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 T 950-2019 高原湖泊城市河道初期雨水拦截技术规范.pdf
《DB53 T 950-2019 高原湖泊城市河道初期雨水拦截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 T 950-2019 高原湖泊城市河道初期雨水拦截技术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53/T 9502019 高原湖泊城市河道初期雨水拦截技术规范 2019 - 09 - 23 发布 2019 - 12 - 23 实施 ICS 13.020.01 Z 04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50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YNTC1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北 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竹静、杨逢乐、李金花、周保
2、学、吴为中、孔德平、张春敏、田军、白晶、 李佳钰、张先智、黄可。 DB53/T 9502019 1 高原湖泊城市河道初期雨水拦截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原湖泊入湖河流城市河道分流制和合流制出口溢流雨水及散排初期雨水拦截工程 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工艺要求、运行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高原湖泊城市绿地、市政道路、建筑小区、工商业区等初期雨水拦截工程的设计、管 理与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400 建
3、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CECS 416 城镇径流污染控制调蓄池技术规程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初期雨水 是指降雨初期 15 min 30min内的雨水及其形成的径流。 3.2 拦截技术 通过一定的工程结构,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截留、滞蓄、过滤、净化初期雨水所携带污染物 的技术。 3.3 雨水调蓄池 以提高雨水利用率和控制初期雨水污染为主要功能,用于储存雨水的构筑物。 3.4 透水铺装 利用大空隙结构层或排水渗透设施使雨水就地下渗,达到消除初期雨水污染的铺装技术。
4、3.5 下凹式绿地 一种高程低于 周边地面标高 , 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初期雨水 的绿地 。 3.6 渗滤沟 DB53/T 9502019 2 在植被浅沟的底部增设碎石、沸石或其它颗粒状填料,利用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土壤、滤料的净化作 用净化初期雨水中各类污染物质的沟渠。 3.7 植草沟 一种收集并处理初期雨水的植被型草沟。 3.8 快滤系统 利用好氧通水层和缺氧渗透层交错渗滤处理初期雨水的系统。 3.9 带状植被过滤带 利用土壤上种植的灌木、乔木和草本等植物,收集并处理初期雨水的处理技术。 3.10 壁挂式净化器 设置于河堤上用于处理散排入河雨水及河堤雨水口出水的过滤装置。 4 工艺要求 4.
5、1 总体要求 4.1.1 城市初期雨水拦截工程设计应该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 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滞留、调蓄、渗透和净化,保护环境。 4.1.2 城市初期雨水的处理应充分利用已有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合流制系统混合 污水和溢流污水宜采用调蓄沉淀等技术。 4.1.3 初期雨水拦截设施应根据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布置道路透水铺装、绿化(含下 凹式绿地)和必要的雨水调蓄池。 4.2 初期水量与水质 4.2.1 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量计算方法见公式( 1): 10 mc WHF . (1) 式中: W-初期雨水
6、径流污染控制量, m 3 ; H m -设计控制降雨厚度, mm; c -雨量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 hm 2 。 设计暴雨强度见公式( 2): 167 1 lg n qAcPtb . (2) 式中: DB53/T 9502019 3 q-设计暴雨强度, L/s; P-设计重现期, a; t-降雨历时, min; A、 b、 c、 n-当地降雨参数,根据统计方法确定。 4.2.2 初期径流雨水水质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应以实测数据为准。缺乏实测数据时可参考附录 A 的表 A.1。 4.3 工艺流程 4.3.1 工艺模式一 工艺模式一流程见图 1。该模式以处理市道路雨水、广场雨水、屋顶散排
7、雨水以及城市小区的各种 面源为主。流程宜根据地理位置,选择透水铺装 +下凹式绿地、渗滤沟、植草沟或植被过滤带等单元的 组合。 图1 工艺模式一流程图 4.3.2 工艺模式二 工艺模式二流程见图 2( a)和 2( b)。图 2( a)模式以处理合流制排口混流污水为主。调蓄池的 出水应接入污水管网, 当下游污水系统余量不能满足调蓄池放空时, 应设置快滤系统就地处理。 图 2( b) 模式以处理雨水排口溢流雨水为主。 图 2( a)工艺模式二流程图 图2 工艺模式二流程图 4.3.3 工艺模式三 调蓄池 快滤系统 沉淀池 雨水排口 出水 透水铺装 下凹式绿地 渗滤沟 散排雨水 植草沟 带状植被过滤
8、带 出水 出水 出水 出水 出水 调蓄池 污水处理厂 快滤系统 混流雨水 DB53/T 9502019 4 模式三工艺基本流程见图 3( a)和 3( b)。图 3( a)模式宜设置在城市河道两岸堤岸陡壁处,利 用壁挂式净化器处理堤岸雨水口出水。图 3( b)宜设置在城市河道两岸堤岸无工程空间处,利用带状 植被过滤带处理堤岸漫流初期雨水。 图 3( a)模式三工艺流程图 图3 模式三工艺流程图 4.4 技术参数 4.4.1 透水铺装路面 4.4.1.1 透水铺装路面自顶向下一般由透水面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基层、透水或不透水垫层、土基 层共同组成。 4.4.1.2 透水面层可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
9、砖、草坪砖等。找平层和垫层可采用无砂混凝土、砾石、 砂、砂砾料等或其组合。 4.4.1.3 透水铺装渗透量采用公示(3)计算: p ss WKJAT . (3) 式中: K-基质渗透系数 , m/s; J-水力坡降,一般可取 J=1; As-有效渗透面积, m 2 ; Ts-指降雨过程中设施的渗透历时,一般可取 2h。 4.4.1.4 透水路面铺装厚度的计算公式见式(4): 0.1 3600 / 60H iqtv . (4) 式中: H-铺装厚度, cm; i-地区降雨强度, mm/h; q-铺装体的平均渗透速度, cm/s; t-降雨的持续时间, min; v-铺装体的平均孔隙率, %。 4
10、.4.1.5 透水铺装示意图见附录 B 的图 B.1。 4.4.2 下凹式绿地 4.4.2.1 下凹式绿地一般由蓄水层、种植土层等组成,蓄水层宜为 100 mm200 mm,种植土层宜为 250 mm。 4.4.2.2 绿地低洼处的植物应具有一定的耐水和耐旱能力。 壁挂式净化器 堤岸雨水口出水 出水 带状植被过滤带 漫流入河雨水 出水 DB53/T 9502019 5 4.4.2.3 绿地宜设置雨水口,其顶面标高应高于绿地 20 mm50 mm,超蓄超渗雨水溢流至雨水口,通 过雨水管道排除。 4.4.2.4 下凹式绿地的其他要求可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试行)。 4.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 950-2019 高原湖泊城市河道初期雨水拦截技术规范 950 2019 高原 湖泊 城市 河道 初期 雨水 拦截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