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doc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实验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平面
2、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
3、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棁” 、 “朽木不可雕也” 。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 “金铺玉户” “重轩镂槛” ,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
4、筑,却2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的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
5、性精神的一项是( )A. 万里长城每段体制相同,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飞舞,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使之成为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B. 北京故宫规划严整,秩序井然,中轴线左右两边形制基本对称,殿宇楼台,高低错落,风貌统一而气势雄浑,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C. 少林寺古塔建筑群为纪念寺院历代高僧而建,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是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文物宝库,也是了解我们佛塔建筑特点的胜地。D. 苏州园林极尽变化迂回之手法,虚实相生,高低互现,远近相称,动静相宜,平冈远山,曲院回廊,竹坞曲水,假山奇石,颇具生活意绪。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建筑不是用一个巨大
6、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保护,而是通过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环境的和谐。B. 论语中的“山节藻棁” ,汉赋中“金铺玉户” “重轩镂槛” ,证明了中国建筑的精致繁富,反映了人们对享受游乐的生活环境的追求。C. 园林摒弃了方正对称、威严庄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D. 空间变化无穷,时而畅通,时而阻隔, “疑无路” 、 “又一村”的奇特布局,体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思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
7、建筑的风格虽有所改变,但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仍保持和延续着实践理性精神。B. 因为是生活居住的场所,供享受游乐而非祭拜神灵之用,所以中国的建筑充满了各种供3人自由玩赏的绘画、雕塑作品,能带给人艺术的享受。C. 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现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国的宫殿建筑则是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严肃,文正,井井有条。D. 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作为中国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赏自由的园林来补足居住整齐的屋宇,在中国建筑中真正体现了儒道互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金钱花 聂鑫森古城湘潭雨湖边的这条巷子,叫什
8、锦巷。巷子长而曲,住着二十几户人家,一家一个或大或小的庭院。院里的空坪谁也不会让它闲着,种树、植草、栽花,总有几个品类,让春光秋色怡目养心。可简家的小院里,就栽一种花:金钱花。先长苗于土,再移栽于盆,一盆盆的金钱花搁在高低低的木架上。金钱花属菊科,又名旋覆花、金榜及第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开花于农历六月伊始,黄色,大小如铜钱,飘袅淡雅的香气。一入秋,花则愈见金黄灿烂。简家的当家人叫简亦清,在附近的平政小学教语文,高高瘦瘦,面目清癯,走路慢慢吞吞,见人一脸是笑。但据说他讲起课来声震屋宇,学生的精神不能不为之一振。他很安于现状,教小学语文没什么不好,一呆就是几十年。同事们都知道他腹笥丰盈,尤其在中国
9、文字的研究上颇有心得,用笔名写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公开发表。如果去教初中、高中的语文举重若轻,但他从没想过调离这码事。简亦清的妻子是街道小厂的工人,工资不高。独生子简而纯考大学时,填的志愿是商业学院的财会专业。父亲问他为什么不想读中文系?他说:“我将来想搞经贸,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富足。 ”简而纯毕业后,果然去了一家私营企业当会计师。简亦清的业余生活很简单,一是侍弄金钱花,二是备课、看作业、读书。他对简化字的推广觉得很滑稽,这把“六书”所称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都搞乱了,是得不偿失。他嘴上当然不说,但在课堂上讲到某个简化字时,必写出相应的繁体字加以阐释,学生受益还感到有趣。简家的日子,
10、正如简亦清的名字:简单、清吉,但是,不露怯。巷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别人怎么送礼,简家也怎么送礼;电器、家具、衣服、饮食可以不讲究,但简家购买必需4的书籍,却从不吝啬。简亦清身体不怎么好,眼睛发涩(看书太多) 、喉咙上火发痛(讲课太用力) 、气阻痰多(元气不足) 。他懒得上医院,只是用深秋采摘后晒干的金钱花泡水喝,据说很有疗效。有人问他:“简老师,你栽金钱花,是自备良药治病吧?”“此其一。也可以为别人预防病和治病,此其二。 ”简亦清执教杏坛育人多矣。学生中,当官的、从商的、搞科研、文教的,大有人在。他们现在成气候了,总会记起简亦清当年说过的一句话“一辈子的道路取决语文” ,于是格外专注语文的学习,
11、因而大有收益。师恩不可忘啊,便常会登门来看望简亦清,聆听教诲。学生告别时,简亦清总会送上一盆金钱花,和一张用毛笔写了字的花签纸。正在走仕途的,花笺上写的是唐代陈翥的金钱花诗:“袅露牵风夹瘦莎,一星星火遍窠窠。闲门永巷新秋里,幸不伤廉莫嫌多。 ”“简老师,这诗是你的夫子自道,也是对我的警诫。谢谢。 ”有经商当了大老板的,花笺上写的是唐代皮日休的金钱花诗:“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 ”简家的金钱花,年年是满院子的清香,满院子的金黄。儿子简而纯成家了,有孩子了。简亦清额上的皱纹,一年年的深,一年年的密。就在他办好退休手续的时候,突然病倒了。医院一检查,是肺癌晚
12、期,六个月后安祥辞世。秋风飒飒,枫叶萧萧。有一天,简而纯兴冲冲跑回家来,对妈妈说:“我们公司董事长的父亲做七十大寿,为了彰显富贵气象,寿堂内外都要摆上金钱花。他说要买下我家的金钱花,每盆两千元,全都要了!妈,一笔大钱哩!”老人突然板下一块脸,大声说:“你爹生前没卖过一盆花,他走了也不能卖。老板要摆阔,可以去堆金累银,别糟践这花了!”简而纯垂下头,喃喃地说:“老板会怎么看我?妈”“我只记得你爹说过的话:要常想世人怎么看我!”(选自小说月刊2017 年第 7 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描写什锦巷,既交代了本地的民俗风情,展现人物的生活环境,又巧妙引
13、出简家小院及其当家人简亦清。B. 第三段为说明性文字,介绍金钱花的别名、习性、形状及颜色等,让读者对金钱花有具5体了解,也使行文曲折多变。C. 简亦清在给学生题写的诗歌中寄寓了深刻含意:走仕途的,告诫他要清廉为官;经商的,提醒他赚钱后不忘济贫助困。D. 小说以金钱花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简亦清的生平事迹,并借物喻人,以清香淡雅的金钱艳比喻清瘦高雅的简亦清。5.小说中的简亦清人如其名。请具体分析他的“简”与“清” 。6.小说后四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在“1017”世界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国家主
14、席习近平 16 日在北京举办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 5 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 7000 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多贵认为,消除贫困并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财富多少,而在于执政者的责任感和决心。中国政府不仅有坚强的决心,还有强大的调控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全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6 年时间减贫 7000 多万,意味着每年要减贫 1170 万,平均每月减贫 100 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为实现这个目标,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铆足了劲,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系列政
15、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因人因地政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并特别指出了“五个一批”脱贫手段,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各个措施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关联的。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说,比如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贫困群众不是一搬迁出来就脱贫了,还有扶持产业、增加就业等后续发展保障问题,需要多种措施共同发力。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记者了解到,今年扶贫日前后,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实施教育扶贫
16、全覆盖行动,全面覆盖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贫困家庭学生 7 个层面构建全领6域结对帮扶关系,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众,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摘编自新华社 2015 年 10 月 17 日讯)材料二: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编撰的中国扶贫开发报告 2016公布了一组数据,意味着“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回看历史,以 7 亿多贫困人口为起点,中国在这场战役中已经艰苦奋战将近 40 年;面向未来,到 2020 年,中国现存几千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
17、,中国成绩斐然。“1000 万”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贫困家庭摆脱贫穷的实在收获与喜悦。中国确立每年千万的减贫任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7 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6 年的 4335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4.5%。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对此, 纽约时报评价,极端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主要应归功于中国取得的经济进步。赫芬顿邮报则指出,世界减贫成绩“最大的功劳来自中国。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归
18、功于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 。(摘编自 2017 年 1 月 16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提问:现在很多人唱衰中国经济,您如何看待现在的中国形势?国家发改委主任 何立峰:去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特别突出的:7第一,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6.7%,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了 6.8%中国经济的总量大概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15%左右。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将近 33%,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非经过不知难。第二,稳就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新增创造了 1000 多万的
19、就业岗位,去年安排了新增就业人口 1300 多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第三,平稳增长的表现是脱贫攻坚,去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 1200 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放眼全球,可能中国是唯一能够做到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第四,稳中求进的“进” ,主要表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深度进展,为去年经济平稳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夯实了更好的基础。(选自“中国网”2017 年 3 月 5 日,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22016 年间,农村贫困人口
20、脱贫人数最少的年份是 2016 年,最多的年份是 2013年。B. 近五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以每年至少下降 1200 多万的速度稳步推进。C. 至 2016 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了将近一半,计划 2017 年脱贫人数仍在 100 万以上。D. 至 2020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面实现脱贫,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符合原文的两项是A. 材料一简要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关减贫与发展的演讲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解读,突出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和目标规划。B. 材料二着重介绍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有关扶贫、减贫的报告,附以外媒报道,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滁州市 定远县 育才 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实验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