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二化学工艺流程教案201902252112.doc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二化学工艺流程教案2019022521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二化学工艺流程教案201902252112.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题型二 化学工艺流程1.(2018全国卷,27)焦亚硫酸钠(Na 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 Na2S2O5,通常是由 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2)利用烟道气中的 SO2生产 Na2S2O5的工艺为:pH=4.1 时,中为 溶液(写化学式)。 工艺中加入 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 SO2的目的是 。 (3)制备 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 SO2碱吸收液中含有 NaHSO3和 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电解后, 室的 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
2、结晶脱水,可得到 Na2S2O5。 (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 Na2S2O5残留量时,取 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 0.010 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10.00 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样品中 Na2S2O5的残留量为 gL -1(以 SO2计)。 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将 NaHSO3过饱和溶液结晶脱水可得到 Na2S2O5,则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 Na2S2O5+H2O。(2)酸性条件下,SO 2与 Na2CO3溶液生成 NaHSO3。工艺中加入 Na2CO3固体并再次通入 SO2,其目的是得到 NaHS
3、O3过饱和溶液。(3)阳极上阴离子 OH-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 O2+4H +,电解过程中 H+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a室,故 a室中 NaHSO3浓度增加。(4)根据电子、电荷及质量守恒,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2 +2I2+3H2O 2S +4I-25 24+6H+。n(S 2 )= n(I2)= 0.010 00 molL-110.0010-3 L=510-5 mol,该样品中25 12 12S2 的残留量(以 SO2计)为 510-5 mol264 gmol-1 =0.128 gL-25 1 000 150.00 1。答案:(1)2NaHSO 3 Na2S2O5+H
4、2O(2)NaHSO 3 得到 NaHSO3过饱和溶液(3)2H2O-4e- 4H+O2 a2(4)S2 +2I2+3H2O 2S +4I-+6H+ 0.12825 242.(2017全国卷,26)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 CaO、SiO 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 还可使用 代替硝酸。 (2)沉淀 A的主要成分是 ,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 。
5、 沉淀 B的主要成分为 、 (写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 H2SO4处理后,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 +H+H2C2O4 Mn2+CO2+H2O。实验中称取 0.400 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 0.050 0 molL-1 的 KMnO4溶液 36.00 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 解析:(1)在此过程中需将 Fe元素转化为 Fe3+,再通过调节 pH 45使其转化为 Fe(OH)3而除去,所以加入硝酸的目的是将 Fe2+氧化为 Fe3+,还可以用 H2O2代替,不会产生其他杂质。(2)A为 SiO2或 H2SiO3。S
6、iO 2、H 2SiO3能与 H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4HF SiF4+2H 2O或 H2SiO3+4HF SiF4+3H 2O。(3)加热使得 Fe3+、Al 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促进 Fe3+、Al 3+的水解,防止胶体生成,易沉淀分离,所以沉淀 B的主要成分为 Fe(OH)3、Al(OH) 3。(4)滴定反应配平后为 2Mn +6H+5H2C2O4 2Mn2+10CO2+8H2O得 5Ca2+5H2C2O42Mn5 2n 0.050 03610-3 moln=4.510-3 mol,所以 m(Ca)=(4.510-340)g所以 Ca%= 100%=45.0%。(4.
7、510340) 0.400 答案:(1)将样品中可能存在的 Fe2+氧化为 Fe3+ H 2O2(2)SiO2(或 H2SiO3) SiO 2+4HF SiF4+2H 2O(或 H2SiO3+4HF SiF4+3H 2O)(3)防止胶体生成,易沉淀分离 Al(OH) 3 Fe(OH) 3(4)45.0%3.(2016全国卷,28)NaClO 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3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 Cl的化合价为 。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 ClO2的化学方程式 。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 Mg2+和 Ca2
8、+,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 、 。 “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 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 Cl2的氧化能力。NaClO 2的有效氯含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知,NaClO 2 中 Cl显+3 价。(2)由流程图可知,NaClO 3与 H2SO4、SO 2反应生成 NaHSO4和 ClO2,根据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可写出并配平反应方程
9、式为 2NaClO3+H2SO4+SO2 2ClO2+2NaHSO4。(3)除去粗盐中的 Mg2+、Ca 2+,分别选用 NaOH溶液和 Na2CO3溶液,分析流程图可知,电解过程产物为 NaClO2和 Cl2,结合被电解的物质为 ClO2和食盐水,根据电解原理可知,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产物为 NaClO2。(4)尾气吸收的是少量的 ClO2,根据转化关系可知,ClO 2作氧化剂被还原为 NaClO2,H2O2为还原剂被氧化为 O2,根据电子守恒可求得:n(ClO 2)n(H 2O2)=21。(5)设 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 m(Cl2),根据有效氯的定义,结合电子守恒知:4= 2,解得:
10、m(Cl 2)1.57 g。(2)71 1答案:(1)+3 (2)2NaClO3+SO2+H2SO4 2ClO2+2NaHSO4(3)NaOH溶液 Na 2CO3溶液 Cl (或 NaClO2)(4)21 O 2 (5)1.57化学工艺流程题经过前几年的冷却,从 2016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在全国高考、卷的理综试卷中,完整地取代了以前的无机框图推断题,其热度明显地得到提升。工艺流程题主要是以物质的制备、物质分离提纯为考核素材,以工艺流程图为信息背景,以物质的性质、转化、分离等为考查点,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型试题。通常会涉及陌生的化学工业工艺、陌生的化
11、学反应,往往给考生较大的冲击力,考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整个流程的原理,但一般不会影响答题。从试题给出的目的出发主要可分为以物质制备为主要目的工艺流程和以分离提纯为主要目的的工艺流程。涉及物质的转化、物质的分离提纯、尾气等废弃物的处理等化学问题,体现了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41.试题的组成(1)题干:介绍原料的成分,以及工艺的目的是什么(利用原理制备物质还是混合物的提纯)。(2)工艺流程图:(3)问题:一类是对点设问,就题论题,针对流程中某一个问题提出问题,与流程无多大关系;另一类是对整个流程涉及的化学知识设计的系列问题,则需要对整个流程有一个完整的理解。2.试题的模
12、块结构(1)原料的预处理模块粉碎或研磨:增大固液(或固气或固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溶解)速率,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焙烧:去掉有机物,使氢氧化物、碳酸盐等分解、转化为下一步可溶解的物质。酸浸:溶解氧化物(膜)、调节 pH促进水解(沉淀)。碱溶: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 pH促进水解(金属离子的沉淀)。(2)核心化学反应模块物质制备型,这里主要完成目标物质的转化,核心目标是提高转化率。分离提纯型,这里要通过转化除掉主要的杂质,核心是杂质的去除要彻底。(3)分离提纯模块根据物质的状态、溶解度选择恰当的分离方案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考向 1 物质制备型(对应学生用书第 7
13、779页)明确题目要制备什么物质,给的原料是什么?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并结合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勾勒出原料到目标产物的化学转化路径。流程中药品、各种条件的选择都是为了能更多的获得产品。围绕这个核心去分析药品、操作、条件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或用到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 NaHCO3;还有如 H2O2、Ca(HCO 3)2、KMnO 4、AgNO 3、HNO 3(浓)等物质。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 FeCl3、AlCl 3、MgCl 2、Cu(NO 3)2等物质时,要蒸
14、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或强还原性物质,则要防止它们被其他物质氧化还原,如:含 Fe2+、S 、I -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反应过程中 O2的介入。23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 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 NaOH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 CO2或水的去除,也要防止空气中的 CO2或水进入装置中。55.当题目中给出多种物质的沸点、溶解度信息,则意味着需要用蒸馏、高温(低温)过滤来进行分离。6.在回答题目中条件的选择原因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2)
15、对平衡转化率是否有利?(3)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例题】 (2017全国卷,27)(14 分)Li 4Ti5O12和 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3,还含有少量 MgO、SiO 2等杂质 )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 70%时 ,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 (2)“酸浸”后,钛主要以 TiOC 形式 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4(3)TiO2xH2O沉淀与双
16、氧水、氨水 反应 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 30 35 40 45 50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分析 40 时 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 (4)Li2Ti5O15中 Ti的化合价为+4 ,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 。 (5)若“滤液”中 c(Mg2+)=0.02 mo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 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 c(Fe3+)=1.010-5 molL-1,此时是否有 Mg3(PO4)2 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 4、Mg 3(PO4)2的 Ksp分别为 1.310-22、1.010 -24
17、。(6)写出“高温煅烧”中由 FePO4制备 LiFeP 的化学方程式 。 6【审题指导】明确原料 FeTiO3、杂质 MgO、SiO 2以及要制备的物质 Li4Ti5O12和 LiFePO4。抓住浸出率 70%这一条件,在图中找出 70%时对应的温度与时间。TiOC 中 Ti元素为+4 价,FeTiO 3中 Ti也为+4 价,因为 HCl不可能把 Ti从+3 价氧化为24+4价,所以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考虑到温度过高,双氧水、氨水都会分解。反应物浓度的降低,造成转化率降低。联想 Na2O2中的过氧键,过氧键数目是-1 价氧原子数目的一半。FePO 4制备 LiFePO4过程伴随 Fe元素化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一篇 题型 工艺流程 教案 201902252112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