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记承天寺夜游课件新人教版.ppt
《广东省廉江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记承天寺夜游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廉江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记承天寺夜游课件新人教版.ppt(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猜猜看,三父子 八大家,父苏洵,弟苏辙 并称为“三苏”,唐宋八大 家之一,苏轼,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承 天 寺 塔,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解题,随笔式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作者简介,八
2、月,被捕入狱。,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新法诗句被谤, 引发 “乌台诗案”。,十二月,获释出狱,贬至黄州,任团练 副使(有职无权的闲官)。,背景简介,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背景介绍,遂 寝 藻 荇 柏,字音强化,zo,xng,bi,su,qn,节奏梳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节奏梳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
3、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 轼,自主释词译句,自主释词译句通文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将要,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门,高兴的样子,走动,我解开衣裳将要睡觉,月色从门照了进来, 我便高兴地起来走动,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考虑, 想到,游乐,的人,共同,一起,
4、散步,庭院,于是,就,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睡觉,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也,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清澈透明,水生植物,交错纵横,大概是,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面像充满积水一样澄澈,水中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啊。,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个,地方,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清闲的人,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研习课文,一、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记叙(叙事)描写抒情,自学交流:,自学指导,二、按“记叙-描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廉江市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0 记承天寺 夜游 课件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