变其空气动力学形状或降低流速可有效降低噪声。设计风机时尽可能降低叶片端速(线速度)。使用可变的速度而不是节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078.1 2010 声学 噪声 机器 设备 设计 实施 建议 部分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