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2、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3 分 , 共 6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据统计,1959 年至 1989 年间国际上缔结了不到 400 个双边投资条约,从 20世纪 90 年代到 2003 年底已有 176 个国家签署了 2265 个双边投资条约。这一变化说明A各国家间贸易壁垒已清除B区域经济
3、的对抗性趋势加强C国际上投资自由基本实现D经济全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2美国的怀特计划的核心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 3 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两者主张反映的实质是A英国战后经济实力衰退 B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C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 D美元要获得与英镑同等的地位3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认为:“在全球范围内,以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为依托的经济外交正在拆除各种围墙藩篱,跨越各国国界,编织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促进统一的世界经济形成B根植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C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D符合人类发展利益的需求4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模式 1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 2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 3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模式 4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协商一致、没有法律义务A模式 1欧洲联盟B模式 2上海合作组织C模式 3北美自由贸易区D模式 4亚太经合组织5据统计,若以国民生产总值为 100,下列国家或区域集团组织的国民生产总值在 1960 年后的变化如下表。据表可以推知,20 世纪 6080 年代初欧洲共同体国家 美国 经互会国家 亚太地区国家196
5、0 20 53 11 131982 52 40 13 23A世界经济格局明显向多极化发展2B东西方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强C亚太地区尚未吸收科技革命成果D新兴工业国兴起缩小了南北差距6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推断促其形成的因素是A第三世界的崛起发挥重要作用B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形成C世界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D全球化中需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71974 至 1975 年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
6、比海、太平洋地区 6 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 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 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同体成员国。”这表明A世界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困境 B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C欧共体成员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 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82014 年 7 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 2012 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迫使美国摈弃对外贸易壁垒9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
7、、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2010 年以前 2010 2018美国 159 159 1585日本 765 684 68中国 277 422 57印度 277 291 322A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了美国投票权的基本稳定B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C扭转了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D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10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不久,即宣布退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同年,英国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离欧盟法案。这说明A双边贸易将取代多边贸易B保护本国经济的孤立主义抬头C全球化趋势首次出现逆转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11下面漫画不平等的“赌局”的
8、主旨是A世界经济危机传染性增强B战后冷战思维变相延续C发展中国家抵制经济全球化D南北国家经济差距扩大312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刚开始基本上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强和国家经济矛盾的激化,各国的贸易政策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至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从来都没有完全开放市场。这说明二战后A世界经济出现民族化倾向B全球化已阻碍经济发展C经济全球化只是局部现象D经济趋势是区域集团化131971 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这主要是由于美国A企图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B已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C受到了西欧
9、和日本经济冲击D意欲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141980 年以来,有学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部分成员国深受经济危机打击时才伸手援助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但也有调查显示,超过 60%的亚洲人和 70%的非洲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他们国家的经济平稳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打破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税壁垒B成功防止了世界经济危机C致力于缓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平衡D延缓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151963 年,经互会成员国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 19%,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占12%;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 27%-33%,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占 14%-17%内部贸易占
10、48%-52%。这一变化表明A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完成重建B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趋向缓和C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扫清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16下图是漫西新柏林墙。该漫画表明A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 B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C欧洲一体化的曲折发展 D全球化加大了贫富差距17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IMF 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 1997 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IMF 迟迟不发放贷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B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C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D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1
11、8法国国民阵线在 2012 年的总统选举中要求脱离欧元区,恢复边境控制。2016年 6 月,英国通过公民投票选择脱离欧盟。2017 年 1 月,美国特朗普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明确指出,“从现在开始,将只能是美国第一”;“我们将遵循两条简单的基本法则:买美国货、雇美国人”。上述现象反映出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受挫B经济区域集团内部矛盾重重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到挑战D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4192010 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大大好于美欧发达国家。2012 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A形成了欧美亚
12、三足鼎立的局面B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C美国大力实施“重返亚洲”战略D“一超多强”格局日趋模糊20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合作自强取得重大进展,见下表。从表中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可看出A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B政治格局多极化力量在不断增强C更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国际经济新秩序利于发展中国家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两 大 题 , 共 计 4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 自唐宋以来,东方世界便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以同源文化、同质制度为根基的亚洲经济图。所谓“中央文明”或“中央帝国”
13、,绝非仅仅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很少利用自己的宗主地位和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奴役和掠夺体系内的朝贡国;大多数时候,朝贡在经济上是无利可图的,甚至成为王朝的负担。在封建权责资本体系支配下的朝贡贸易是一种内敛型体制,以“德治”为维系手段。摘编自张明之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材料二 清季民初的读书人意识到,中国并不代表天下,方位也不在世界的中心。20 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世界主义论,杨度认为“中国今日所遇之国为文明国,中国今日所处之世界为野蛮之世界”,对此胡适主张“世界者,乃世界人之世界,不当由欧美两洲人独私有之。亚洲诸国为世界一部分,不宜岐视之”,而孙中山则主张“受屈民
14、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配得来讲世界主义。中国如果强盛起来,还要対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据李永晶新世界主义:破解民族精神的时代困境等材料三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义在西方愈受关注、其基本观点是所有人对人类的忠诚并不一定非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民族国家,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例如,作为欧洲人,人们具有民族性,而作为超越欧洲的国际上的人,人们更具有欧洲性。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向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负有责任。据(法)雅克德里达论“世界主义”与宽容(1)
1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方世界形成的经济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兴起“世界主义论”的时代背景。(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义”思潮对世界发展的意义。(6 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5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
16、一步都没有落空。” (1)近 30 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6 分)材料二2009 年 2 月 12 日环球时报第六版转载了一篇韩国中央日报2 月 11日的文章,原题是中国拯救资本主义?,其中一段写道:中国网民最近热衷转载一篇独具特色的文章,跟帖无数,引发很大反响。文章大意如下:1949 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79 年,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1989 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2009 年,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 (2)材料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背景,但文中引述的这段网文并不完全准确,指出其中表述最不准确的一句话并加以改正。(4
17、分)材料三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摘自 2010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3)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材料三中重申了哪些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共同富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历史 第八 单元 世界经济 全球化 趋势 单元测试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