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__避免歧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
《不“二”__避免歧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二”__避免歧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学习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3.在语言表达中避免歧义。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一个句子产生多个意义的原因是什么?答:_答案 原因有二:一是断句造成的差别,二是句子中的某个词本身就有多个理解。因此造成句子有歧义。如课文中的“一边”既可指“一边”又可指“两边”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消除?答:_答案 (1)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比如标题“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 ,其中的“和” “好”就是多义词。 “好”的一个意思是“状况好(包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 ;还有一
2、个意思是“友好,要好,关系亲密(特指朋友、恋人或夫妻间有亲密的关系)” 。这句话中两个意思都说得通。而“好”作“友好、要好”讲时, “和”既可以看做连词,又可以看做介词。所以这个句子产生了歧义。再如标题“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其中的“生”也是一个多义词(多义构词成分):一个意思是“学生” ,所以“新生”可以是定中偏正词组“新学生(的市场)”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则是“产生” ,所以“新生”可以是状中偏正词组“新产生(的市场)”的意思。又如标题“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其中的“代”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意思是“辈分、时代” ,此时“两代教授”可理解为“两个时代(辈分)的教授” ;另一个意思是“代理”
3、 ,此时“两代教授”可以理解为“两位代理教授” 。当然这类歧义在结构上也有两种分析结果,即“两代/教授”或“两/代教授” 。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比如标题“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是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 “台大学生”可理解为“台/大学生”(台湾的大学生)或“台大/学生”(台湾大学的学生)。再如标题“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 ,是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专家总经理”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并列词组,意思是“专家和总经理” ;另一种是定中偏正词组,“专家”是修饰“总经理”的,意思是“有专家身份的总经理” 。又如标题“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 ,是本身表意不明造成的歧义。这个标题一种
4、意思是说“朝鲜每十年就向国2际社会走近一步” ,另一种意思是说“朝鲜最近十年间向国际社会走近了一步” 。标题“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也有两种理解:一个意思是“设立了六个管理各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 ,另一个意思是“设立了一个统一管理六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 。(2)消除歧义句的方法:修改法。也就是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例如上文提到标题中的“台大学生”有两个意思,表达第一个意思,可以改为“台湾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表达第二个意思,可以改为“台大的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补写法。也就是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
5、子来消除歧义。例如标题“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有两个意思,表达第一个意思可以说“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每十年都有新变化” ,表达第二个意思则可以说“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可是这十年间美国并未停止对其实施封锁” 。1 “歧义”与“模糊” “笼统”的区别是什么?答:_答案 (1)“歧义”与“模糊”语言的意义都有模糊性:一个词语的意义与别的词语的意义往往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同形语句可以同时具有两个意义。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来消除,而模糊则始终是模糊的。(2)“歧义”与“笼统”笼统:来源于语言的概括性,是对同类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而产生的。比如:“他买了一双鞋”中的“鞋”就是笼
6、统的,它不能表明是男鞋还是女鞋,是皮鞋还是布鞋。(3)“有歧义”与“辨歧义”有歧义:“咬死了猎人的狗”有歧义,一是动宾关系(猎人的狗被咬死了),一是偏正关系(把猎人咬死了的那条狗),歧义较明显。辨歧义:“饺子包好了”一是指饺子制作好了,一是指用别的什么东西把饺子包裹起来了。由于后一种解释出现得比较少,而且是由细微的词义差别造成的,所以需要加以辨析。2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_答案 歧义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口头歧义”与“书面歧义”口头歧义是指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造成的歧义。如口头上说“明天 qzhn 考试”(“期中”与“期终”歧义), “这是 zhi 物质”(“致癌”与“治癌
7、”歧义),可写在书面上歧义就不存在了。3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如“北京人多”有两个意思:“北京/人多”或“北京人/多”;再如“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有两个意思:“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这就是书面歧义。(2)“词汇歧义”与“组合歧义”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主要有:a同音歧义。如“他原来住在这里”中的“原来”指“以前”或“发现了真实情况” 。b多义歧义。如“菜不热了”中的“不热了”指“凉了”或“不加热” 。c多音歧义。如“还贷款四万元”中的“还”读“hi”时指“仍旧” ,
8、读“hun”时指“归还”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如“咬死了猎人的狗” “撞倒了他的自行车” 。(3)“语法结构歧义”与“语义结构歧义”语法结构歧义是语言序列相同而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主要有:a结构层次不同:如“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可以是“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可以是“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b结构关系不同:如“我们要进口钢材”中的“进口钢材”可以是偏正关系“进口的钢材” ,可以是动宾关系“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c关系、层次都不同:如“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 ,一是“我思念母亲” ,一是“母亲思念我” 。语义结构歧义:层次和关系一样,但仍有歧义。如:反对的是
9、少数人(一是反对少数人,一是少数人反对)中山公园松树最多(一是公园中的松树比其他种类的树多,一是中山公园的松树比其他公园的松树多)鲁迅的书(一是鲁迅写的书,一是鲁迅拥有的书)(4)指代交代不明而产生歧义例:他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谁在银行工作?是他,还是朋友?)孩子们很喜欢退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谁高兴?)3如何消除歧义?答:_答案 修改法: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补写法: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4表意不明主要包括哪两种情况?答:_4答案 一是“歧义” ,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二是“费解” ,即一句
10、话表达出来,不能让人看明白说的什么意思。例如:(1)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 15 日前去汇报。 “15 日前”停顿,表示 15 日以前去汇报;在“15 日前去”停顿,表示 15 日那天去汇报。(2)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禁止取缔”结构关系有不同理解:动宾关系,意思是“禁止做某事” ;并列关系,意思是“禁止和取缔某事” 。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D人们清醒过来后
11、,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块弹片正中咽喉部。答案 C解析 A 项“这”不能指代“他” ,应删去。B 项“和” “他”交换位置。D 项谁“一块弹片正中咽喉部”?表意不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B曹丕与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由于争权夺势,曹丕不是竟然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决不姑恕”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
12、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答案 A解析 B 项去掉“竟然” ,在句末加“吗?” 。C 项“群众”与“虽然”应交换位置。D 项“是正确的”有歧义。3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语境里,就明确了。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_,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是他父亲,_。答案 示例一:我弟弟得了阑尾炎 医术很高明示例二:他母亲没病 他得去照料5题型一 辨析语病歧义例题 1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
13、差点儿就不及格。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答案 C解析 A 项“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这样,句中“他”既可能是嘉宾,也可能是别人。B 项“和”当连词讲时,原句可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一人去做某事;“和”当介词讲时,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去干某事。D 项“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 “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 ,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 ,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 “位”等修饰“学校”或“领导” 。例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
14、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显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C这种教育是一种掠夺教育,无异于不管这块土地以后如何,先让它长了这茬庄稼再说。D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答案 C解析 A 项有歧义, “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 ,采取措施以后的结果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合格标准以下),意思不明确。B 项“特点”与“水平”搭配不当。D 项有歧义,可理解为张敏自己烦人,导致同学不搭理他;也可能是同学都不搭理他,导致他自己烦恼。解题技巧 辨析歧义要在基本把握语句整体语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有关环节,如短语结构、语义(多义)词性、
15、停顿组合等。必要时,可设置相关语境,进一步比较分析。要了解短语本身歧义的不同情况,然后找到排除某一项或几项的条件。比较分析、多方推敲,是常用方法。题型二 消除歧义例题 指出下面句子的不同歧义,并消除。6(1)我们要进口彩电。(2)学生家长都来了。(3)汤都凉了。(4)连校长都不认识。(5)我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答:_答案 (1)我们要进口的彩电。/我们要(从国外)进口一些彩电。(2)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3)连汤都凉了。/所有的汤全凉了。(4)连校长都不认识他。/他连校长都不认识。(5)我坐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我看见李校长坐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了
16、。也可用“补写法”消除。如第(1)句: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要国产彩电。/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进口冰箱。解析 (1)句中“进口彩电”可以是偏正结构,即进口的彩电是;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即进口彩电。(2)句中“学生家长”既可理解为偏正结构,也可理解为并列结构。(3)句中“都”可理解为“全部” ,也可理解为“连汤都凉了” 。(4)句中“校长”既可作“认识”的施动者,也可作“认识”的受动者。(5)句指代不明,谁在“座位上” 。解题技巧 歧义诊断的十个切入点:(1)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如: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是他在文章中“批评”别人,还是别人“批评”文
17、章,表意不明。)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自己”指代不明。)(2)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的字眼上。如: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对本句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3)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教师节教师都是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教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4)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如: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瘦弱”可以修饰“水生” ,也可以修
18、饰“祖父” ,句子有歧义。)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数百位”可修饰“死难者” ,也可修饰“亲属” ,从而造成句子有歧义。)7(5)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如:会计未按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会计将钱汇给了对方,一种是没将钱汇给对方。把“将”前的逗号去掉,歧义也就消除了。)(6)看相关字眼在句子中是否存在多音现象。如:头发长得怪。 “长”既可读“zhn” ,也可读“chn” 。这个人好说话。 “好”可读“ho” ,为“喜欢” ;也可读“ho” ,为“容易说话” 。(7)看量词的使用是否恰当。如: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_ 避免 歧义 新人 选修 语言文字 应用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