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单元02物态变化课件.pptx
《(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单元02物态变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单元02物态变化课件.pptx(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声、热、光现象,课时 02 物态变化,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冷热,冰水混合物,100,1,热胀冷缩,全部侵入,底部,侧壁,稳定,不能,相平,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固,液,吸,液,固,放,温度计,受热均匀,熔点,固,固液共存,熔化,吸,不变,液,一直升高,凝固点,液,固液共存,凝固,放,不变,固,相同,一直降低,1.汽化和液化,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液,气,吸,蒸发,沸腾,放,气,液,加压,降温,温度计,高,使内外气压相同,自下而上,有大变小,有小变大,吸,保持不变,5,99,低于,沸点,吸热,不会,试管中的水温度可以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高,低,2.蒸发和沸腾,表面,表面,内部,任何
2、,沸点,缓慢,剧烈,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汽化,吸热,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固,气,吸,放,气,固,点拨 图解“三态六变化”,图2-1,例1 原创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有图2-2甲中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1)如图甲所示,其中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是 。 (3)图丙是他继续用温度计测得的冰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图2-2,B,b,95,-22,变式 2017呼和浩特改编 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2-3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
3、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4)图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图2-3,气体热胀冷缩,左,38,39,例2 原创 下列关于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在括号内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 ) (2)吃雪糕时感到凉爽,主要是熔化放热造成的 ( ) (3)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
4、点较低 ( ) (4)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 ) (5)冬天的午后,妥乐村银杏树上慢慢消融的冰凌是凝固现象,这一过程要吸热 ( ) (6)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其主要原因是水的凝固 ( ) (7)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 的房间,则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热 ( ) (8)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 ) (9)食盐放入水中变成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 ),例3小明利用如图2-4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
5、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0 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不变,图2-4,D,变式1如图2-5所示,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不熔化 D.熔化情况无法确定,图2-5,C,变式2 2017长沙 如图2-6所示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图2
6、-6,80,吸收,变式3 如图2-7所示为液态烛蜡和水在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则图是表示液态烛蜡的凝固图像。图甲中该物质在t1至t2时间段内的状态是 态,内能逐渐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图2-7,乙,固液共存,减少,例4 原创 下列关于汽化和液化的说法中,正确的在括号内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夏天刚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 ) (2)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 ) (3)水沸腾时,所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 ) (4)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 ) (5)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
7、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 ) (6)汽车加油时应熄火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汽化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 ( ) (7)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 ) (8)清晨的雾消失了液化 ( ),(9)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 ( ) (10)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 ) (11)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 (12)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 ) (13)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 ) (14)冬天,户外呼出的“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 ) (15)夏天,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
8、一会外壁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 ) (16)冬天,车内开空调时,车窗内表面会“出汗”( ) (17)夏天,车内开空调时,车窗内表面会“出汗” ( ) (18)被沸腾的水烫伤没有水蒸气烫伤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 ),例5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2-8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当地的大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 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图中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D.图中DE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图2-8,C,变式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2-9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9、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图2-9,C,变式2为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做了探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图2-10所示,这四组实验中,探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图2-10,C,变式3 2017成都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1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甲的沸点一定是80 B.物质乙的熔点一定是60 C.物质甲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物质乙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图2-11,答案C 解析物质甲的开始状态未知,
10、所以80 可能是物质甲的熔点,也可能是物质甲的沸点,故A错误;物质乙的开始状态未知,所以60 可能是物质乙的熔点,也可能是物质乙的沸点,故B错误;物质甲在46 min内,温度升高,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C正确;物质乙的开始状态未知,在610 min内可能是固液共存态,也可能是液气共存态,故D错误。,例6 原创 下列关于升华和凝华的说法中,正确的在括号内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属于凝华现象( ) (2)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 (3)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 ) (4)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专用 2019 中考 物理 高分 一轮 单元 02 物态 变化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