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084-2010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 交流工频电弧试验.pdf
《GB T 25084-2010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 交流工频电弧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5084-2010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 交流工频电弧试验.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080.10 K 48 GB 中家标准国国不日11: /、民华人GB/T 25084-2010 标称电压高于1000 V的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交流工频电弧试验Insulator strings and sets for overhead lines with a nominal voltage greater than 1 000 V-AC power arc tests CIEC 61467: 2008 , Insulators for overhead lines Insulator strings and sets for lines with a nominal
2、 voltage greater than 1 000 V-AC power arc tests ,MOD) 2010-09-02发布2011-02-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5084-2010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符号和缩写.2 5 试验电流特性.3 6 供电电路和返回电路条件.3 7 绝缘子串组的试验7.1 导言-7.2 试验布置.7.3 试验电流7.4 供电电路和返回电路条件.7.5 起弧.7.6 环境条件77.7 试验组和工频电弧的特性78 短串试验78. 1 导言.7 8.2
3、 试验布置.8.3 试验电流.8.4 供电电路和返回电路条件-8. 5 起弧.8. 6 环境条件8. 7 试验组和工频电弧特性9 试验报告.910 结果评价.1010. 1 导言.10 10. 2 外观检查1010. 3 瓷或玻璃绝缘子1010.4 复合绝缘子.1010.5 判定准则.10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布置和杆塔模拟适用方法示例(返回电路)12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流方均根值的确定HB.1 试验电流实际持续期内交流分量方均根值的确定. 15 B.2 三峰法 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频电源的空载电压17附录D(资料性附录)绝缘子串组上的工频电弧及其真实模拟(适当布置熔丝)四附录E(
4、资料性附录)电弧试验中的风速.附录F(资料性附录)故障电流大小及规定试验参数的选择20附录G(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EC61467 :2008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22参考文献. 23 GB/T 25084-2010 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IEC61467 :2008(架空线路用绝缘子标称电压高于1000 V的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交流工频电弧试验)(英文版)。本标准和IEC61467 :2008相比,做了一些技术性修改,修改之处用垂直单线(1)在它们所涉及的章条的页边空白处标识,并在附录G中说明了这些修改及其原因。本标准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
5、 用小数点b) 删除IEC6们14钊67巳:2008的前言5c)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考虑到文本的适用性,本标准删除了IEC61467: 2008的附录G和附录H。本标准章条编号和IEC 61467 :2008一致。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电瓷研究所、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国家绝缘子避雷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连电瓷有限公司、广州市迈克林电力有限公司、襄樊国网合成绝缘子
6、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高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能天宁电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河北新华高压电器有限公司、山东泰光电气有限公司、江苏样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来、姚君瑞、吴光亚、危鹏、范建斌、张锐、任贵清、欧阳旭丹、杨红军、张德进、荼东藻、及荣军、滕国利、张宏祥。I GB/T 25084-2010 1 范围标称电压富于1000 V的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交流工频电弧试验本标准规定了绝缘子串组的工频电弧试验标准试验程序,也提出短串的工频电弧试验标准试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高于1000 V、频率15Hz100 Hz的交流架空线路和牵引线路用瓷、玻璃或复合材料绝缘子串元件构
7、成的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本标准也适用于类似结构的变电站用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本标准不适用于安装在非金属电杆或杆塔上的绝缘子串组。本标准不能直接用于线路柱式绝缘子及其绝缘子组,也不能用于斜撑型线路柱式绝缘子,这是由于本标准描述的安装布置不能重现其安装状况。然而,本标准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于这些绝缘子的试验及其安装布置。本标准的目的是:定义所使用的术语;一-规定标准试验程序;一一规定评价试验结果的准则。电弧试验不是线路绝缘子规范中的必试项目。本标准规定的标准试验程序和评价准则是为了在有必要进行电弧试验时对其提供指导,不是要把电弧试验列为必做的通用试验项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
8、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709-2008 架空线路用瓷或玻璃绝缘子串元件绝缘体机械损坏后的残余强度。EC60797: 1984 , MOD) IEC 60862 架空传输线路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注:本标准中使用的其他术语和定义可以在GB/T2900.8、GB/T1001. 12003和IEC60383-2: 1993中查到。3. 1 试验test
9、对绝缘子串或串组施加一次规定持续时间的规定试验电流。3.2 试验序列test seq uence 对同一绝缘子串或串组的3次连续试验。1 GB/T 25084-2010 3.3 3.4 试验组test series 用来表征绝缘子串或串组工频电弧特性试验序列的组。电流初始不对称百分率percent initial asymmetry of current 工频电弧第一周波中由不对称波引起的电流偏差。注:其值为电弧第一周波电流峰值绝对值除以该电流的方均根值,用函数式表示如下:3.5 3.6 3. 7 3.8 3.9 3. 10 iIEL IxJ2 供电电路supply circuit 使电弧电流
10、从电源流向试品或路侧的电气连接。返回电路return crcuit 使电弧电流从试品接地侧流向电源的电气连接。平衡电路balanced Crcuit 电流在两个完全相反方向流动的供电电路或返回电路。非平衡电路unbaIanced circuit 电流主要在一个方向流动的供电电路或返回电路。盘形悬式元件短串short string (cap and pin units) 最小电弧距离400mm的3至6片绝缘子元件串。长棒形和复合元件短串short string Oong rod and composite units) 电弧距离400mml 000 mm的一个或多个绝缘子元件串。4 符号和缩写2
11、 下列符号和缩写主要用于本标准的表和图中。除非另有说明,电流和电压均表示为方均根值。I 电弧电流In 规定电弧电流t 电弧持续时间tn 规定电弧持续时间Im 峰值电流IR12返回电路电流1512供电电路电流I.y. 系统额定短路电流LA 绝缘子串长度LB 绝缘子串组长度LR 返回电路的模拟长度L. 供电电路的模拟长度G/T 25084-2010 D 被试绝缘子串组中心点到周围构架的距离ML 被试绝缘子串组上的机械负荷 耐张绝缘子串组偏离水平面的角度SFL最小规定机械(电破坏负荷SML规定机械负荷5 试验电流特性本试验应施加单相交流电流,初始不对称(直流分量)百分率应不超过30%。注:事实上运行
12、中污秽绝缘子串组上的闪络通常出现在电压峰值附近区域,这时的直流分量最小。对于频率为50Hz或60Hz系统,试验电路的频率应为45Hz65 Hz。对于其他频率系统,试验电源的频率偏差原则上不应超过规定值的10%。经用户同意,试验可以在比预期运行频率高或低的频率下进行。每次试验中,频率可以在上述限度内变化。试验电路应足以提供规定的电弧电流(方均根值)和持续时间。附录C给出了为获得规定电流值空载电压的推荐信息。除非另有协议,规定电弧电流方均根值的允许偏差为士10%。试验中实际电弧电流应近似为正弦波,其方均根值从试验持续时间内各峰值的算术平均值求得(见附录B)。若测量设备允许,该方均根值可以用电流函数
13、计算。试验电流在燃弧期内应基本保持恒定,并允许与规定值有如下偏差:电弧电流峰值偏离规定值(In.f)应不超过士20%。对于燃弧时间大于0.2s的情况,若总燃弧时间不超过20%,可以超出上述允许偏差。任何情况下实际电弧电流和和其持续时间的乘积(I0 t)均应在规定电弧电流和其持续时间乘积(In 0 tn)的土10%范围内。在弧根向杆塔或沿线路导线移动的情况下,可能会超出这些允许偏差。6 供电电路和返回电路条件供电电路和返回电路取决于运行条件,特别是绝缘子串组沿线路的位置和杆塔的几何结构。试验中的模拟特性列于表1,完整绝缘子串组示于图1,短串示于图3。表1供电电路和返回电路条件电路平衡供电电路非平
14、衡供电电路A电路B电路1Rl=ln/2 1Rl=ln/2 平衡返回电路I阳=ln/2I阳=ln/21,1 =ln/2 1 =ln 1, =10/2 1,= 0 例如线路中段杆塔中相窗中的绝缘子串组。例如线路末端杆塔中相窗中的绝缘子串组。C电路D电路1R1 =ln 1R1 =ln I田=0I田=0非平衡返回电路1 = 1./2 1 =ln 1 = 1n/2 1 =0 例如线路中段杆塔外伸边相上的绝缘子例如线路末端杆塔外伸边相上的绝缘子串组。串组。电流hl、IR2、I1和I52与各自规定值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20%,并可以用电路校准试验来校验。3 G/T 25084-2010 飞4二I 等离子流图1
15、供电电流和返回电流图示4 GB/T 25084-2010 7 绝缘子串组的试验7. 1 导言本标准所述对绝缘子串组的试验程序由2组试验构成,每组试验中施加3次不同电流和不同持续时间的工频电弧(一个试验序列)。预期本试验程序能够涵盖沿线路典型点出现的故障电流情况,同时也预期能够重现污秽工频闪络,这种状况最为严醋。由于预期本标准所述对绝缘子串组的试验程序能够模拟实际运行状况,应注意事实上不可能把给定长度绝缘子的性状外延用于不同长度的绝缘子串组,或安装不同结构或材料附件的绝缘子串组。7.2 试验布置试验布置应能再现完整绝缘子串组的实际状况,并尽可能再现导体和最接近于绝缘子串组的杆塔部件的实际状况。试
16、验应使用实际使用的防护附件,应重现这些附件和绝缘子元件、线夹及导体的相对位置。真实模拟实际状况的目的是再现真实的电磁场,因为电磁场会影响电弧运动。绝缘子串组和模拟杆塔接地构件之间的距离应与运行状态时相同。对于某些绝缘子串组(例如超高压、特殊结构),模拟实际杆塔可能受到试验室设备的限制。在这种长绝缘子串组(LB6m)情况下,杆塔和导体之间的距离D有6m就行了。导体离接地平面的距离应至少为LB/2,或LB6m时不少于3m。试验布置应包括与运行中特性相同的导体或导线束。为产生实际影响电弧移动的电动力,绝缘子串组两侧导体的长度应至少等于绝缘子串组的长度,但最短应为2.5mo对于长绝缘子串组(LB6 m
17、),导体长度有6m就行了(见附录A)。几种试验布置和模拟杆塔(返回电路)示于附录A。为了避免电气接触不良并确保绝缘子串组准确定位,应对绝缘子串组施加一定机械负荷。对于悬垂绝缘子串组,该负荷可以用在线夹或导体上悬挂适当与导体绝缘的重物施加,对完整绝缘子串组,负荷值应至少为5kN。对于耐张绝缘子串组,有必要施加较大的负荷,以便再现绝缘子串组运行中与水平面的夹角。如果按照绝缘子的实际运行状况考虑,施加于绝缘子串组的负荷可增大至绝缘子规定机电(械)破坏负荷的40%。7.3 试验电流试验电流特性应符合第5章的要求。7.4 供电电路和返回电路条件为了再现所要模拟的运行条件,应选择供电电路和返回电路(见第6
18、章)。7.5起弧电弧应用一根总截面最大为1mm2的低电阻材料(如银、铝、铜)熔丝引燃。如果使用多根熔丝,应将其并联绞连在一起。注2如果起弧存在问题,可以使用较大直径的熔丝。但应注意,由于这样会降低初始电弧的可移动性,以及金属在绝缘子表面沉积,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规定起弧的目的是要创造和污秽绝缘子串组出现闪络时相同的条件。这种闪络能使电弧弧根处于绝缘子串中间部位。燃弧现象描述及熔丝细节解释示于附录D。熔丝以下列方式单点接触连接到金属部件上,如图2所示。a) 盘形悬式绝缘子串组将第一根熔丝连接到接地侧绝缘子串元件的铁帽上,并隔3片5片绝缘子串元件连接到某一中间元件的钢脚上。随后以相同方式布置
19、第二根熔丝,但其在绝缘子串上的位置与第一根熔丝相对。反复以这种方式布置熔丝,直到绝缘子串的末端。图2a)给出了确定熔丝位置示意及熔丝和铁帽、伞、钢脚连接的示意。若把熔丝连接到钢脚上确有困难时(例如因绝缘子的形状),允许将熔丝连接到下一只绝缘子的铁帽上。5 G/T 25084-2010 3片-5片元件3片-5片元件3片-5片l元件a)盘形悬式绝缘子0.6 m-0.8 m 熔丝10.6 m-0.8 m 0.6 m-0.8 m 0.6 m-0.8 m c)较长的串组缠绕或单点连接单点连接,如用绝缘带或绳索绑扎固定 IRl 、I咀b)长棒形绝缘子-JIm -一一一一一一-、J一一一+1 1 d)熔丝及
20、悬垂和V型串视图IR1、,I一一、. _._.U-飞阔气、J字. . , , 图A.4所示S方向视图e)熔丝及水平串视图图2起弧6 G/T 25084-2010 对于少于6片元件组成的短绝缘子串组,应在绝缘子串的大致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转接点。b) 长棒形和复合绝缘子串组熔丝应于绝缘子的一侧连接在金属部件之间,并于中部绕绝缘子主体缠绕后在绝缘子的另一侧延伸。不同元件应分别使用熔丝(见图2b)。对于较长的绝缘子串组(长度大于1.5m的绝缘子元件),应每隔o.6 mO. 8 m绕绝缘子主体缠绕一次,每次缠绕后熔丝均沿和前一次相对的侧面延伸(见图2c)。任何情况下(盘形悬式、长棒形、复合绝缘子串组,以及
21、悬垂、V型、水平绝缘子串组),熔丝所在平面都应与导体呈45。角(见图2d)和图2e)。每一次连续试验都应将熔丝连接点转动900。对于多串绝缘子串组(V型、双串等),一个试验序列中电弧应总是在同一绝缘子串上引燃。为此,应选择绝缘子串,使电动力引起的电弧移动朝向该绝缘子串组中的其它绝缘子串。7.6 环境条件任何情况下均应记录风速及所有其他环境条件(大气压力、降雨、湿度和温度)。由于风对电弧移动有影响,试验可以在试验室内进行。若在室外,应尽量选择晴朗气候试验。为了保证较小电流工频电弧试验(10kA)的可比性,最大允许风速为5m/s。附录E给出了有关风对电弧试验重要性的解释。认为其他大气条件对工频电弧
22、试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7.7 试验组和工频电弧的特性按照表1和图1,应根据杆塔型式从表2选择X组试验或Y组试验。仅当返回电路总是非平衡电路时,才选择Y组试验,例如当杆塔没有中相相窗时。实际上,因杆塔几何结构不同要求X组和Y组两组试验时,优先选择X组试验,因为X组试验更为严格。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进行了X组试验,则不必再进行Y组试验。两次连续试验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小应为20mino在电流相同的每3次试验后,允许更换损坏的绝缘子元件或整个绝缘子串组。选取的试验次数及其持续时间应能代表出现在大部分系统上的情况,若要求用不同的数值代表特殊的网络特性,应经事先协商。附录F给出了上述规定数值的解释。表2绝缘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084 2010 标称 电压 高于 1000 架空 线路 绝缘子 交流 电弧 试验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1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