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社会影响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社会影响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社会影响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影响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 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随波逐流 ”、“人云亦云”这类成语反映了( )现象。(A)社会惰化(B)从众(C)服从(D)去个性化2 服从与从众之间的区别是( )。(A)群体压力(B)群体互动(C)自愿性(D)社会评价3 个体在( )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A)自我实现(B)群体压力(C)人际吸引(D)社会感染4 阿希的“三垂线 ”实验,说明了 ( )。(A)从众现象(B)社会助长现象(C)社会阻抑现象(D)去个性化现象5 有关从众的研究发现: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
2、向就会( )。(A)越高(B)越低(C)不变(D)难以确定6 有些不法商人雇佣“ 托儿 ”来进行不正当促销所以能奏效,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哪种心理?( )(A)顺从(B)服从(C)从众(D)依从7 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 )影响最大。(A)1 人3 人(B) 3 人4 人(C) 4 人6 人(D)10 人以上8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从众的原因?( )(A)合法权利(B)行为参照(C)群体的凝聚力(D)对偏离的恐惧9 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 )。(A)女性更容易从众(B)女性不容易从众(C)男性更容易从众(D)没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10 ( )是由于他人在场而使个体活动效率提
3、高。(A)观众效应(B)结伴效应(C)社会促进(D)社会控制11 如果可以选择,几乎所有的球队都愿意主场作战,而不愿意客场作战。这是因为( )。(A)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B)从众现象的存在(C)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D)合作现象的存在12 ( )是指已经学习和掌握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应。(A)社会促进反应(B)社会惰化反应(C)优势反应(D)弱势反应13 优势反应强化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 )反应易于表现。(A)优势(B)弱势(C)复杂(D)简单14 小明一个人半小时就可把教室打扫干净。今天下课后,由于半小时后班内要搞活动,班主任吩咐让小明、小华、小刚三人
4、一起打扫教室,然后就办事去了,半小时后,班主任来到教室惊奇地发现教室还没打扫好。这反映了该班主任至少不知道( )现象的客观存在。(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从众(D)去个性化15 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其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B)社会干扰(C)社会惰化(D)社会促进16 电视广告中经常请大明星作主角,根据塔尔德的模仿律这可能是应用了( )。(A)下降律(B)上升律(C)先内后外律(D)同一律17 以下对模仿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模仿是对外显行为的模仿(B)人们可以模仿他人的内隐心理,例如模仿他人的气质、性格等(C)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是主动的(
5、D)被模仿者的行为不全都是被动的、无意的18 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A)中国学者孙本文(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D)法国学者塔尔德19 “望梅止渴 ”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 )。(A)直接暗示(B)间接暗示(C)自我暗示(D)反暗示20 ( )是指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A)反暗示(B)反模仿(C)逆反(D)真暗示21 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个现象被称为( )。(A)优势反应(B)模仿(C)社会感染(D)暗示二、多项选择题22 社会影响的评价理论认为,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受( )的影响。(
6、A)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B)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C)具体环境(D)活动者的特征23 从众的功能有( ) 。(A)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B)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C)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D)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24 从众行为的原因有( )。(A)寻求行为参照(B)避免对偏离的恐惧(C)追求成就(D)群体凝聚力25 影响从众的因素有( )。(A)群体因素(B)个体人格因素(C)避免对偏离的恐惧(D)社会规范的影响26 从众可分为( ) 。(A)假从众(B)真从众(C)反从众(D)权宜从众27 在
7、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数量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 )。(A)上升(B)下降(C)变化(D)不变28 影响服从的因素有( )。(A)命令者的权威性(B)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C)情境压力(D)命令者的性别29 社会促进效应包括( )。(A)结伴效应(B)观众效应(C)在场效应(D)隐含效应30 模仿的发展有它的规律性,表现在( )。(A)从有意模仿到无意模仿(B)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C)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D)从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31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模仿律一书中提出模仿的定律有( )。(A)先内后外律(B)下降率(C)算术级数律(D)几何级数律32 社会感染
8、的特点包括( )。(A)双向性(B)恐惧(C)爆发性(D)接受的迅速性33 社会感染大体可分为( )等几类。(A)群众性的感染(B)个体间的感染(C)大众传媒的感染(D)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社会影响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 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影响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服从则是在外界的压力下被迫做出来的。【知识模块】 社会影响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影响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阿希的“三垂线”实验是从众现象的经典研究。【知识模块】 社会影响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社会 影响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