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4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上方纯四度的音,叫作( )。(A)属音(B)导音(C)下中音(D)下属音2 下列各调中,哪个不属于调号为三个升号 A 宫的同宫系统调 ?( )(A)B 商(B) F 羽(C) #C 角(D)E 徵3 出现在全曲呈示段之前,作为全曲音乐形象缩影的音乐是( )。(A)间奏(B)过门(C)尾声(D)引子4 以 A 为增四度音程的下方音,它的上方音是( )。(A)D(B) bE(C) #D(D)E5 下列选项不属于歌曲的音乐主题结构形态的是( )。(A)乐汇型(B)乐节型(C)长气息
2、的乐句型(D)乐段型6 唐宋两代盛行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是( )。(A)俳优(B)角抵戏(C)参军戏(D)南戏7 被称为梆子戏,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等的是( )。(A)豫剧(B)评剧(C)话剧(D)戏剧8 ( )是元代利用只曲和套曲的形式创作的一种艺术歌曲。(A)小令(B)杂剧(C)南戏(D)散曲9 我国对十二律产生的方法最早的记载是( )中的“三分损益法” 。(A)管子地员篇(B) 乐记(C) 梦溪笔谈(D)中原音韵10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来源于( )。(A)秧歌(B)敦煌壁画(C)维吾尔族舞蹈(D)汉乐府11 全国性的大剧种京剧形成于( )时期。(A)西汉(B)南北朝(C
3、)清朝(D)元朝12 ( )与曾孝谷等人在日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 。(A)李叔同(B)沈心工(C)曾志态(D)蔡元培13 下列为豫剧表演艺术家的是( )。(A)袁雪芬(B)关肃霜(C)常香玉(D)严凤英14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选自中国著名作曲家黄自清唱剧长恨歌中的哪一首作品?(A)山在虚无飘渺间(B) 此恨绵绵无绝期(C) 六军不发无奈何(D)夜雨闻铃肠断声15 甘美兰属于( ) 地区的特色音乐。(A)印度(B)朝鲜(C)印度尼西亚(D)阿根廷16 在布隆迪,( ) 象征着国王的权力,象征皇族的正统与种族的延续。(A)马林巴琴(B)圣鼓(C)萨朗吉(D)风笛17 这首作品运用了(
4、 ) 的创作手法,在音色、强弱的对比下,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A)鱼咬尾(B)螺蛳结顶(C)倒影逆行(D)模进18 下列人物中,属于新古典主义的是( )。(A)贝多芬(B)莫扎特(C)贝尔格(D)斯特拉文斯基19 下列谱例采用的是哪一种复调发展手法?( )(A)音程模仿(B)紧缩模仿(C)扩大模仿(D)倒影模仿20 下列歌曲乐句结构符合“起承转合“的是( )。(A)八月桂花遍地开(B) 小草(C) 绣金匾(D)兰花花21 选自莫扎特创作的歌剧( )中的选段。(A)费加罗的婚礼(B) 唐璜(C) 魔笛(D)女人心22 竖琴属于交响乐队中哪一个乐器组?( )(A)弦乐组(B)木管组(C)打击乐器组
5、(D)色彩乐器组23 合唱中女高音声部的音域是( )。(A)a 1 一 g2(B) c1 一 a2(C) c1 一 b2(D)d 2 一 c324 在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黄河大合唱中,教师播放了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残害百姓的画面,并且运用语言向学生描述抗战期间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激起学生对日军暴行的愤慨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时马上欣赏歌曲,学生仿佛自己就是抗战的一员。该行为体现的音乐教学原则是( )。(A)愉悦性原则(B)情感性原则(C)实践性原则(D)形象性原则25 导课的原则包括( ) 。(A)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新颖性、简洁性(B)趣味性、启发性、快乐性、新颖性、简洁性(C)简洁性、流畅
6、性、新奇性、趣味性、新颖性(D)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启发性、流畅性26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课堂上,教师播放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感受,有学生突然提出:“老师,那同时期外国的音乐作品是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呢?”教师没有直面该生提出的问题,只是说:“你们把课本上内容掌握清楚就行了。” 请问,该教师上述行为违背了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理念的哪一条?(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B)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C)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27 合唱中“高音声部 ”和“低音声部”中的“高”
7、 和“低 ”是指( )。(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28 ( )是一种在知觉基础之上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它使个体依据知觉把握材料,将自己丰富的经验渗入其中,在广阔的心理时空内神游。(A)音乐联想(B)音乐感悟(C)音乐思维(D)音乐想象29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沂蒙山小调,这是一节需要我们大家共同鉴赏的一首曲子,在聆听之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下这首歌的文化背景。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题中这名教师在整体聆听前,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属于鉴赏课中哪一教学设计环节?( )(A)完整聆听音乐,体会情绪与结构(B)把
8、握整体风格。延伸拓展(C)了解与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D)音乐比较的方法30 阅读第九(合唱) 交响曲教学实录片段:师:(贝多芬第九( 合唱)交响曲主题旋律后) 同学们听完乐曲之后有什么感想?生:我觉得乐曲中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追寻自由的情感,歌曲听起来气势恢宏,有神圣的感觉。师:同学说得非常好。大家知道作曲家加入了什么样的表演形式,表达他心里对自由的热情呐喊?上述教学实录属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哪一个模块?( )(A)音乐与舞蹈(B)音乐鉴赏(C)创作(D)音乐与戏剧表演二、音乐编创题31 旋律写作。要求:(1)以下面谱列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 2 乐句,构成第
9、l 乐段。(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并列单二部曲式。三、音乐作品分析题32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1)写歌曲的调式调性。(2)说明歌曲的曲式结构。(3)画出曲式结构图,划分乐句。(4)说明歌曲的音乐特点。四、教学设计题33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鉴赏百鸟朝凤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2) 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五、案例分析题34 案例:在一堂音乐歌唱课上,聆听完由黄自创作的玫瑰三愿后,某老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一位学生大声地回答: “它是慢速的。”
10、教师一愣,立马请这位同学坐下,又请了另外几位同学回答,并归纳小结了歌曲的情绪特点,课堂教学线索似乎又被牢牢掌控、把握在教师的手中,学生课后普遍反映这节课太无聊。要求:(1)对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断。(2)对教学过程客观评价。(3)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六、课例点评题35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欢乐颂欣赏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 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感。掌握小切分节奏。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音频请同学仔细聆听音乐片段,然后思考这首
11、作品的作者是谁。2讲授新课(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 年 12 月 16 日生于德国波恩,1827 年 3 月 26 日逝世,享年 57 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2)介绍贝多芬的作品。(3)介绍贝多芬的 第九交响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 1811 年。创作完成第七交响曲后,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创作的,1823 年创作完成。3学唱歌曲欢乐颂老师进行叙述:欢乐颂是 1785 年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谱曲。虽然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是他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
12、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经典之作欢乐颂。(1)聆听合唱作品 欢乐颂,同时思考歌曲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老师总结:热情,庄严,神圣。(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教师教唱主题旋律。 (3)加入歌词,解决跨小节连音。(4)学生齐唱,加入强弱规律进行演唱。4创作表演一位同学指挥,个别学生乐器伴奏。5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中学习到了什么?(友爱,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4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主音上方纯四度、下方纯五度的音是下属音。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三个升号的同宫系统调分别是
13、A 宫调、 B 商调、 #C 角调、E 徵调、#F 羽调。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歌曲的前奏,也称引子,出现在歌曲呈示段之前,预示主题的出现,也预示歌曲的调式、速度、风格、情绪等特点,作为全曲音乐形象的缩影。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增四度的音数为 3,若以 A 为增四度音程的下方音,那么其上方音为 #D。因此正确答案为 C。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音乐的主题从结构形态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乐汇型、乐节型和长气息的乐句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
14、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河南豫剧的代表作是朝阳沟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散曲是元代知识分子在杂剧、南戏盛行以后,利用只曲和套曲的形式创作的一种艺术歌曲。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春秋时期产生了以弦长为计算基础的乐律学理论三分损益法,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管子地员篇。“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主要来源于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胡腾舞、清商舞、霓裳羽衣舞等。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音乐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