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台州中学 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高三 物理一、选择题 I(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单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弹簧劲度系数的单位是 kg/m2s2 B. 动摩擦因数的单位是 N/kgC. 静电力常量的单位是 NC2/m2 D.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 Wb/m2【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胡克定律 F=kx,得劲度系数 ,其中 F 的单位是 N,x 的单位是 m,故则有,故 A 错误;根据滑动摩擦力 ,得 ,其中摩擦力 的单位是 N,正压力的单位是 N,故动
2、摩擦因数没有单位,故 B 错误;根据库仑定律 ,得 ,其 F 的单位是 N,r 的单位是 m,q 的单位是 C,则有: ,故 C 错误;根据,得 ,其 的单位为 Wb,S 的单位为 ,则有 ,故 D 正确。故选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牛顿B. 避雷针是利用了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小,附近场强很弱,才把空气中的电荷导入大地C. 伽利略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如: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D. 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会产生磁场,并且总结出安培定则【答案】C【解析】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
3、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伽利略,选项 A 错误;避雷针是利用了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大,附近场强很强,从而把空气中的电荷导入大地。故 B 错误。伽利略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 2 -的概念,如: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选项 C 正确;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会产生磁场,安培总结出安培定则,选项 D 错误;故选 C.3.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在上海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数据表明:一个拇指大的小石块,在 25 楼甩下时可能会让路人当场送命。忽略空气阻力影响,试估算一下 25 楼甩下的石块掉落到地面上,撞击
4、地面的速度大约为 ( )A. 12m/s B. 22m/s C. 30m/s D. 40m/s【答案】D【解析】【详解】石块从 25 楼下落,每一层的高度约 3m,则下落的高度为 h=75m,根据 ,解得: ,最接近的是 40m/s。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4.高杆船技是浙江嘉兴文化古镇(乌镇)至今仍保留并演出的传统民间杂技艺术,表演者爬上固定在船上的竹竿,模拟蚕宝宝吐丝作茧的动作祈愿蚕茧丰收。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B.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C. 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D. 表演者对
5、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答案】B【解析】【详解】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人发生形变产生的,故 A 错误;因为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 3 -斜的竹竿上,受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用,且处于平衡,故竹竿对表演者的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故 B 正确,C 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等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故 D 错误。故选 B。5.竞走是从日常行走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运动,规则规定支撑腿必须伸直,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以确保没有出现“腾空”的现象。如图所示为某次10 公里竞走比赛的画面,行走过程中脚与地面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下
6、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赛过程边裁眼中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B. 运动员完成比赛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10 公里C. 行走阶段,地面对运动员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D. 不论加速阶段还是匀速阶段,地面对运动的摩擦力始终不做功【答案】D【解析】【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可以看做质点。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只有重力与弹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详解】在竞走比赛中边裁要看运动员是否在竞走,要看动作,不能看作质点,故 A 错误;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
7、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 B 错误;行走阶段,地面对运动员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故 C 错误;不论加速阶段还是匀速阶段,地面对运动的摩擦力方向无位移,始终不做功,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物理知识:质点的条件以及位移与路程的关系,注意边裁眼中的竞走运动员不能视为质点,要看运动员动作,看是否犯规。6.如图甲所示,将由两根短杆组成的一个自锁定起重吊钩放入被吊的空罐内,使其张开一定的夹角压紧在罐壁上,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当钢绳向上提起时,两杆对罐壁越压越紧,- 4 -当摩擦力足够大时,就能将重物提升
8、起来,且罐越重,短杆提供的压力越大。若罐的质量为m,短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60,匀速吊起该罐时,短杆对罐壁的压力大小为 (短杆的质量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 )A. mg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先对罐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细线的拉力;再将细线的拉力沿着两个短杆方向分解;最后将短杆方向分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水平分力等于短杆对罐壁的压力。【详解】先对罐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拉力等于重力,故:T=mg;再将细线的拉力沿着两个短杆方向分解,如图所示:解得: ,最后将短杆方向分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如图所示:,根据牛
9、顿第三定律可知故短杆对罐壁的压力为 ,故选 B。【点睛】本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分析图,然后多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分析。7.某同学参加了糕点制作的选修课,在绕中心勾速转动的圆盘上放了一块直径约 的蛋糕- 5 -(圈盘与蛋糕中心重合)。他要在蛋糕上均匀“点”上奶油,挤奶油时手处于圆盘上方静止不动,奶油竖直下落到蛋糕表面,若不计奶油下落时间,每隔 “点”一次奶油,蛋糕一周均匀“点”上 个奶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盘转动一周历时B.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C. 蛋糕边缘的奶油(可视为质点)线速度大小约为D. 蛋糕边缘的奶油(可视为质点)向心加速度约为【答案】C【解析】【详解
10、】每隔 2s“点”一次奶油,蛋糕一周均匀“点”上 10 个奶油,则圆盘转动一圈的时间 T=20s,故 A 错误;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故 B 错误;蛋糕边缘的奶油(可视为质点)线速度大小约为: ,故 C 正确;蛋糕边缘的奶油(可视为质点)向心加速度约为: ,故 D 错误;故选 C。8.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它的发现使“太空电梯”制造成为可能,人类将有望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并延伸到太空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同步卫星 A 的高度延伸到太空深处,如图所示,假设某物体 B 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位置并停在此处,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 C
11、、同步卫星 A 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 -A. B 的角速度大于 C 的角速度 B. B 的线速度小于 C 的线速度C. B 的线速度大于 A 的线速度 D. B 的加速度大于 A 的加速度【答案】B【解析】【分析】对于 A、C 两卫星,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从而分析 B 与 C 角速度关系。根据 分析B 与 C 的线速度关系。A 与 B 的角速度相同,由 分析 A 与 B 的加速度关系。【详解】设卫星的质量为 m、轨道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 M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得 ,得 ,则知 C 的角速度大于 A 的角速度。而 B 与 A 的角速
12、度相等,所以 C 的角速度大于 B 的角速度,故 A 错误。B 的角速度小于 C 的角速度,由 ,r 相等,知 B 的线速度小于 C 的线速度,故 B 正确。B 与 A 的角速度相等,由 知 B 的线速度小于 A 的线速度,故 C 错误。B 与 A 的角速度相等,由分析知 B 的加速度小于 A 的加速度。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各个卫星间相等的量。知道地球同步卫星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分析卫星角速度之间的关系。9.足球比赛防守球员在本方禁区内犯规,被裁判吹罚点球。假设运动员在距球门正前方 s 处的罚球点,准确地从球门正中央横梁下边缘踢进点
13、球横梁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为 h,足球质量为 m,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至少要对足球做的功为 W下面给出功 W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 W,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W 的表达式最合理应为( )A. mgh B. C. D. 【答案】B- 7 -【解析】【分析】结合单位制以及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即表达式的单位是 J,等于势能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和【详解】足球重力势能增加量为 mgh,动能增加量大于零,故功大于 mgh,故 A 错误;当S0 时,一定有 Wmgh,故 B 正确;功等于机械能增量,故功 Wmgh,但 S 取一定的值
14、时,此式可能小于 mgh,矛盾,故 C 错误;等号右边单位为: ,不是焦耳,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关键抓住功等于机械能增加量,一定大于 mgh,同时结合单位为 J 进行判断。10.市面上出现“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手机电源,源于其使用 VOOC 闪充新技术。VOOC 闪充标配的 micro USB 充电线接口为 7 针,而常规的 micro USB 充电线接口为 5 针,它标配的电池为 8 个金属触点,而常规电池通常为 4-5 个触点,与常规的 micro USB 充电线、电池相比,加触点的作用是为了( ) A. 增大充电电压 B. 增大电池的容量C. 增大充电电流 D. 增大
15、充电电阻【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的信息:闪充新技术,且 8 个金属触点,而常规电池通常为 4-5 个触点,进而可判定,增加触点的作用。【详解】由题目:闪充新技术,标配的电池为 8 个金属触点,而常规电池通常为 4-5 个触点,可知,与常规的 microUSB 充电线、电池相比,触点增加;电池不变,则不可能增加充电电压,也没有改变电池的容量,及电阻,只可能增大充电的电流,使其快速充满电,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考查闪充新技术的原理,掌握解决信息题的方法,注意只增加触点,没改变电池,是解题的关键点。- 8 -11.如图所示,无限长导线,均通以恒定电流 I,直线部分和
16、坐标轴接近重合,弯曲部分是以坐标原点 O 为圆心的相同半径的一段圆弧,己知直线部分在原点 O 处不形成磁场,在第一象限圆弧电流在原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B,现在原点 O 处放一小段与 x 轴重合的长为 L 的通电导线 P(可以视为电流元) ,导线 P 的电流大小为 I,电流方向沿 x 轴正方向,则通电导线P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2BIL,方向与 y 轴正方向相同B. 2BIL,方向与 y 轴负方向相同C. 4BIL,方向与 y 轴正方向相同D. 4BIL,方向与 y 轴负方向相同【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图中第一象限圆弧电流在原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B,由安培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
17、直纸面向里;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第二和第三象限内圆弧电流在 O 点产生的磁场的方向都是向里的,第四象限内圆弧电流在 O 点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是向外的,所以四段圆弧在 O 点产生的磁场的合场强为 2B,方向向里;电流元的方向向右,由左手定则可知,电流元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向上,与 y 轴的正方向相同,大小:F=2BIL;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考查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和安培力,掌握矢量合成法则,注意叠加原则,理解右手螺旋定则是解题的关键。12.在真空中 , 两点分别放置等量异种电荷, 处电荷带正电, 处电荷带负电,且都可看成点电荷。在电场中通过 、 两点的连线中点对称地选取一个矩形
18、闭合路径 ,如图所示,现将一电子沿 移动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A. 由 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做正功, 电子的电势能减少B. 由 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不为零C. 由 电子电势能增加D. 由 电子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电势能总增量为零【答案】D【解析】(1)由 ab,电势降低,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电势能增加。故 A 错误;(2)如图,画出过 b、c 的等势线,则知由 bc,电势先降低再升高,则电场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根据对称性可知,b、c 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故 B 错误;(3)由 cd,电势升高,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减小。故 C 错误。
19、(4)由 da,电势先升高后降低,电场对电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电势能总增加量为零。故 D 正确。故本题选 D【点睛】根据电势高低,分析电场力对电子做功的正负;电场力做正功时,电势能减小;相反,电势能增加;根据等势线的分布情况可知,电子靠近正电荷时,电势升高;反之,电势降低。13.如图所示,绝缘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0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 A,细线与斜面平行,且小球 A 正好静止在斜面中点在小球 A 的正下方地面处固定放置一带电小球 B,两球相距为d已知两球的质量均为 m、电荷量均为+q,静电力
20、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两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 -A. 两球之间的库仑力 F=kB. 当 时,斜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为C. 当 时,细线上拉力为 0D. 将小球 B 移到斜面底面左端 C 点,当 时,斜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为 0【答案】C【解析】A. 依据库仑定律,则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F= k ,故 A 正确;BC、当 时,则有 k = mg,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矢量的合成法则,依据三角知识,则斜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为 N= mg;T= mg,故 B 正确,C 错误;D. 当小球 B 移到斜面底面左端 C 点,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1、11 -依据几何关系可知,T 与 F 的夹角为 120,当 时,即有 k =mg,根据矢量的合成法则,则有电场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与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等值反向,那么斜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为 N=0,故 D 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答案,故选:C.二、选择题 II(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既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又显示了光的波动性B. 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 粒子
22、,这就是 衰变的实质C. 静止的核 在 a 衰变完成的瞬间,产生的两个新核 和 的速率之比为 4:234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答案】BD【解析】(1)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光电效应实验只证明了光具有粒子特性,故 A 错误;(2) 衰变的实质在于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方程为:,故 B 正确;(3)原子核衰变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所以静止的 在进行 衰变时,类似与反冲运动,所以衰变后的 核和反冲核 的速率之比与质量成反比,故 C 错误;(4)氢原子核外的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台州 中学 2019 届高三 物理 学期 第一次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