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记承天寺夜游课时作业苏教版.docx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记承天寺夜游课时作业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记承天寺夜游课时作业苏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二十三 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欣然起行_(2)念无与乐者_(3)遂至承天寺_(4)怀民亦未寝_(5)相与步于中庭_(6)庭下如积水空明_(7)水中藻荇交横_(8)盖竹柏影也_(9)何夜无月_(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解衣欲睡,_,欣然起行。(2)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语句是:_?_?_。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谪期间,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感情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
2、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盖/竹柏影也5月亮空灵澄澈,明亮耀眼,总能创造出优美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追梦寻思。九年级(1)班以“追寻月亮”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1)诵月亮佳句 面对美丽的月光,多少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写下了许多有关月亮的名句佳联。请把你知道的写在下面。月亮名句:_,_。月亮对
3、联:_,_。(2)聊月亮传说 中国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你都知道哪些?请简要概述一例。2(一)2018枣庄(改编)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题目。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
4、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答题技法 详见听课手册P64(1)相与步于中庭_(2)月色入户_(3)是日更定矣_(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7翻译句子。(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相与步于中庭。B独往湖心亭看雪。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更有痴似相公者。9乙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
5、句子写景的妙处。310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 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将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理由。(二)2018金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天石砚铭(并序)苏 轼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 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 ,顾无贮水处。先君 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 也。 ”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 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
6、俯足,世固多有。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 ,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 。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注 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先君:这里指苏洵。祥:吉祥之兆。主:以为主,着重于。当涂:地名。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释义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且为铭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C明年至黄州越明年,政通人和D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
7、断两处)(2 分)是 天 砚 也 有 砚 之 德 而 不 足 于 形 耳13文中“赐” “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4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1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 ”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3 分)15请写一个关于月夜的片段,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50 字左右) 写作技法 详见听课手册P645详解详析1(1)高兴的样子。(2)考虑,想到。(3)于是,就。(4)躺下休息,睡觉。(5)一同,共同。(6)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23 记承天寺 夜游 课时 作业 苏教版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