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docx
《四川省绵阳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外古诗词鉴赏(20 篇)田园生活类: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辋川 六言(其五)唐 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 ,五柳先生 对门。【注释】辋川:地名。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五柳先生: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因其屋边有五棵柳树,于是自号五柳先生。(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景物,试分析写景的角度以及所描写景物的特点?(3 分)(2)这首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用典,请分析结合诗句分析用典的作用。(3 分)1.这两句是从远景角度写景的,写出了景物的人烟稀少、苍凉孤寂的特点。2.诗的三四句运用颜回、陶渊明的典故,委婉地抒发了一个
2、隐士安贫乐道的情趣。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 浴蚕 去,闲看中庭栀子 花。2【注释】相唤:互相呼唤。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分)(2)“妇姑相唤浴蚕去”已经点明山村农事的繁忙,但诗人却说“闲看中庭栀子花”,是否矛盾?为什么?(3 分)1.描绘的是诗人于蒙蒙细雨中走进村庄,远远的便听见雨中传来几声鸡鸣,山村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的乡村里妇姑相互呼唤着去蚕浴,唯有庭中栀子花独自摇曳的乡村之景。2.不矛盾。“闲看中
3、庭栀子花”一句从侧面落笔,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出人们忙于农事的情景。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 到柴扉。小童一棹 舟如叶,独自编阑 鸭阵归。【注释】烟暝:烟霭,云气。棹:船桨。编阑:阻拦,赶拦。(1)这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哪个时段的乡村景象?突出乡村此时怎样的特点?(2 分)(2)请简要分析“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所描绘的画面所蕴含的情感。(4 分)1.这首诗写了夏季傍晚时的乡村景象,突出了乡村此时静谧(宁静)的特点。2.暮色苍茫,在宽阔的水面上,一个小孩正划着像叶子一样的小船,赶拦这一群排列整齐的鸭子回家。这幅静谧优
4、美的风景画,隐含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3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 醉,狂歌五柳前。【注释】接舆: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1)颈联中“墟里上孤烟”是由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依依墟里烟”化用而来,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3 分)(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1.“墟里上孤烟”着重写出了炊烟上升的笔直情态,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而“依依墟里烟”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村落上方的炊烟不忍离去的情态。2.抒发了诗人隐居田园的安逸闲适之感和对裴迪这样的朋友
5、的欢迎和赞赏之情。借物抒怀类: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画眉鸟宋 欧阳修百啭 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 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注释】啭(zhun):鸟婉转地叫。移:移动。向:在。(1)“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2 分)(2)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41.知道、懂得、了解或明白。2.描绘了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里起舞,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间穿行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之情。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花 影宋 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
6、 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 明月送将来。【注释】瑶台:汉白玉石阶。几度:几次。教:让。(1)诗歌描写了“花影”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变化。诗中的“花影”有着怎样的特点?(2 分)(2)诗人借“花影”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分)1.“花影”有着重重叠叠;不能消除的特点。2.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答出表现憎恶花影之情也对)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桂 花宋 刘克庄 生得粟来大,妆成蜡样黄。落金遮蚁穴,酿蜜满蜂房。月下高低影,风前远近蚝 。夜深清到骨,幽梦绕胡床。5【注释】刘克庄一生“前后四立朝”,但时间都很短暂,多数时间被贬斥出
7、守外郡。蚝:牡蛎的别名。(1)尾联“幽梦”、“胡床”二词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请结合诗句赏析。(4 分)1.这首诗通过“幽梦”、“胡床”两词表达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被贬他乡、报国无门的愁绪。2.通过对桂花“夜深清到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清冷孤傲的气质,突出了一个关心祖国命运而又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诗人形象。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 头树,朵朵花开淡墨 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淡墨
8、: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重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1)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哪句?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哪句?(2 分)(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4 分)1.色彩:朵朵花开淡墨痕;气味:只留清气满乾坤。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写景抒情类: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6三衢道中南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2)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读来却耐人寻味。试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为例,
9、谈谈你的理解。(4 分)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2.这两句既暗示了往返期间季节的推移变化,已经从春天进入初夏,又细微地表达出旅人归途中的喜悦。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题临安邸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赏析“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3 分)(2)结合全诗,请简要谈谈你对“暖风”一词的理解。(3 分)1.这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苟且偷安、纵情声色的愤慨之情。2.“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1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六月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绵阳市 2018 中考 语文试题 研究 课外 古诗词 鉴赏 20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