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含最新预测题课件20190111346.pptx
《安徽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含最新预测题课件2019011134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含最新预测题课件20190111346.pptx(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1.中华文化的由来、内容及特点。 (1)由来: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及特点易失分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凸显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底蕴。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2)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我们既要树立对民族文化
2、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2.中华文化的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
3、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哪里? (1)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6.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与具体做法。,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7.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是什么? (1)中华传统美
4、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 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 力量。 8.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9.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是什么?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 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
5、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10.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青少年应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
6、.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4.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 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易失分点 辨析观点: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民族精神已经不适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要求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
7、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 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3)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崇高使命,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5.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6.我们怎样高扬民族精神?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8、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易失分点 某班围绕“传统文化发展依靠继承还是创新”展开了一场辩论,请你选择正方或反方的观点,并简要陈述 你的理由。观点如下:选择正方观点。理由:保护和继承本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选择反方观点。理由: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发扬以
9、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需要,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是缓解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能全盘继承。,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7.价值观有什么重要性?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8.为什么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必须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 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
10、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 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9.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易失分点 常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日
11、常行为示例。,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考点帮,10.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易失分点 有人认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应主要靠政府,与人民无关。”请评析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建设信用政府,并引导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因此,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靠政府。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应增强主人翁意识,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挥人民的作用。,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
12、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帮,1.人口问题的危害。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的人口国情和人口特点是什么? 3.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和意义各是什么? (1)原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2)意义: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
13、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帮,4.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易失分点 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就意味着取消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并不意味着取消了计划生育政策。 (2)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3)生育要有计划,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随着人口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4)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对原有人口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目的是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
14、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帮,5.我国资源环境面临怎样的危机?,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帮,6.我国面临怎样的资源形势?其原因是什么?对我国发展有什么影响?,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帮,7.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其危害是什么?8.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2)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15、考点帮,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 补偿和修复。 (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 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 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
16、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帮,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
17、要金山银山。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 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践行的绿色微行动有哪些? (1)树立绿色、低碳生
18、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习惯。 (2)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4)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5)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帮,6.美丽中国是怎样的?7.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拓展帮,1.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哪些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请列举两例,并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按人物类、典籍类、科技类、文学艺术类、遗产遗址遗迹类等分类) 人物类: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鬼谷子、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曹雪芹、张仲景、张衡、范蠡、祖冲之、王羲之、吴道子、李时珍、沈括、李斯、杜康、岳飞、贾思勰等。 典籍类:论语道德经孟子大学中庸韩非子易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孙子兵法史记资治通鉴九章算术说文解字齐民要术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 遗产遗址遗迹类:故宫、长城、颐和园、兵马俑、布达拉宫、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都江堰、赵州桥、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 科技类:四大发明、青铜器、地动仪、珠算等。 文学艺术类
20、: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经、楚辞、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书法、绘画、京剧、豫剧、秦腔、昆曲、变脸、汴绣、皮影戏、杂技、剪纸、玉雕、钧瓷、汝瓷、唐三彩、木版年画、兰亭序、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十面埋伏、广陵散、二泉映月、梁祝等。 神话传说类: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 标志性文化类:汉字、汉语、少林武术、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洛文化等。 传统节日类: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拓展帮,(2)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尊重、珍惜和保护中华
21、民族优秀文化。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加以创新,并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2.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通过对一件件国宝级文物“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的生动叙述,让“活起来的文物”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讲述底蕴深厚的中国故事,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活起来的文物”讲述中国故事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意义? (1)让“活起来的文物”讲述中国故事可以展示中华灿烂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
22、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现代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为了让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青少年应如何参与其中? (1)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参与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保护乡土文化资源等活动,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 (2)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拓展帮,4.中国文化的再次腾飞让更多的中国人有了文化自信,你如何
23、理解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5.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要有开放的胸怀。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 (2)搭起文化的桥梁。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6.列举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少壮不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2019 年中 道德 法治 复习 第三 单元 文明 家园 最新 预测 课件 20190111346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