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微信社交,我们是否被强关系绑架?李光斗过去,人们都说“谣言止于智者” 、 “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 ,但是微信出现之后,谣言并没有止于“智者” 。朋友圈里反而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很多的谣言在传;微信时代,三个臭皮匠凑成之后,不仅没有出现“诸葛亮” ,整体的智商反而比一个臭皮匠的智商还低。微信是一个强关系应用,微信上互相加为好友、互相认识的人,至少都是你通信录上的人。你为什么会加入一个群?是因为有人把你拉进来,你们有共同
2、的朋友,有交集才能成一个群。中国社会是一个面子社会,敢于当面指出别人错误的,对于成年时代的微信用户来说少之又少。微信就像一个秀场一样,当领导在上面引了首唐诗秀才艺的时候,尽管他引的是宋词,但是你不仅点赞,还会转。这就是娱乐化社会,大家抱着好玩的态度去面对,这种态度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的追寻。熟人社会会进一步强化威权的力量,让人们不敢也不愿去质疑有社交优势的人。在微信时代,人们会发现海量的信息。比方说走失的小孩,一百个信息里头可能有 99%是假的,只要打个电话就能核实,但是为什么不去核实,因为人们的思维变得简单了,尤其是看到好友转了的时候。互联网时代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你把大脑思考让渡给别人。睡醒时第
3、一个摸的和临睡前最后一个摸的都是手机,这也源于手机的及时反馈。由于微信的出现,人们平均的睡眠时间减少了 40分钟,现在谁能保证在卧室里不放手机。因为有海量的信息,而且及时反馈,你可以进入到所有朋友的卧室。微信时代,因为全都是熟人,或者半生不熟的人,它进入了一个强关系社会。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谣言反而“不胫而走” ,谣言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按理说在强关系社会,出于互相的信任,人们不会传播谣言,因为这有损于自己的信用。事实上却截然相反,谣言反而更厉害了。- 2 -当然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有好的一面,就是想粉碎谣言也变得非常容易,而不会像传统社会那样一个谣言会流传很久。谣言的流
4、传时间不长,但是传播力也会非常强大。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呼吁大家要提防这种低智商社会的来临,我们还是要提倡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哪怕是熟人说的事,哪怕是权威说的事,哪怕你的领导说的事。我们以前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就是要多打几个问号,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智商,明辨是非。互联网推动了进步,但是当你过于沉溺微信、沉溺于朋友圈的时候,就导致了一种社交变窄。当你的朋友圈里面天天都在传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灵鸡汤,都在传似是而非的谣言,你就会陷入到一种精神焦虑,我们称之为互联网焦虑。所以到一定的时候,你是不是该清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了?总之,我们不能靠微信来了解社会,也不能靠它来管理,更不能靠它来学习。
5、微信只是一个工具,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口,而非这个世界的全部。1.下列对文章中“强关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信是一个强关系应用,微信上互相加为好友、互相认识的人,至少都是你通信录上的人。微信用户正是因为有共同的朋友,有交集才能形成一个群。B. 在微信时代,人们进入了一个强关系社会,谣言不仅没有变少,反而增多,谣言的流传时间不长,但是传播力也会非常强大。C. 微信社交的强关系应用特点,使人们的思维也变得简单了,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的追寻,导致谣言泛滥。D. 微信社交的强关系应用,给人们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只要适时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就能避免被其绑架。2.下列不属于微信社交带
6、给人们的不利影响的一项是( )A. 各种各样的谣言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谣言更厉害。B. 形成面子社会,人们不敢也不愿意质疑领导等权威。C. 人们的思维变得简单了,把大脑思考让渡给别人。D. 使社会娱乐化,大家抱着好玩的态度去面对,这种态度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的追寻。3.下列选项中,关于摆脱微信社交中强关系绑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倡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对于微信里的信息保持谨慎的态度,要多打几个问号,力求追寻真相。B. 把微信当成一个工具,当做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而不能把它当做世界的全部。- 3 -C. 远离微信朋友圈,不看不转发朋友圈。D. 适时清理自己的朋友圈,避免陷入互联网焦虑
7、。(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说实话美桦年关将近,城里乡下,每个角落里都躁动着年的味道。早晨的天阴沉得瘆人,嘶啦啦的小北风紧一阵慢一阵,刺骨的寒气让人直打哆嗦。张老汉却丝毫不觉得冷,他感到每个毛孔都往外冒着热气。老两口用人力三轮从批发市场把菜拉过来,腰就没有直起来过,得赶着把一大车水灵灵的蔬菜分门别类摆上摊位。过年了,采购的人多,一大早农贸市场里人声鼎沸,还没等老两口把菜摆好,就已经卖出去几宗了。张老汉的腰又酸又胀,嘴里却乐呵呵的。要是天天生意都这么旺,日子就好过了!张老汉正想直起腰来捶捶背,见面前闹嚷嚷的人纷纷往两边闪,让出一条道来,就连选
8、菜的几位主顾也像避瘟神一样,赶紧躲在一边去了。张老汉还没弄清是咋回事,就见在摄像机、照相机的引领下,一伙人簇拥着个头大肩宽肚圆的男人,来到了自己的摊位前。张老汉见眼前的男人伸出了小蒲扇一样的手,要捉他瘦精精的胳膊,他的手本能地往身后缩了一下,还是让男人的大手给逮住了。在照相机嚓嚓嚓的响声中,一道道雪亮的闪光刺得老汉睁不开眼睛。老汉那只让冬天菜上的冰霜浸润得满是裂口的手,在那只胖乎乎的大手里感到无比的温暖。中年人满面笑容,乐呵呵地说:“大爷,您辛苦了! 我们代表市里几大班子的领导来看看你们!”旁边的人忙着帮腔,说,老大爷,这是市里的肖市长,专门来看望你们的!在摄像机照相机长长短短的镜头面前,张老
9、汉感到浑身不自在,嘴里啊啊了半天,才说出了两个完整的字:“谢谢!”市长和蔼地俯下身子,笑眯眯地问他市场上蔬菜供应够不够,菜新不新鲜,品种多不多,价格高不高,市民满不满意,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老汉心里热乎乎的,他一边回答一边使劲地点着头,嘴里重复着那两个字:“谢谢!谢谢!”- 4 -张老汉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这大清早的,天寒地冻,人家不呆在办公室里,想得起来到菜市场上转一转,从花色品种到价格高低到市民满不满意全装在心里,多不容易啊!市长拉家常一样问起了老汉的经营情况,家里的经济来源,过年期间的生意,还问起了老两口的健康状况市长的嘘寒问暖,更是让老汉感动不已。路过的人停下脚步看看稀奇,然后匆匆到其他摊
10、位买菜去了,这大过年的,谁还有闲工夫来凑这份热闹呢?张老汉想抽回自己的手,可是他感到市长丝毫没有放手的意思。市长右手握着老汉的手,左手轻轻地在上面拍着。随着市长的这个动作,前面的照相机又是嚓嚓嚓嚓一阵闪光。市长说“我们下基层,就是要了解情况,还想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帮老百姓解决困难。大爷,你们有啥困难?”老汉想了想,摇摇头“莫有莫有。 ”市长问“你们对政府有啥要求?”老汉说“莫要求莫要求!”市长说“真的啥想法都没有?”老汉肯定地摇摇头“嘿嘿,莫有莫有!”市长哈哈一笑,说“不要客气,我不可能天天往你这儿跑哟!”老汉看着那一个个离去的买主,连忙说“真的莫有。这么多年都过了,市长一来就有困难,这像啥话
11、?”“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市长说:“我来的时候,听基层的同志讲,说你家儿子几年前出了车祸,一家人全靠你老两口支撑,现在家里经济咋样?”“不都买了养老保险嘛。我和老伴每个月领着养老金,还要在这里挣一份钱,还要咋的?”老汉一脸的满足。“听说你孙子读书,全靠你们老两口照应,咋没困难呢?”市长关切地说。老汉嘿嘿一笑,说“我那孙子,懂事着哩!成绩一直在学校数一数二,现在国家政策好,奖学金助学金啥的,家里也贴不上几个钱,没问题哩”老汉说得越轻松,市长越是觉得不放心。市长有些疑虑,说:“怎么会没有困难呢?是不是下面的同志提前给你做了工作,你不敢说实话?”市长问起来没完没了,看着熙熙攘攘前来抢购年货的人,老汉
12、欲言又止:“这”“有啥话,大胆说!”“市长,你能不能闪开几步说话?” - 5 -市长明白了,原来人多老汉有话不敢说啊!市长示意周围的人离他远一点,俯下身子,把耳朵凑在老汉面前,低声说:“你说实话,没关系的,我就是要听实话。 ”张老汉哆嗦了一下,费了好大的劲,才嘀咕出这么一句话: “你们能不能闪开点?”“为啥?”“你们在这里我没生意啊!我们一年到头,就是这几天生意好呐!”(选自四川文学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张老汉的腰又酸又胀,嘴里却乐呵呵的,因为年关将近,他为自己的菜卖了个好价钱而高兴,并希望生意能天天这样兴旺。B “一伙人簇拥着个头大肩宽肚圆的男
13、人,来到了自己的摊位前”形象地描写了市长到来的阵势,侧面反映了市长养尊处优的生活习惯。C 张老汉那只满是裂口的手被市长那只胖乎乎的大手握着,张老汉感到无比的温暖,因为他从没有和市长握过手。D 面对市长的嘘寒问暖,张老汉坚持说自己没有困难,其真实原因是他认为市长一行人影响了他做生意,想让他们早点离开。E “说实话”这一标题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张老汉说了实话,另一方面指市长说了实话,为百姓办了实事。5.小说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请简要概括张老汉这一人物形象特点。(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
14、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如果把“有用”等同- 6 -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
15、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 “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选自人民日报 ,2017 年 1月 18日)材料二在 1月 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
16、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 “读书无用论” 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 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
17、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 “你”读不读书才重要。(选自“红网” ,2017 年 1月 4日)材料三“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 7 -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 80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
18、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选自中国青年报 ,2016 年 3月 1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 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
19、不如胆量。B. 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C. 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 ,因为这些地方上世纪 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 ,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B. 材料二用两个 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C.
20、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E.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 8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定远 重点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开学 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