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 2019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图为四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 B. C. D. 2. 有关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B. 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C. 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变D. 地一年中无太阳直射【答案】1. A 2. 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昼
2、夜长短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题目。【1 题详解】2纬度越高,年内昼长变化幅度越大,根据图中各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的起伏可知,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故选 A【2 题详解】地一年中昼长最长为 24 时,最短为 0,有极昼极夜现象;地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比地小。地昼长不变,应位于赤道,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也有变化;地最短昼长只有 6时,纬度高于 400(最短昼长 9 时 9 分) ,一年中无太阳直射;故选 D。【点睛】日出和日落的方位和时间与当地当时的昼夜长短有关:1. 昼长夜短时日出方位为东偏北(北半球)、东偏南(南半球);日落方位为西偏北(北半球)、西偏南(南半球)
3、。日出时间南北半球均为 6 时以前,南北半球日落时间均为 18 时以后。2. 昼短夜长时日出方位为东偏南(北半球)、东偏北(南半球) ;日落方位为西偏南(北半球)、西偏北(南半球)。日出时间南北半球均为 6 时以后,南北半球日落时间均为 18 时以前。3.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6 时日出 18 时日落;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方位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读图,回答问题。3. 下列地理现象的原理与我国季风的成因有关的是( )A. B. C. D. 4. 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B. 图所示天气系
4、统过境时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3C. 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D. 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原因【答案】3. C 4.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季风气候与水循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基础性强,难度一般。【3 题详解】我国的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A 为海陆循环,B 为暖锋,C 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会带来降水,D 为地形雨,故选 C。【4 题详解】图示原理为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很大影响,A 错。图所示天气系统为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B 错。图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的成因,C 错。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
5、的重要原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产生大量地形雨) ,D 对。故选D。我国四种著名树木景观(甲:大漠胡杨;乙:海南椰树;丙:井冈翠竹;丁:兴安落叶松) ,完成下列各题。5. 对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B. 乙风力侵蚀,千沟万壑C. 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 丁雪域高原,冻土广布6. 从乙丙丁,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 )A. 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C. 由山麓到山顶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变化【答案】5. A 6. B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不大。【5
6、题详解】读图可知,大漠胡杨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A 对。海南椰树生长地区降水量大,外力以流水为主,B 错。井冈山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土壤为红壤,酸性强,C 错。兴安落叶松生长地区,纬度高,地形以上山地为主,D 错。故选 A。【6 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从海南岛到井冈山到兴安岭地区,是随着纬度升高,热量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景观变化,为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故选 B。读某假想地图,图中阴影示意某种资源的分布。回答下列各题。7. 关于图示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赤道地区没有分布 分布范围不固定 主要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 南极地区分布最广泛A. B. C. D. 8. 目前
7、,从全世界角度来看,该资源( )A. 近年来分布面积越来越小B. 直接开发利用率较高C. 各国都非常充足D. 世界上人口大国均需要进口【答案】7. C 8. A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分布,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7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资源应为冰川,赤道地区的高山上有分布,错。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布范围不固定,主要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南极地区分布最为广泛,对。故选C。【8 题详解】由于全球变暖,冰川分布范围,越来越小,A 对。目前不宜大规模开发,B 错。在部分低纬度国家,分布范围小,C 错。现在对于冰川的利用规模比较小,D 错。故选 A。下图表示“2017
8、 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密度”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图中 ( )A. 科威特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 发达国家均出现人口负增长C. 俄罗斯人口增长特点导致就业压力大D. 尼日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属过渡模式10. 图示国家中( )A. 中国因消费水平高,环境承载力小B. 俄罗斯因人口密度最小,环境承载力最小C. 日本因地域开放程度高,人口合理容量大D. 人口合理容量大的国家人口密度均大【答案】9. D 10. C6【解析】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9 题详解】读图可知,尼日尔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A 错误;发达国家不都是人口负增长,如美国,B错误;俄罗斯
9、人口增长特点是增长缓慢导致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C 错误;尼日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过渡模式。D 正确。故选 D。【10 题详解】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不高,A 错误;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密度关系不大,B 错误;地域开放程度越高,可利用的资源越多,故日本因地域开放程度高,人口合理容量大,C 正确;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密度没有必然联系,D 错误。故选 C。2017 年 10 月 29 日,第二十八届世界人口大会在南非举行,大会关注人口迁移问题。人口重心变动可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左图为“南
10、非人口密度及人口重心变动图” ,右图为“南非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 南非人口稠密地区( )终年温和湿润 均为凉爽的高原 开发历史早 农业基础好A. B. C. D. 12. 依据 1996-2011 年南非人口重心变动情况,推断南非的人口迁移( )A. 从西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 B. 主要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C. 从内陆地区迁往沿海地区 D. 主要受区域资源开发的影响7【答案】11. B 12. D【解析】考查南非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南非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11 题详解】南非地处热带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气温一般很高,A、B 错误。读图可知,南非人
11、口稠密地区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东南沿海地区,这里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故选 B。【12 题详解】读南非人口重心变动图可知,1996-2011 年人口迁移总体趋势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迁移,主要受区域内陆资源开发的影响。故选 D。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13. 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 )A. 为石漠化面积 为环境人口容量 为生物多样性B. 为生物多样性 为环境人口容量 为石漠化面积C. 为环境人口容量 为石漠化面积 为生物多样性D. 为石漠化面积 为生物多样性 为环境人口容量14. 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
12、是( )A. 地形崎岖 B. 降水丰富C. 喀斯特地貌广布 D.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答案】13. A 14. D【解析】试题分析:【13 题详解】8图示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故石漠化面积不断上升,故判断为石漠化面积;而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故为生物多样性;该区域初期资源的开发而是人口环境容量扩大,但当资源的大量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则人口环境容量随之下降,故反映人口环境容量。【14 题详解】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石灰岩广布,坡度大土层薄,人类不合理利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图示可知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
13、境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形成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思维和区域开发的一般思维。本题还可以结合当地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气候特征等方法设计。石漠化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表物质、植被)和人为原因(长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 图中 D 点房价和 N 点房价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A. 3 900 B. 3 300C. 2 900 D. 2 99016. 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A. E B. FC.
14、M D. N17. 目前一些城市选择在近郊、远郊建造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9A. 土地价格 B. 地租支付能力C. 交通条件 D. 土地利用效益【答案】15. A 16. C 17. A【解析】试题分析:【15 题详解】读图,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判断,D 点房价约 6000-7000,M 点房价约小于 5000-6000, E 点房价约 5000-6000,N 点房价约 3000-4000,D 与 N 房价差值取值范围是 2000-4000。【16 题详解】图示区是我国华北某城市,这里是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E、N 都位于季风对吹方向,空气受
15、污染较多,不清新,从图中河流流向看,F 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多,水污染较多,环境质量差,M 避开了季风对吹方向,空气污染少,空气清新,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水污染少,环境优美。【17 题详解】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是因为远郊土地价格低,是经济因素造成的。考点:影响地租的因素西班牙东南部 M 地区(左图)是西班牙土地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改造土壤(右图) 、建造大面积日光温室等措施发展农业,使其成为欧洲其他地方蔬菜和瓜果的主要生产基地,有欧洲“菜篮子”之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8. 关于 M 地农业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表层沙土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武威 第十八 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