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长安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是成熟于十七世纪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明清的皇家园林。前者清隽婉约,后者精巧富丽,虽气象大不一样,却都是想让园子的主人置身于道家“清静无为”自然境界中,因而格局上大都错落有致,没有规整对称的布局。而西方近代古典园林的代表则是文艺复兴发展起来的意大利造园和 17 世纪在法国发展起来的勒诺特尔式造园。尽管这两种相继产生的园林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布局相似,都采取了非常严谨的、对称的规则形状。事实上,西方人也有模仿自然、崇尚画意的园林,最著名的就是十八世纪产生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而且这种园林受
2、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接触到了东方的自然观。但是,同样是要模仿“自然”和“画意” ,西方人却有自己的理解。黑格尔曾经说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一种绘画,虽然夸张了一点,却是真知灼见。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的造园家那里的确有着绝对的权威。崇祯四年吴江人计成在园冶自序中说:“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 ”书中,计成也多次提到造园要遵循绘画的意境。在他看来,五代的荆、关和元代的黄、倪等山水大家所创造的画意都是造园应该模仿的典范。把造园的艺术作为一个门类抬得最高的是李渔,他认为“变城市为山林,招飞来峰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手于人以示奇者也,不得以小技目之” 。在他看来, “磊石成山
3、,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尽有丘壑填胸,烟云绕笔之韵士,命之画水题山,顷刻千岩万壑,及倩磊斋头片石,其技立穷,似向盲人问道者。 ”在这里,李渔强调了造园是一种独特的技艺,画家不一定能用手摆出他自己的画意。但他断然没有怀疑过画家的眼睛,也没有再就造园艺术的特殊性讨论下去。不过,当这个问题传到欧洲人那里,意见就不是那么统一了。有关中国园林的知识在十八世纪中叶通过各种方式传到了欧洲。英国建筑师钱伯斯爵士在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一书中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中国的园林。他反对古典的规则式造园,也反对当时英国颇为风行的布朗式的自然风致园。布朗的造园善于使用成片的树林和湖泊、水流,极度地追求纯
4、净优雅的自然风韵。但钱伯斯却认为,规则式的造园太雕琢,过于不自然,其创作态度是荒唐的;而布朗的自然风致园则是在不加选择和品鉴地抄袭自然,既枯燥又粗俗。他认为,花园里的景色应该同一般的自然景色有所区别,如果以酷肖自然作为评判完美的一种尺度,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还不如真人2蜡像。最好是明智的调和艺术与自然,取双方的长处,这才是比较完美的一种花园。而中国的花园在钱伯斯看来正是值得西方人去模仿的典范。钱伯斯的观点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造园家们也形成了两派:其一是布朗派;其二是如画派。 “布朗派”的人强调造园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比如:风景画中的前景对画家来说必不可少,在大自然中却总是不尽人意,从高
5、处俯瞰险峻的山峦往往是大自然中最理想的风景,但绘画难以表现,而且自然风景比绘画的视野更为开阔。 “如画派”的理论主张自然的艺术理想化,事实上就是把大画家洛兰等人的风景画意作为园林的范本来主张。他们赞赏画家们的风景画构思,认为园艺家要努力将其画中的意象再现于庭园之中,尤其是为了形成对比,哪怕是粗野和丑陋无比之物,都不妨吸收到庭院风景中来。显然, “如画派”的自然是经过绘画处理过的自然。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模仿绘画成为“布朗派”和“如画派”争论的焦点。(节选自周博追求“自然”与“画意”的中西园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园林艺术有两个流派,
6、一个是“布朗派” ,一个是“如画派” 。对这两个流派,钱伯斯都持反对的态度。B. 钱伯斯认为,以完美来评判,米开朗基罗的人像雕塑还不如真人蜡像。因此他主张,园林的景色不应该与一般的自然景色毫无区别。C. 在文中,计成的引文强调造园要遵循绘画的画意;李渔的引文也认可造园要符合山水画的画意,同时强调造园是一种特殊的技艺。D. “布朗派”认为,造园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不应将自然风景搬进园林中;而“如画派”则认为,园林应努力再现风景画的画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对中西园林艺术不同审美追求的比较,论证了能否表现自然与画意是评判园林建造是否完美的标志这一观
7、点。B. 文章以计成和李渔的相关言论,说明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造园艺术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同时也印证了黑格尔的有关说法。C. 文章列举“布朗派”与“如画派”的造园艺术理论,以说明英国造园家们对古典园林的审美追求的不同看法。D.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近代古典园林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主流在审美追求上的不同之处。3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格局的错落有致,而西方近代古典园林则追求布局严谨与对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差异。B. 钱伯斯反对西方规则式和布朗式的园林,并认为中国的花园是值得西方人模仿的典范,这说明中国古典园林
8、的艺术成就要高于西方。C. 文中引用计成园冶自序来证实“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的造园家那里的确有着绝对的权威” ,可见园冶是一部被认可的著作。D. 西方园林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虽然也模仿自然、崇尚画意,却有自己理解,这说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借鉴往往不是全盘照搬的。【答案】1. C 2. A 3. B【解析】【1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 “对这两个流派,钱伯斯都持反对的态度”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及钱伯斯反对“如画派” ;B 项, “钱伯斯认为,以完美来评判,米开朗基罗的人像雕塑还不如真人蜡像”错误
9、,原文是“如果以酷肖自然作为评判完美的一种尺度,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还不如真人蜡像” ,这里只是一种假设,并非钱伯斯认为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不如真人蜡像;也不是“以完美来评判” ;D 项, “布朗派认为造园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不应将自然风景搬进园林中”错误, “布朗派”并不反对园林中的自然风景,他们只反对园林中再现风景画的画意,而主张简单地将自然风景搬进园林中。故选 C。【2 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
10、、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文章只是阐述了中西方园林的审美追求的相同与不同,并非论证了“能否表现自然与画意是评判园林建造是否完美的标志”这一观点。故选 A。【3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 项,不能因为钱伯斯的反对和提倡,就推断“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高于西方” 。其一,这仅是钱伯斯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能4反映西方园林艺术的实际;其二,这仅是西方园林审美中的两种,并非全部;其三 ,即使钱伯斯反对这两种审美形式,也不能就说明它们的艺术成就不如中国古典园林。故选 B。【点睛】归纳
11、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 55 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 15 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 10 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 30 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
12、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 。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 400 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0 月 24 日)材料二:日本每日新闻23 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华尔街日报23 日的报道提到
13、,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英国广播公司 23 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5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 23 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
14、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10 月 24 日)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 30 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 3 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 1 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
15、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 1000 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0 月 24 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B. 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
16、效益持乐观态度。C. 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D. 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A. 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B. 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C.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D.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
17、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6. 人民日报 华尔街日报 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答案】4. D 5. B 6. 人民日报报道侧重港珠澳大桥以隧道为主的技术创新。华尔街日报报道侧重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光明日报报道侧重大桥建设通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 项, “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
18、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分析不正确。由材料二原文“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是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英国广播公司虽然列出了这些争议,但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他们否定修建港珠澳大桥的理由。故选 D 项。【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 项, “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不正确。材料二美国华尔街日报
19、23 日的报道提到的问题是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 。故此题答案为 B 项。【6 题详解】7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三则材料,根据每则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概括。材料一有两段内容,第一段第一句话是总述, “港珠澳大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接下来分析修建的要求,指出“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 ;第二段则重点说了铺设隧道过程中的“超级创新” 。 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在材料二,主要写的是“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 ;材料三的关键句就是第一句话“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
20、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
21、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田仁朗,大名元城人。性沉厚,有谋略。父武,仕晋昭义军节度使,以父任西头供奉官。太祖即位,从讨李重进,攻城有功,还,与右神武统军陈承昭浚五丈河,以通漕运。乾德中,讨蜀,命仁朗为凤州路壕砦都监。伐木除道,大军以
22、济,录功迁染院副使,俄迁内染院使。数日,改左藏库使。为中官所谗,太祖怒,立召诘之,至殿门,命去冠带。仁朗神色不挠,从容曰:“臣尝从破蜀,秋毫无犯,陛下固知之。今主藏禁中,岂复为奸利以自污? ”太祖怒释,止停其职。开宝六年,起为榷易使。七年,以西北边内侵,选知庆州。仁郎至,率麾下往击之,短兵将接,前锋稍却,仁朗斩指挥使二人,军中震恐,争乞效命,遂大破之。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太平兴国四年,征太原,命仁朗行太原城四面壕砦,阅视攻城梯冲、器械。太原平,留仁朗为兵马钤辖。从幸大名,又命为沧州钤辖,俄迁东上阁门使、8知秦州。李继迁为乱,命仁朗
23、率兵巡银、夏,岁余召还。未几,继迁攻麟州,诱杀曹光实,遂围三族砦。命仁朗与阁门使王侁、副使董愿、宫苑使李继隆,驰传发边兵数千击之。是役也,仁朗计已决,为王侁等所构,称其逗挠不进军,故及于贬。后数月,上知其无罪,召拜右神武军大将军。部修河北东路诸州城池,数月而就。留知雄州,加领澄州刺史。时河北用兵,大藩多用节将,朝议以通判权位不伦,选诸司使有吏干者佐之,以仁朗知定州节度副使事。俄召赴阙,未闻命而卒,年六十。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B. 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
24、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C. 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D. 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漕运:指我国古代商人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以牟求更多利润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B. 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它既可以指继承位子,也可以指自己打下江山后称帝。C. 麾下:意即将旗之下。既可敬称将帅,也可指部下,还能喻指在有权势之人的手下。D. 路:宋、金、元时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