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2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司法类推适用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平等适用刑法原则(D)罪刑相适应原则2 刑法的时间效力的内容不包括【 】(A)颁布时间(B)生效时间(C)失效时间(D)溯及力3 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是【 】(A)犯罪概念(B)犯罪构成(C)犯罪的主观要件(D)犯罪的客观要件4 陆某(15 岁) 先后唆使张某(15 岁) 盗窃他人财物折价 1 万余元;唆使李某(19 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共计 2000 元;唆使王某(15 岁)抢劫他人财物共计 1500 元。陆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抢劫罪(
2、C)绑架罪(D)抢劫罪、绑架罪5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可以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实行避险行为对行为主体没有任何限制(C)危险的来源中不包括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D)避险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6 主观上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标志是【 】(A)是否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B)行为人是否放弃犯罪(C)行为人是否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D)行为人是否“ 自动” 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7 对于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A)应当从重处罚(B)可以从重处罚(C)应当加重处罚(D)可以加重处罚8 犯罪的手段行为
3、或者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是【 】(A)连续犯(B)结合犯(C)集合犯(D)牵连犯9 在我国,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0 死缓罪犯在缓期 2 年执行期间,被核准执行死刑的条件是【 】(A)严重违反监规监(B)实施了新的犯罪(C)故意犯罪(D)抗拒改造11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人【 】(A)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B)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C)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D)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及其所
4、知道的他人罪行的行为12 依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并宣告缓刑的,对其缓刑考验期限最短不能少于【 】(A)6 个月(B) 1 年(C) 2 年(D)3 年13 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 M 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一年后甲受雇于 N 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 1 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 3 份军事机密资料。甲的行为构成【 】(A)叛逃罪(B)间谍罪(C)投敌叛变罪(D)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14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主体是【 】(A)依法被确定的枪
5、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销售企业(B)依法被指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销售企业(C)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D)一般主体,但只限于自然人15 甲与乙通奸多年,某日,甲要乙杀死其夫,乙不同意。甲毒打乙,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乙 2 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乙自杀,乙不忍心杀夫而自杀身亡。甲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通奸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不构成犯罪16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拐卖儿童罪行为的是【 】(A)拐骗(B)绑架(C)接送(D)收养17 乙女听说甲男能将 10 元变成 100 元,便将家里的 2000 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 2000 元变成 2 万元
6、。甲用红纸包着 2000 元钱,随后“变” 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让乙两小时后再打开看。乙两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抢夺罪18 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构成的妨害公务罪,与刑法规定的其他妨害公务罪的区别是【 】(A)以暴力方法,造成严重后果(B)以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C)以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D)不要求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要求造成严重后果19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主观方面是【 】(A)故意犯罪(B)故意犯罪,且具有牟利的目的(C)故意犯罪,但不要求具有
7、牟利的目的(D)故意犯罪,且具有营利的目的20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 】(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非国有公司职员(D)国有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二、多项选择题21 成立不作为犯在客观上要求行为人须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该义务的来源主要有【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B)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C)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D)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E)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22 下列属于辨认控制能力分类的有【 】(A)完全辨认控制能力(B)相对辨认控制能力(C)部分辨认控制能力(D)减轻辨认控制能力(E)限制辨认控制能力23 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
8、点有【 】(A)整体性(B)双重性(C)全面性(D)局限性(E)无罪主寸性24 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犯罪有【 】(A)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B)中止犯罪(C)防卫过当(D)犯罪未遂(E)胁从犯25 下列犯罪中属于集合犯的有【 】(A)赌博罪(B)非法行医罪(C)故意杀人罪(D)盗窃罪(E)放火罪三、名词解释26 危害公共安全罪27 逃汇罪28 伪证罪29 非法行医罪四、判断题30 我国刑法理论所使用的国际刑法一般是指超国家的、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予以适用的刑法。【 】(A)正确(B)错误31 在我国犯罪的所有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都适用我国刑法。【 】(A)
9、正确(B)错误32 我国公民李某乘开往菲律宾的中国轮船,在轮船驶入公海时,李某发现与自己素有仇怨的马某(我国公民)也在船上,于是乘马某不备,一刀将其捅死。对李某的犯罪行为适用我国刑法。【 】(A)正确(B)错误33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上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比较符合平等适用刑法的原则。【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34 简述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相冲突的处理原则。35 简述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36 简述诽谤罪与侮辱罪的主要区别。六、论述题37 试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七、案例分析题37 某日深夜,30 岁的李某潜入一住宅区内行窃。当其翻窗进入一户人家房内时,见 28 岁的王某正在撬一个
10、柜子,即喊道:“你小子在这里干啥?”王某受惊,欲逃走,被李某拉住。王某这时才发现是自己的老相识李某,便说:“这个柜子真难撬。” 于是两人合力将柜子撬开,从中窃得价值人民币 8000 余元的高级照相机及现金 4000元。在逃离时,王某为了破坏现场,将房内的一个电炉插上电源并在其上面放了一个纸箱。逃离该住宅区后,李某问王某:“你刚才在后面磨蹭什么?”王某说:“我把房里的电炉插上了。” 李某听后没有吱声。当晚,该住宅区因此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问:38 李某构成什么罪? 王某构成什么罪 ?两人之间有无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 ?39 如果当时李某看见王某将电路插上电源,并问王某:“干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刑法 模拟 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