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3课宋明理学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3课宋明理学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3课宋明理学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03 课 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1背景(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_也广为传播。2表现(1)魏晋南北朝: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2)隋朝:儒学家提出“_”的主张,又称“_ _”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_提出复兴儒学。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_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2 “二程” (程颐、程颢)(1)核心: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2)把天理和_直接联系起来。(3)提出“_”的认识论。(4)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3朱熹(1)强调理
2、之源在于天理,即_ _,是人性的最高境界。(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_ _” 。(3)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4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朱熹的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三、陆王心学1主张(1)陆九渊:把“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2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宣扬“_” 、 “_”的命题;提出“_”和“_ _”的学说。2传播: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的影响: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_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3、响。K 知识参考答案宋代理学出现的原因、特点1原因(1)两宋时期,矛盾尖锐,统治者试图通过调整统治思想,适应维护统治的需要。(2)魏晋以来,儒、道、佛三家日趋融合,到唐宋时“三教合一”的局面形成,这为儒学发展成更理性化、思辨化的新儒学奠定了基础。(3)宋代的“重文”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2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
4、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 “存理去欲”或3“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20172018 学年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宋明理学说的是儒家思想,使用的是儒家术语,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所借以建构思想理论体系的,是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因此,如果不懂中国佛
5、学,对于理学的理解和研究,只会是隔靴搔痒。这表明宋明理学的特点是A三教合一B儒表佛里C重理轻法D格物致知【答案】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范围 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主张 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纲常伦理”规范人们的行为相同点地位影响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理先物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同点 认识论 格物致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20172018 学年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二上学
6、期期中考试) 有学者对理学的某一观点评论说:4“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 ”这一观点是A “心即理也”B “知行合一”C “格物致知”D “孔颜之乐”【答案】B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1)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宋明理学还存在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等观念。2积极(1)具有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2)具
7、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3)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4)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0172018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5中提到:“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 ”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理学A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B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8、压抑了人性C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将儒、佛、道思想糅合【答案】B1唐朝,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思想立场出发,吸取和改造了佛老理论,从而使儒学具有了新的特色和更深的内涵。这一运动A促使三教开始融合B实现了儒学官方化C奠定理学思想基础D加速了佛道的衰落2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A先气后理的思想B存天理,灭人欲6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3值得
9、注意的是,理学所谓的格物,目的是“验证”先贤的道德伦理思想。这与先秦儒学所倡导的格物,是有区别的。先秦儒学所谓的格物,有更大的范畴:格物的目的是“致知”,“知”就是指真实情况,即所谓真相、真理。材料意在说明A理学与先秦儒学的格物的目的不同B理学的“知”与先秦儒学的“知”有本质区别C先秦儒学属于唯物主义范畴D理学比先秦儒学更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41227 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5
10、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6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这表明A “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体系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 “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7D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1北宋理学大师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反映出理学家们注重A道法自然、修身养性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和谐处世D社会责任、历史使命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1、料一 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 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单元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03 宋明理学 试题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