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注意: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Al27 第卷(选择题,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 1 mol H2形成 2 mol H 要吸收热量B.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C. 氢能、核能、化石燃料均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
2、高【答案】C【解析】A 项,由 1molH2形成 2molH,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正确;B 项,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正确;C 项,核能、化石燃料都能产生污染,错误;D 项,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正确;答案选 C。2.已知:A 2(g)B 2(g)=2AB(g) H = 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L AB 气体分解成 1L 的 A2(g)和 1L 的 B2(g)吸收 270kJ 热量B. 在相同条件下,1mol A 2(g)与 1mol B2(g)的能量总和大于 2mol A
3、B(g)气体的能量C. 1 个 A2(g)分子与 1 个 B2(g)分子反应生成 2 个 AB(g)分子放出 270kJD. 1mol A2(g)与 1mol B2(g)反应生成 2mol 液态 AB 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kJ【答案】B【解析】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代表物质的量,不代表个数,也不代表气体的体积,A、C 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在相同条件下,1molA 2(g)与 1mol B2(g)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AB(g)的能量,B 项正确;1mo1A 2(g)与 1mol B2(g)反应生成 2mol 气态 AB 放出的热量270kJ ,AB(g)转化为 AB(l)时释放能
4、量,则 1mo1A2(g)与 1mol B2(g)反应生成 2mol 液态- 2 -AB 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kJ,D 项错误;答案选 B。3.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2A(g) B(g)C(g)。当物质 A 的起始浓度为 1.0 molL1 、物质 B、C 的起始浓度为 0 时,物质 A 的浓度、转化率以及物质 B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列各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条件 I、条件 II 时的反应温度不同,压强相同B. 条件 I 时可能未使用催化剂,条件 II 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 条件 III 时的平衡混合物中,物质 C 的浓度等于 0.6 molL1D.
5、 条件 IV 和条件 II 相比较,条件 IV 时可能缩小了容器体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图 I、图 II 平衡时 A 的浓度是相同的,但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同,又因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这说明反应温度相同,压强不相同或使用了催化剂,A 不正确,B正确;条件 III 时 A 的平衡转化率是 0.6,所以生成 C 的浓度是 0.3mol/L,C 不正确;条件IV 和条件 II 相比较,平衡时的状态是相同的,且达到平衡的时间也是相同的,所以 D 不正确,答案选 B。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图像识别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
6、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科素养。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3 -A. 实验室用 H2O2分解制 O2,加入 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B. 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C. 2SO2(g)O 2(g) 2SO3(g)反应中,SO 2不能全部转化为 SO3D. 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 CO2,若将块状的碳酸钙粉碎, 会加快反应【答案】B【解析】A 项:MnO 2为 H2O2分解制 O2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 A 正确;B 项:增加纯液体的量,浓度不变,速率也不变
7、,所以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反应速率不变,不能加快反应速率,故 B 错误;C 项: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 100%,故 C正确;D 项:固体的表面积越大,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 D 正确5.制取甲烷的反应为 C(s)+2H2(g) CH4(g) H0,欲提高反应的速率和 H2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为A. 降温 B. 恒温恒压时加入一定量 H2C. 增大 C(s)的量 D. 压缩容器体积【答案】D【解析】A 项,降温,反应速率减慢,平衡逆向移动,H 2的转化率减小;B 项,恒温恒压时加入一定量 H2与原平衡等效,H 2的转化率不变;C 项,C 为固体,增
8、大 C(s)的量,对反应速率和平衡都没有影响;D 项,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H 2的转化率增大;答案选 D。【点睛】易错提醒:由于固体的浓度是一常数,增加固体的量既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影响化学平衡。6.在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X(g)和 Y(g),发生反应 X(g) + Y(g) M(g) + 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实验编号温度/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10 0.40 0.080- 4 - 800 0.20 0.30 a 900 0.10
9、0.15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中,若 5 min 时测得 n (M) = 0.050 mol,则 0 至 5 min 时间内,用 N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N) = 1.010 2 mol/(Lmin)B. 实验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2.0C. 实验中,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60%D. 实验中,达到平衡时,b0.06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实验中,若 5min 时测得 n(M)0.050mol,浓度是 0.0050mol/L,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同时生成的 N 的物质的量也是 0.0050mol/L ,因此 0 至 5min 时间内,用 N 表示的平均反应
10、速率 (N)0.0050mol/L 5min1.010 3 mol/(Lmin),A 项错误;B、实验中,平衡时 M 的浓度是 0.0080mol/L,同时生成的 N 的浓度是 0.0080mol/L,消耗X 与 Y 的浓度均是 0.0080mol/L,因此平衡时 X 和 Y 的浓度分别为0.01mol/L0.0080mol/L0.002mol/L,0.04mol/L0.0080mol/L0.032mol/L,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0.00800.0080)(0.0020.032)=1,B 项错误;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如果 X 的转化率为 60%,则X(g)Y(g) M(g)N(
11、g)起始浓度(mol/L) 0.020 0.030 0 0转化浓度(mol/L) 0.012 0.012 0.012 0.012平衡浓度(mol/L)0.008 0.018 0.012 0.01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 K=(0.01200.0120)(0.0080.018)=1,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最终平衡时 X 的转化率为 60%。C 项正确;D.700时X(g)Y(g) M(g) N(g)起始浓度(mol/L) 0.040 0.010 0 0转化浓度(mol/L) 0.009 0.009 0.009 0.009平衡浓度(mol/L) 0.0310. 001 0.009 0.009
12、- 5 -则该温度下平衡常 K=(0.0090.009)(0.0310.001)=2.91,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放热反应。若容器中温度也是 800,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与相比平衡是等效的,因此最终平衡时 M 的物质的量b0.5a0.06。当温度升高到 900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 b0.060,D 项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知识。视频7.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 a、b 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 CH2CH 2(g)H 2(g)CH 3CH3(g) H0 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
13、程中的能量变化B. 已知 2C(s)2O 2(g)2CO 2(g) H 1;2C(s)O 2(g)2CO(g) H 2。则 H 1H 2C. 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不同D. 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 H100kJmol 1 ,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 100 kJ/mo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依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中 a、b 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 2(g)CH 3CH3(g)H0,使用催化剂和未使用催化剂的变化曲线,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A 错误;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放热,
14、焓变为负值,则H1H 2,B 错误;C同温同压下,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反应条件和变化途径无关,反应 H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相同,C 错误;- 6 -D图像分析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即为该反应的焓变数值,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mol -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 100kJmol-1,D 正确;但选D。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焓变的分析判断8.钛被称为“第三金属” ,其制取原料为金红石(TiO 2) ,制取步骤为:TiO2 TiCl 4 Ti 已知:C(s)O 2(g)=CO2(g) H1 2CO(g)O 2
15、(g)=2CO2(g) H2TiO 2(s)2Cl 2(g)=TiCl4(s)O 2(g) H3则反应 TiO2(s)2Cl 2(g)2C(s)=TiCl 4(s)2CO(g)的 H 为A. H32 H12 H2 B. H32 H1 H2C. H32 H1 H2 D. H32 H12 H2【答案】C【解析】【详解】C(s)+O 2(g)CO 2(g)H 1,2CO(g)+O 2(g)2CO 2(g)H2,TiO 2(s)+2Cl 2(g)TiCl 4(s)+O 2(g)H 3,则+2-可得:TiO 2(s)+2Cl2(g)+2C(s)=TiCl 4(s)+2CO(g) ,依据盖斯定律可知:Ti
16、O 2(s)+2Cl 2(g)+2C(s)TiCl 4(s)+2CO(g)H=H 3+2H 1-H 2;故选 C。9.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 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 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 2的体积分数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恒温时,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2(g) 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 NO2(g),由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因此如果保持压强不变,则平衡等效,体积分数不变,答案选 A。考点:
17、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知识。10.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0.60mol【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A、前 2 分钟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2-0.08=0.12 摩尔,根据方程式分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 0.12 摩尔,所以速率=2.00-0.08/2/2=0.3 molL1 min1 错误,不选 A;B、由方程式分析,前 2 分钟二氧化碳的变化量也为 1.2 摩尔,即 2 分钟反应到平衡,所以 2 到 4 分钟都处于平衡状态,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正确,选 B;C、由表中数据计算:MgSO4(s)CO(g) MgO(s)CO 2(g)SO
18、2(g)起始物质的量 2.0 0 0改变的物质的量 1.2 1.2 1.2平衡物质的量 0.8 1.2 1.2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K=(1.2/2)*(1.2/2)/(0.8/2)=0.9,若升温,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 1.00,说明平衡向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不选 C;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冲入 1.0 摩尔的硫酸镁和 1.00 摩尔的一氧化碳,等效于原平衡体积增大一倍,降低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所以到平衡时,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大于 0.60 摩尔,正确,选 D。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等效平衡第卷(非选择题 共 80 分)16.某研究小组将 V1 mL 0.50
19、mol/L H2SO4溶液和 V2 mL 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 V1 V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2 -(1)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 错误_。(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将 NaOH 溶液_(选填“一次”或“分多次” )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溶液混 合后,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_,记为终止温度。(3)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22 (填“高于” 、 “低于”或“等于”),判断的依据是_。(4)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 1V 2_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 NaOH 溶液的浓度应为_mol
20、/L。(5)若通过实验测定及有关计算知此反应共放出 a kJ 的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2). 一次 (3). 最高温度 (4). 低于 (5). 从图型起点可知:5mLH 2SO4溶液和 45mLNaOH 溶液反应放热后的温度已经是 22 ,则溶液混合前的实验环境温度一定低于 22 (6). 32 (7). 1.5mol/L (8). H+(aq) + OH-(aq)=H2O (aq) H = 100 a / 3 kJmol-1或 H2SO4(aq) + 2NaOH(aq)=Na2SO4(aq)+2H2O (l) H = 200 a/3
21、kJmol -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和计算。(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中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混合液,装置图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2)根据实验要点,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将 NaOH 溶液一次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若分多次倒入将频繁打开泡沫塑料板引起热量的散失,使测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偏小。溶液混合后,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3)由图像知,22是 5mL 的硫酸溶液和 45mL 的 NaOH 溶液反应放热后的最高温度,则溶液混合前的环境温度一定低于 22。(4)当温度最高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由图知 28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硫酸- 13
22、-溶液的体积 V1为 30mL,消耗的 NaOH 溶液的体积 V2为 50mL-30mL=20mL,V 1:V 2=3:2。2n(H 2SO4)=n(NaOH) ,2 0.5mol/L 30mL=c(NaOH)20mL,c(NaOH)=1.5mol/L。(5)该反应生成 n(H 2O)=2n(H 2SO4)=2 0.5mol/L 0.03mL=0.03mol,则中和热 H=-= kJ/m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OH-(aq)=H2O(aq) H=-100a/3 kJ mol-1或 H2SO4(aq) +2NaOH(aq)=Na2SO4(aq)+2H2O (l) H= -200
23、a/3 kJ mol -1。【点睛】本题计算的关键:图中温度的最高值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17.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 M 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 N,转化过程如下: 则 M、N 相比,较稳定的是_。(2)已知 CH3OH(l)的燃烧热为 726.5kJmol1 ,CH 3OH(l) + 1/2O2(g) CO 2(g) + 2H2(g) H=a kJmol 1 ,则 a_726.5(填“” 、 “”或“=” ) 。(3)使 Cl2和 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 HCl 和 CO2,当有 1mol Cl2参与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海安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化学 学期 10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