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意蕴说”由( ) 提出。(A)王弼(B)嵇康(C)康德(D)黑格尔2 下列关于“ 典型” 的发展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7 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B) 18 世纪以后,开始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C) 19 世纪 80 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D)20 世纪之后,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先是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3 我国古典文论独创了( )的概念。(A)文本(B)典型(
2、C)意境(D)意象4 下列不属于“ 意境” 的审美特征的是 ( )。(A)韵致(B)灵境(C)兴味(D)情韵5 下列诗句属于“ 有我之境 ”的是( )。(A)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6 下列关于叙事理论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 诗艺,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等,都对叙事文学的特点进行过研究,但未形成系统的叙事理论(B)中国自明代以后,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以明清之际的文艺批评家李卓吾的小说、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
3、C)传统的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了后来人们总结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D)自 20 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被称为“新叙事学”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王维的鹿柴是用宁静的景物象征空寂淡泊的心境(B)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采用了借代手法(C) 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用了对比手法(D)李白的清平调第三首中的“名花倾国两相欢”一句用了典故8 下列关于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消费
4、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二重性,文学接受纯属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B)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观条件一致,但客观条件不同(C)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文学接受则必是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D)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9 在中国的简分法中,哪一种风格划分类型是影响最大的?( )(A)虚实(B)刚柔(C)奇正(D)悲喜10 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是( )。(A)共鸣(B)净化(C)领悟(D)延留判断题11 典型常常是文学至高的美学追求。 ( )(A)正确(B)错误12 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 )(A)
5、正确(B)错误13 清代学者刘熙载从审美风格上提出了四种意境。 ( )(A)正确(B)错误14 意象,不是“ 意” 和“象”的简单相加。 ( )(A)正确(B)错误15 叙事性作品的叙述内容是人物。 ( )(A)正确(B)错误名词解释16 共鸣17 艺术真实18 意境19 期待视野20 现实型文学填空题21 文学作品的形式由_、_和_等构成。22 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形态即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通常有三种:_、_和_。23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_,表现特征是_,形象特征是荒诞性,思维特征是_的直接参与,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24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_。25 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是
6、_。26 _的_把诗歌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类,建立了具有中国传统的风格分类的模型。27 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_、_和_三个层次。28 读者的动机主要包括_、_ 、_、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29 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 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这种理解称作_。30 “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 体现了文学接受活动中的 _效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意蕴说”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为文本层次的探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黑格尔认为,
7、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故选 D。【知识模块】 文学概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 世纪之后,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而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并且成为中心议题之一。故选 D。【知识模块】 文学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本”在中外文论史上都曾探讨过,“典型”是西方文论的独创,“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独创,“意象”是中国首创但中西方文论都有的概念。故选C。【知识模块】 文学概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指意境中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文学 概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