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倾向性2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3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 ) 原则。(A)客观性(B)发展性(C)系统性(D)教育性4 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还要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这属于以下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
2、D)注意的分配5 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会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 )的规律。(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6 小学生常常把“8”写成“” ,“9” 和“6”不分,“b”和“d”不分,其原因是( )的水平不高。(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方位知觉(D)时间知觉7 胖人穿竖纹衣服看起来比较苗条,瘦人穿横条纹的衣服显得丰满,这是运用( )原理。(A)兴趣爱好(B)感受性变化(C)空间知觉(D)错觉8 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 )记忆。(A)瞬时(B)短时(C)长时(D)运动9 解几何题的时候,需要做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
3、如何,这样的思维是( )(A)直觉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创造性思维10 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B)理智感(C)应激(D)激情11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被称为( )(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12 “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 属于 ( )(A)美感(B)心境(C)道德感(D)理智感13 “自以为是 ”“人云亦云”表明缺乏思维的( )(A)敏捷性(B)广阔性(C)深刻性(D)批判性14 常常用电吹风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B
4、)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15 气质类型中胆汁质与巴甫洛失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 )对应。(A)兴奋型(B)活罐磐(C)安静型(D)抑制型16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体现了心理效应类型是 (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印象1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是态度与品的形成的 ( )(A)依从性(B)内化性(C)从众性(D)认同性18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19 “危险期”“多事之秋”常用来形容( )阶段。(A)幼儿期(B)童年期(C)
5、少年期 D。青年期20 “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二、填空题21 “视而不见,听见不闻” 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 _性。22 记忆信息由瞬时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的条件是_。23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_的反映。24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个组块。25 _和有机体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又叫“生命中枢” 。26 问题解决的特点包括:目标指向性、_和操作认知性。27 根据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去分析
6、一名犯错误的学生,这是思维的_过程。28 “千里眼”“顺风耳”的形象属于想象加工方式中的 _。29 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_。30 _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31 一个 5 岁的孩子的智龄是 6 岁 6 个月,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商是_。32 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_。33 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的身心发展,这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_原则。34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与内化三个阶段。35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_在最底层。36 手放进热水之后,再放到温水中,会觉得温
7、水很凉。这种现象是_。37 在认知风格中,与场依存型相对的认知风格是_。38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和学习期待。39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_、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40 _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三、简答题41 简述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42 简述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43 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44 简述性格与气质之间的关系。四、论述题45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指出该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意义。五、案例分析题4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 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 “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 ;学生小明
8、的回答是: “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性格是个性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点,它对气质和能力有显著影响。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手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属于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对心理现象的
9、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发展性原则是指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的研究原则。教育性原则指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注意分配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教师同时将注意指向于讲授、板书和观察学生听课情况,属于注意分配。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教师在讲到重点的时
10、候声音放大,目的是使学生从讲课的内容中选择性地记住重点,符合知觉选择性的规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在方位知觉方面,由于方位本身具有相对性,儿童从具体的方位知觉上升到方位概念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指导。对字形的感知往往只注意形状而不注意方位,尤其在学习困难的儿童中,经常出现字母颠倒,呈现镜中倒影的现象,如把“8”写成“”,“9”和“6”不分,“b” 和“d” 不分等。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错觉就会发生。胖人穿竖条纹衣服显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河南省 心理学 模拟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