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高频考点预测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高频考点预测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高频考点预测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定位考点】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2018全国文综 1,2)导致 7 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2017全国文综 1,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2016北京文综,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2015四川文综,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 (2015广东文综,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2018北京文综,6)根据北半球某日 02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推断(2018全国文综 3,37)阅读春季 T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2018全国文综 2,37)阅读
2、龙卷风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天津文综,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常见天气系统(2015全国文综 2,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2017全国文综 2,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2017全国文综 3,37)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2017海南地理,21)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2016天津文综,3)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气候类型的判断与特征分析(2015全国文综 1,36)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命题特点:1、分析气温降水的时空
3、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其答题思路为:2、运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性质解释实际问题。其答题思路为:【精研真题】高频考点一风向、风力大小2【全国卷 II】阅读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 ,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 ;(2 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 分)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 (形成风口,导致狭管
4、效应) (3 分)该问主要考查地貌和地质作用。沙源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二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水汛期与枯水期明显,河床裸露提供沙源;三是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M 地刚好处于冬春季节的下风地带,风沙在此沉积。沙源来自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从这两方面思考,从文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大,在 M 处沉积;从图中来看,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大风天气,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力携带沙尘在此沉积。 【错点错因】错点 错因答成“H 县城西北方向开阔” 未观察出 H 县城所处的河谷位置
5、未答出“河谷延伸方向”或“河谷狭管效应” 未掌握地形影响风力的基本原理【考法突破】结合区域地图,明确所分析地点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思考风的成因类型、风力或风向的影响因素。3高频考点二气温及其影响因素2 【全国 1 卷】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 1 月平均气温达 13.6 (昆明为 7.7 ,成都为 5.5 )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 a 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 b 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分析攀枝花 1 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推测攀枝花 1 月份的天气特征。【答案】
6、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解析】4由攀枝花周边地形图可知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北部为山地,攀枝花 1 月份冷气流主要是来源于北方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面地势较高,且有两大山峰,阻碍北方冷气流的南下,使得当地气温偏高;且位于河流的山谷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所以攀枝花 1 月份气温较高。【错点错因】错点 错因答成“纬度较低外”或地处河谷,海拔较低 信息判读有误:昆明纬度较低、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而攀枝花 1 月份平均气温明显高于昆明和
7、成都未答出地形阻挡冬季风或背风坡下沉增温 未掌握地形影响局地气温的基本原理【考法突破】对于气温的影响因素,高考常见的考查方式:分析形成特定区域和时间(季节)气温特点的原因;比较不同区域气温(或年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的差异。影响气温的因素5影响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因素高频考点三降水及其影响因素6【浙江卷】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回答问题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本问考
8、查考生对地理事象分布图能力、地理事象分布的描述和阐释能力以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探究能力。本题要结合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西部年等降水量的分布大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主要由于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而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其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因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高频考点四气候成因的综合分析【高考上海卷】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10 分)7比较 A、B 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8 分)【答案】A 地 B 地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9、和湿润 气候成因地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错点错因】错点 错因A 地气候成因只答出“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回答不完整,未结合图中位置信息回答出暖流的影响B 地气候成因只答出“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未能回答出夏季和冬季影响该地气候的具体的气压带和风带【考法突破】1.结合区域图给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信息以及气候资料,综合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征,或局部非地带性气候的成因和带来的影响。2.气候的描述技巧(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
10、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8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预测演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 160 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 6.2 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答案】 (1)甲地位于乙地西北侧;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即西北风。(
11、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 )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2)从甲地向东和向西海拔高度增加,因此该地为谷地地形,山谷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地处于我国西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盛行西北风强劲,白昼形成的局部热力环流也导致甲地盛行西北风,在加之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在谷地加快,导致此地多大风。 2 【2017 年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右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9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
12、加快;依山面海,迎风3 【2015 年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死谷长约 225 千米,宽 824 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 1 408 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 49,最高曾达 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答案】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谷深且狭长, (谷底海拔低, )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 ,热量不易散发。104 【2015 年全国 1 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
13、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 550 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 b 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
14、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2)图 a 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 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 (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 )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解析】 (1)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和东北地区相比,青藏
15、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冬季获太阳辐射量多,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地表温度高,冻土层融化。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11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2)观察图中甲地与五道梁地区的温度和纬度差异。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厚度较小,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 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容易频繁的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 ,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
16、完全冻结,影响中期稳定性。 8 【2015 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 44N 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答案】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 , (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 。纬度约 44N,夏季气温高。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 ,气温较高。9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
17、72 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下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和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12(1)据图推测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河流的水位特征。 (4 分)(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8 分)(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6 分)【答案】 (1)水位年内变化较大;(2 分)高水位在冬季(汛期在冬季) ,低水位在夏季(枯水期在夏季) 。(2 分)(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每点 2 分,共 8 分)(3)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03 大气 运动 规律 高频 考点 预测 演练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