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YB 105-2008 整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pdf
《QDYB 105-2008 整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DYB 105-2008 整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Q/DY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Y A1052007 20080825 发布 20080000 实施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发 布 整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 (试行) Q/DY A1052008 I目 次 前言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技术要求2 3.1 一般要求2 3.2 整车外观要求4 3.3 环保要求5 3.4 装配、调整要求5 4 验收检查1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重卡、中重卡车型车轮总成动平衡要求1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转向器装配、调整、验收技术要求及方法1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车桥调整臂装配、调整要求及方法18 Q/DY A1052
2、008 II 前 言 为保证公司汽车产品的整车装配、调整和验收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实际,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运汽车的一般要求、装配调整要求、整车性能调整及验收检查等内容。对涉及行车安全的重点项目,主要是制动系统、电器系统、行使系、安全防护装置等参照现行国家标准 GB 72582004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详细进行了严格要求。可做为生产、质量管理等部门对此类产品进行装配、调整和验收的依据。 本标准自 2008 年 10 月 00 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附录 A、附件 B、附件 C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
3、心项目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管理部质量管理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宝乾、陈社强 本标准于 2008 年 10 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管理部负责解释。 Q/DY A1052008 1 大运汽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运汽车装配、调整、验收的技术要求,工作液加注量和要求及整车验收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最大总质量大于 8 t 的大运各系列汽车及底盘(以下简称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
4、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 406 车身反光标识 GB 252 轻柴油 GB 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3847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7063 汽车护轮板 G
5、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9656 汽车用安全玻璃 GB 9744 载重汽车轮胎 GB 11118.1 矿物油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 GB 11122 柴油机油 GB 11567.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 11567.2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12547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GB/T 13880 半挂牵引车牵引座的安装 GB 13895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 GB 12981 机动车辆制动液 GB 15082 汽车用车速表 GB 17691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 Q/DY A1
6、052008 2 GB/T 19056 汽车行驶记录仪 QC/T 199 汽车车轮平衡块 QC/T 242 汽车车轮不平衡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QC/T 446 鞍式牵引车牵引座 QC/T 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 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SH/T 0521 汽车及轻负荷发动机用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 Q/DY A030 汽车空调装置技术条件 Q/DY A031 车辆产品后视镜技术条件 Q/DY A032 汽车产品暖风装置技术条件 Q/DY A033 车辆产品 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 Q/DY A103 汽车产品油漆涂层技术条件 Q/DY A034 车辆产
7、品 驻车制动系技术条件 Q/DY A035 汽车收放机音响总成技术条件 Q/DY A036 电动中央控制门锁总成技术条件 Q/DY A037 汽车产品取力器总成技术条件 Q/DY A038 倒车雷达技术条件(试行) Q/DY A1022008重型载货汽车白车身总成技术条件 Q/DY B009 汽车产品标准件编号与选用规则 Q/DY A040 中重型汽车助力转向油(试行) Q/DY A039 汽车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 3 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 汽车及其零部件应按经规定 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 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按本技术条件进行整车装配和调整。 3.1.2 汽车主要
8、尺寸参数、质量参 数、性能参数及主要总成结构型式 与参数应符合产品图样、设计文件、GB1589 及整车技术条件相关企业标准的规定。 3.1.3 汽车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及汽车设计规则(CMVDR)的有关规定。 3.1.4 进入装配线的各种零件、总 成、标准件及辅助材料应清洁,并 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附有质量合格标记,方可进行装配。其中白车身总成技术要求应符合 Q/DY A101 的相关规定。 3.1.5 装配过程中,零部件不应磕 碰、划伤、损坏,应严格按装配工 艺进行装配,除工艺要求外,一般不得用铁榔头敲击零部件。 Q/DY A1052008 3 3.1.6 制动管路布置合理,并按设
9、计要求在相应位置加装支架、管卡 或卡箍,管路不应有交错,相互挤压或动态干涉,制动软管走向合理,最小折弯半径不应小于 100 mm,严禁折死弯或与金属件发生干涉、摩擦等情况,必要时加装护套保护。 3.1.7 所有阀类、高压油泵等具有铅封的零部件,未经许可严禁启封、私自调节。 3.1.8 渗液及渗漏油检查:在发动机运转和停车时,以及在运行热状态情况下停车 5 min 后观察所有连接部位均不得有渗漏液或渗漏油现象。 3.1.9 各气路、油路、电路的管线 应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要求布置 合理,连接正确,固定牢靠,不得有气、液泄漏及线路松动、脱落和干涉现象。 3.1.10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和润滑系、变
10、速器、离合系统、传动轴、驱动桥、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位,应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注工作液,工作液的牌号应该按照环境温度的不同选用,参见表1。 表 1 润滑剂、工作液的加注要求 序号 工作液加注部位 工作液名称 1 发动机燃油(试车用) 夏季:轻柴油 0 号-GB 252;冬季:轻柴油-10 号-GB 252;环境温度低于-30 时:轻柴油-35 号-GB 252 2 发动机润滑油(第一次加注) 夏季:柴油机油 CF-4 15W/40-GB 11122 冬季:柴油机油 CF-4 10W/30-GB 11122 3 发动机冷却液 乙二醇发动机冷却液-30-SH/T 0521 4 水泵轴轴承
11、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离合助力油罐 制动液 FMVSS116/SAE J 1704/DOT3 5 离合器分离轴承座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6 变速器 夏季:齿轮油 85 W/90(GL-5)-GB 13895 冬季:齿轮油 80 W/90(GL-5)-GB 13895 7 传动轴滑动叉及万向节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8 中间传动轴贮脂仓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9 变速操纵机构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10 后钢板弹簧销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11 中桥主减速器 齿轮油 85 W/140(GL-5)-GB 13895 12 中桥轴间差速器 齿轮油 85 W/1
12、40(GL-5)-GB 13895 13 后桥主减速器 齿轮油 85 W/140(GL-5)-GB 13895 14 转向器及储油罐 L-HM46 15 前轮毂轴承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16 前轴主销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17 转向拉杆各球头销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18 制动液 制动液 DOT-3 19 驾驶室举升油缸 8 号液压油 20 门锁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21 玻璃升降器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2 号 22 风窗洗涤储液罐 常温:用硬度小于 205 g/1000 kg 的水。低温(-20 3 ) :用浓度为50%的甲醇水溶液。 23 空调制冷液 R134a
13、Q/DY A1052008 4 序号 工作液加注部位 工作液名称 24 自卸车液压系统工作液 夏季:L-HM46 冬季:L-HM32 注: 1燃油系统首次加注燃油后对输油管路进行彻底放气。 2离合器操纵管路在首次加液时对输油管路进行彻底放气。 3工作液加注量按总装工艺下发的材(辅)料消耗定额明细表执行。 3.1.11 汽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应分别符合GB 11567.1 和GB 11567.2的规定。 3.1.12 同一台车上的所有轮胎的生产厂家、型号、花纹应一致,应满足动平衡的要求。动平衡要求 见附录 A。 3.1.13 备胎锁紧应牢固可靠,不得松旷。 3.1.14 经装配和调试后的车辆,
14、应进行路试,每辆车的路试里程不应少于 5 km。 3.1.15 总质量不小于 12000 kg 的汽车应在后部设置反光标识,后部的反光标识应能体现汽车后部宽度。车长不小于 10 m 的汽车都应在侧面设置车身反光标识,车身反光标识的长度不得小于车长的 50%。车身反光标识应按 GA 406车身反光标识的规定正确粘贴。 3.1.16 半挂牵引车、总质量不小于 12000 kg 的汽车应安装数字式行使记录仪,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19056 的有关规定。 3.1.17 转向通道圆直径及外摆值试验应按 GB 1589 的规定进行。 3.1.18 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的汽车方可入库和开据产品合格证。
15、其装配记录及调试记录留检验部门存档。 3.2 整车外观要求 3.2.1 整车内外应清洁、整齐,不 得有油污、脏物及各种装配附料, 车内不得留有异物,零部件装配完整、正确、可靠、无错装及漏装。 3.2.2 车身油漆涂层应符合 Q/DY A103 的有关规定,颜色应均匀、光泽明亮,无裂纹、分层、气泡、桔皮、堆积、磕碰、流痕、麻点及刮蹭等现象。必要时允许补漆,但补后颜色应一致。 3.2.3 车体应周正。车体和保险杠外缘左右对 称部位高度差应不大于 25 mm。装配后车身外部和内部都不应有任何可能使人致伤的尖锐凸出物。 3.2.4 车门玻璃升降器应保证车门玻璃升降自如、到位。 3.2.5 车门启闭应轻
16、便灵活、无卡 滞、工作可靠,不得有自行开启现 象。车门和车窗应密封良好,无漏水现象。 3.2.6 各车门锁及拉手、按钮功能正常,开关自如、并安装牢固可靠,无松动、卡滞现象。 3.2.7 内饰板及地毯应固定牢固, 无划伤、翘起等变形现象;座椅靠 背、坐垫应无脏污、皱折、破损等缺陷。座椅调整方便,无卡滞现象;固定后不得自行滑动、锁止可靠。 3.2.8 内外后视镜应安装正确,调整到合适位置,不得在行驶中松动,并符合 Q/DY A031 的规定。对Q/DY A1052008 5 于车长大于 6 m 的平头汽车车前应至少设置一面前下视镜,前下视镜应能保证驾驶员看清风窗玻璃前下方长 1.5 m、宽 3 m
17、 范围内的情况。 3.2.9 仪表板安装牢固,表面无破损及任何刮伤、擦痕,皮纹及颜色应符合设计(色板)要求。 3.2.10 汽车仪表应灵敏、可靠、读数清晰,观察方便,各开关及功能部件工作正常、可靠。 3.2.11 风窗洗涤器的喷嘴方向应正对风窗玻璃,洗涤器贮液桶应安装牢固、可靠,不得渗漏。风窗洗涤器工作时,应有洗涤液经喷嘴喷到风窗玻璃中部以上。 3.2.12 风窗玻璃刮水器应能正常工作。刮水器关闭时,刮片应能自动返回到初始位置。 3.2.13 遮阳板应能在车辆正常行驶中可靠地停留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不允许有自动改变位置的现象。 3.2.14 车门关闭应嵌入二档且关闭后车门外表面应平整、棱线应对
18、齐。车门周边间隙均匀一致,各种密封条完好无损、粘接牢固,不得有起皱和脱落现象。 3.2.15 车身外装饰应粘贴平整,不得有翘角和不贴附(有气泡等)现象。 3.2.16 驾驶室的翻转、锁止机构应能正常工作,保证驾驶室翻转灵活轻便;锁止机构工作可靠,不得自动开启。对于可翻转的驾驶室,应安装驾驶室锁止装置(如安全钩) ,并且在翻转操纵机构附近易见部位应有提醒驾驶员如何正确使用该操纵机构的文字。 3.2.17 车辆的标牌、车辆识别代号(VIN) 、发动机号及主要总成的编号等标志应齐全,其尺寸、安装位置、安装要求及标志内容应符合 GB 7258 的规定。 3.2.18 装置安全带时,安全带应可靠有效,安
19、装位置应合理,固定点应有足够的强度。 3.2.19 安全玻璃、制动软管、灯具、安全带、轮胎、座椅、油箱、喇叭、内饰材料、门锁、后视镜等重要安全件应带有安全认证标志和认证号。 3.2.20 在车辆的主要操作部位应粘贴操作说明或警告提示牌。 3.2.20 汽车排气管口不允许指向车身右侧。 3.3 环保要求 3.3.1 整车排放应符合 GB 3847 和 GB 17691 等标准的规定。 3.3.2 汽车加速行驶时车外允许噪声和驾驶员耳旁噪声应符合 GB 1 495 和 GB 7258 等标准的规定。 3.4 装配、调整要求 3.4.1 各零部件紧固连接要求 a)凡在产品图样、技术文件中,对紧固件连
20、接有紧固扭矩要求的部位,应全部按要求进行紧固,关键紧固部位应用扭力扳手进行检查,不得有松动现象;各重要部位按表 2 规定力矩拧紧,没有紧固扭矩要求的紧固件,其应符合 Q/DY B009、 QC/T 518 的规定。具体按照工艺文件执行。 表 2 重要部位拧紧力矩 单位为牛/米 序号 部位名称 拧紧力矩 1. 转向器与转向器支架的紧固螺母 450500 2. 转向器支架与车架的紧固螺母 300350 Q/DY A1052008 6 序号 部位名称 拧紧力矩 3. 转向盘固定螺母 80120 4. 转向传动轴万向节锁紧螺母 5070 5. 转向器与转向垂臂固定螺母 540600 M18 20025
21、0 6. 转向垂臂与直拉杆球销锁紧螺母 M20 210280 7. 转向直拉杆夹紧螺母 7090 8. 转向节臂固定螺母 350410 9. 中后桥传动轴法兰端紧固螺母 190240 10. 端面齿传动轴法兰紧固力矩 180220 11. 传动轴中间支承螺栓 190240 M181.5 420-480 12. 前悬架 U 形螺栓紧固螺母; 后悬架 U 形螺栓紧固螺母 M242.0 700-800 后桥固定垫板螺栓 M221.5 550-600 M201.5 500-580 后桥推杆固定螺栓 M181.5 420-480 13. 减振器下端固定螺母 70100 14. 稳定杆固定螺母 260-3
22、20 15. 驾驶室前支架紧固螺栓 122149 16. 驾驶室龙门架紧固螺栓 122149 17. 轮胎紧固螺母 M221.5 550600 b)用开口销、销钉、钢丝等措施防松的螺纹紧固联接,紧固时只能用拧紧的方式保证孔、槽对正,然后穿销锁紧;而不得用拧松的方式对正孔、槽,穿销锁紧。 c)用铆钉铆紧后的零部件必须铆实,铆接牢固,铆钉头部不允许有裂纹、偏斜、残缺现象,铆钉头与母体金属的贴合面局部间隙应符合图样或设计文件的规定。 d)装配前应对转向直拉杆、横拉杆的球头销的装配松紧度进行检查。转动球头销的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3.4.2 整车主要装配参数的要求 a)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mm) :1
23、520,在有气助力的状态下,离合踏板力应不大于 300 N。 b)制动踏板自由行程(mm) :1218,踏板力应不大于 700 N。 c) 电子油门踏板,踏板力应不大于100 N。 3.4.3 前轮定位参数的要求 前轮定位参数(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束)及前轮最大内转角数值应符合产品图样及产品标准等技术文件的规定。 3.4.4 整车性能调整 3.4.4.1 发动机调整 a) 发动机安装时,前、后支撑橡胶块不允许存在扭曲变形,螺栓按技术文件规定的力矩拧紧, Q/DY A1052008 7 并涂防松剂。 b) 风圈帘布与护风罩连固时,四周应密封良好,不得松脱,护风罩与发动机风扇叶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DYB 105 2008 整车 装配 调整 验收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