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规范.pdf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规范.pdf(1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40P 55 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667-2014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design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140421发布 2014072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14年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规范(SL 667-2014)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l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l, 水利东电工程施
2、SL 6672014 2014421 2014 72l工交通设计规范水利部2014年4月22日前 言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 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共4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对外交通;场内交通;重大件运输。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主编单位: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志坚马军黄俊冯吉新郑希娟李佩南匡殷兵
3、吉士道薛强徐智桓杨恩文王伟孙鹛辉田伟峰张雨蠢郭海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李惠安任金明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张平目 次1总则12对外交通321一般规定32,2交通运输量分析和运输方案选择323公路运输424铁路运输625水路运输626转运站73场内交通931一般规定。932场内交通规划933道路运输1034其他运输114重大件运输1341一般规定。1342运输方式13附录A对外交通运输量和运输强度计算15AI 外来物资和设备运输量计算,15A2外来物资和设备运输强度计算 一21附录B公路工程主要技术标准-24BI公路工程主要技术指标24132场内道路主要技术指标27附录C铁路技术标准32C1
4、、级铁路设计标准32Cz超限货物的定义和等级34C3标准轨距铁路限界-36附录D水运工程技术标准D1天然和渠化河流航道等级划分、最高及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n 2天然和渠化河流航道水深和宽度计算n 3码头主要建设规模确定D4码头前沿设计水深、设计高水位及泊位长度确定附录E带式输送机设计参数El输送量确定E2带速选择E3带宽选择附录F斜坡道卷扬运输设备选择计算附录G架空索道运输基本参数的选择与计算附录H窄轨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附录I公路重大件(大型物件)分级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4444454648505056576062646667691 总 则101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水平,做到安全可靠,技
5、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施工交通设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阶段以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可参照执行。1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应坚持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能降耗、注重环保的原则。104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以下标准: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 1461)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 1462)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 12141)、IV级铁路设计规范(GB 50012)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 50127)内河通航标准(GB 50139)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 50192)带式输送机
6、工程设计规范(GB 5043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规范(SL 48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铁路货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B 10031)1o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对外交通21一般规定211对外交通应确保施工工地与国家或地方公路、铁路车站、水运港口之间的交通联系,具备完成施工期间外来物资运输任
7、务的能力。212选择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应深入调查工程所在地区现有交通运输状况,以及近期的交通建设规划等内容。213对外交通宜采用公路运输方式。经过论证也可采用铁路、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214对外交通线路与铁路、公路等设施交叉时,应与相关部门协调。215对外交通运输系统应设置安全、交通管理、维修、保养等专f1设施。22交通运输量分析和运输方案选择221对外交通运输应分析计算外来物资和设备的总运输量、分年度运输量及运输强度。运输量和运输强度计算方法及参数按附录A选用。222运输量计算及流向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特性及工程量、施工总进度计划,分析计算外来物资和设备的
8、总运输量、分年运输量。2应对所需各种物资的来源进行分析,拟定供应地区和厂家及物资的中转地点。3对外交通方案选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时,应对每种运输方式分担的运输量进行分析计算,并计算出相应的运输强度及车流量,线路运输能力应满足运输量的要求。4利用现有交通条件应考虑地方交通运输的要求,选择新3建对外交通方案应考虑地方运量加入的影响因素。223对外交通运输方案拟定应考虑下列因素:l工程所在地区可以利用的交通条件及相关交通运输设施情况,以及当地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工程施工期总运输量、分年运输量和运输强度。3主要外来物资的运输要求。4应有采取临时措施解决重大件运输的条件。5场内、外交通的衔接条件。6对外交
9、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工期、使用期限及投资等。在对外交通建设期内,应有临时交通方案。7转运站以及主要桥涵、隧道、渡口、码头、站场等建设条件。224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运输能力应满足施工期间外来物资和设备(含重大件)运输的需求,并应满足工程施工总进度的要求。2物资运输应安全、可靠,中转环节少,运输成本低。3应合理利用国家(地方)交通道路和其他工矿企业专用线。4应有利于本流域或跨流域上、下游水利水电工程梯级开发。5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23公路运输23。1对外公路的等级和技术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运输量、运输强度、运输车种、车型、行车密度等综合确定,公路工程有关参
10、数可按附录B1选用。与社会交通相结合的或兼有社会交通功能的专用公路,其等级和技术标准的确定应符合JTG 1301、GBJ 22等相关规定。23。2对外公路规划及路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外公路应与国家(地方)交通干线合理衔接。42路线选择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便于与场内交通衔接的方案。3应根据重大件运输条件、防洪要求、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技术等级、筑路材料状况以及当地村、乡(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等要求综合考虑。4利用原有公路时,应对原有公路的技术标准进行充分研究,提出改善措施以满足施工期的运输要求。5选线宜避开城镇,并宜避开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区。6应节约用地
11、,保护文物古迹,符合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要求。233桥涵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桥涵应根据相衔接的道路性质和使用要求,按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要求设计;桥涵形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维护的原则选择。2大、中桥位的选择宜服从路线总走向,并选择在河道顺直、水流稳定、地质良好的河段上。3桥涵设计荷载等级的确定应符合JTG B01和JTG D60的相关规定,并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对外交通运输主要车型和重大件运输的要求。4桥梁上的线形及与道路的衔接应符合路线设计的要求,大、中型桥桥面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桥面净宽应与相衔接路段路基宽一致。5桥涵孔径应满
12、足设计频率洪水的过流要求,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JTG D60的规定。234隧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隧道的位置应服从公路路线走向,路隧应综合考虑。宜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穿越不良地质地段时,应有切实可靠的工程措施。沿河傍山地段的隧道,其位置宜向山体侧内移,并应注意水流冲刷对隧道稳定的影响。2隧道的洞口位置宜设在山坡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处,应避免洞口仰坡过高。可采用设置明洞等措施实现安全进洞。3隧道内纵断面线形应满足行车安全、施工作业效率、通风和排水要求。按JTG D70的规定,隧道内的纵坡不宜小于03,并不宜大于3;长度小于100m的短隧道,最大纵坡可不受此限制。4隧道的横断面应符合公路隧道建筑
13、界限的规定、满足工程重大件及施工物资运输的要求,并应考虑洞内排水、通风、照明、防火、监控、营运管理等附属设施所需的空间以及围岩加固和施工方法等的影响。确定的断面形式及尺寸应满足安全、经济、合理的要求。24铁路运输241水利水电工程铁路运输线应与工程总体布置、现有铁路网及其他交通运输系统相协调,应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运输需要,并应兼顾地方发展需要。242铁路运输线宜按照标准轨距(1435mm)铁路修建。243铁路运输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铁路等级应根据工程施工期间单方向高峰期运量按GB50012选择,铁路等级及设计标准可按附录C1选用。2铁路桥涵载重、上部建筑类型、铁路限界,应根据大型机电设
14、备单件运输重量、运输尺寸、运输方案按GB 1461和GB 1462选择,超限货物等级及铁路限界可按附录C2、附录C3选用。25水路运输251水路运输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与工程所在地区现有的通航条件相适应。2应满足工程运输量和运输强度要求。3季节性通航航道应考虑停航期间的物资运输替代措施。4通航河段施工期间货物临时过坝运输时,其运输方式应6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52天然和渠化河流航道尺度应符合GB 50139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天然和渠化河流航道水深应根据航道条件和运输要求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2 内河航道的线数应根据运输要求、航道条件和投资效益分析确定。3内河航道弯曲
15、段的宽度应在直线段航道宽度的基础上加宽。4当天然和渠化河流航道经论证需要采用特殊的设计船舶或船队时,其航道尺度可按附录D1、附录D2计算确定。5已修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河流,应根据水库调度运行情况,研究确定通航水位。253 施工码头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码头位置应选在地质条件好、河床及岸坡稳定、水流平顺、有足够水深和宽阔水域可供布置船位和锚地的河段上。2码头陆域应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纵深,并宜少占耕地、避免大规模挖填。3通航期内船舶应能安全进出、靠离码头及泊离锚地。4码头主要建设规模及码头前沿设计水深、泊位长度、设计高水位标准应符合GB 50192的相关规定,并应按附录D3、附录D4计算确定
16、。26转运站261转运站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利用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已有转运站,或附近梯级水利水电站工程已建转运站。2拟建转运站应具备建站条件。3应满足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262转运站规模应根据工程施工期对外运输量、高峰转运强7度、转运物资种类、来源、运输条件、仓储方式确定,转运仓储规模应与场内仓储统筹考虑。263转运站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储运能力应满足施工强度及施工运输的要求。2场地选择应有足够的装卸作业、堆料和仓库用地,与外界交通联系方便。3装卸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满足储运物资、材料、设备作业及转运强度和超限货物转运要求。4转运站布置应结构简单、紧凑,方便装卸与运输,减少占地。5
17、对于公路运输方案,宜实现“门一门”运输方式,不另设转运站。83场内交通31一般规定311场内交通应根据分析计算的运输量和运输强度,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总布置进行统筹规划。312场内交通规划应考虑下列主要因素:1工程规模、工程特点、枢纽工程布置。2地形、地质及水文等自然条件。3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及与场内交通的衔接。4当地建筑材料料场的位置及开采、加工方案。5施工方法及施工总布置规划。6运输量、运输强度、运输设备及运输距离。7存渣、弃渣调运要求。8施工期过坝交通、永久交通、对外交通等设施的利用。313场内交通宜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其他运输方式。条件适宜时可采用带式输送机、
18、架空索道等方式。314场内交通应考虑永久与临时、前期与后期相结合。315场内交通应保持运输畅通、设施及标志齐全,满足安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要求。32场内交通规划321场内交通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l应根据物料流向、运输量及运输强度,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设施。2应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设施,与对外交通衔接应顺畅。3应满足施工总布置及各工区施工布置的需要,并符合SL 487的相关规定。94场内非主要道路在满足安全运行和施工运输要求时,可适当降低标准。5施工期间物料临时过坝,不应干扰施工运输。6应满足施工要求,运输安全,装卸方便,运距短,工程量小。322桥梁、渡口、带式输送机、栈桥等场内跨河设施的位置应
19、根据工程布置进行选择,宜设在河道顺直、水流稳定、地形地质条件较好的河段。323场内交通的一般性附属设备应统一规划,专业性附属设施、设备应按TB 10031等现行有关行业标准设计。33道路运输331场内主要道路根据年运量或单向小时行车密度可划分为三个等级,划分标准见表331。衰331场内主要道路等级划分标准等 级项目年运量 1200 2501200 85 2585 :(A,B,) (A1211)百式中A各类型企业厂房、仓库、住宅、宿舍、公共建筑等的建筑面积,rn2,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提供资料,分项分结构型式计算;20B各类型企业厂房、仓库、住宅、宿舍、公共建筑等单位建筑面积需用房建材料运输量,t
20、m2。8职工和家属日常所需主副食、蔬菜、工业品(不包括煤炭)等的生活物资运输量按式(A1212)计算:Nl。一12(P2T484+P4T5B 5) (A12一12)式中P。历年职工平均人数;P。家属多年平均人数;T。职工消耗生活物资年限,年;T;家属消耗生活物资的年限,年;B。职工每人每年需用生活物资运输量,B4065075;B5家属每人每年需用生活物资运输量,Bs一06O7;12运输损耗和不可预见系数。9其他器材物资运输量按式(A1213)计算:10N。一(o0501 o)N (A1213)|。l式中005o10系数;10NN。N。运输量的总和,t。1。IA2外来物资和设备运输强度计算A21
21、 年高峰运输强度宜采用下列方法计算确定:l估算适用于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阶段,按式(A211)计算:Q$一掣K。 (A211)式中Q年高峰运输强度,ta;N外来物资和设备总运输量,t;T控制性总进度计划土建工程施工期限,年;21K1施工不均匀系数,K。一1820。2详算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方案、设备、劳动力、器材物资供应计划等均已确定的情况。年高峰运输强度按式(A212)计算:Q=WK 2 (A212)式中w与设计施工总进度计划相适应的分年各类器材物资需用量的最大值,ta;Kz年施工不均匀系数,K:一1215。A22 月高峰运输强度宜采用下列方法计算确定:1估算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 交通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