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B) 大学(C) 学记(D)孟子2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3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4 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稳定性(B)阶段性(C)不
2、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5 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 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社会课程论(D)要素课程论6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 ,体验了( )的重要性。(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7 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 的问题,应当贯彻( )原则。(A)量力性(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巩固性8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9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10 学
3、生为了博得老师的好评而好好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B)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C)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D)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11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特点做出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12 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13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 ,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 ”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14 在课
4、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属于( )。(A)参与式(B)监督式(C)放羊式(D)控制式15 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 )。(A)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B)道德动机和道德观念(C)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D)道德感和道德认识16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B)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17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发展学生个性(B)促进温故知新(C)加强 “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 “18 教师提问:
5、“ 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 1,面积是否是1?” 许多同学肯定地回答是“1”,刘晓翔却回答说: “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 (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独立性19 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形成过程的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折中主义(D)人本主义20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这是一种( )。(A)回忆(B)有意再认(C)直接再认(D)间接再认21 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
6、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二、辨析题22 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23 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24 从迁移的性质来看,倒摄抑制属于逆向负迁移。25 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无关。三、简答题26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和意义。27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8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9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一个爸爸很关注儿子的学习情况和班级里的学习环境。一次他问儿子:“你们班上自习课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说:“老师在的时候有 45 人。”于是爸爸又问:“老师不在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回答:“ 一个人也没
7、有。 ”问题:(1)评价一下这个班级的学习环境(学风) 怎么样?(2)请你针对上面的情况提出一些对班级老师或学生的合理建议。31 材料:某中学在一次重要的奥数比赛前期,准备进行一次考前心理辅导。目前部分学生表现紧张,尤其是对自己要求较高的优等生,更是出现考前焦虑症,失眠烦躁,担心考试结果,担心辜负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因而心理压力很大。还有一部分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对于这项比赛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把复习放在心上,认为奥数比赛是学习好的学生的事,跟自己的关系不大,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问题:(1)请结合学习动机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材料。(2)请谈谈如何对该校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
8、工作。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战国时期的学记。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类的教育具有社会性,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质区别。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结合题干,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教学。题干中,针对童年期的学生选取比较具体、浅显的知识和采用较为直观的教具,符合儿童期学生的学习特点,
9、体现了教育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故本题选 B。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活动课程论主张课程内容要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代表人物是杜威,他提倡“做中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体现的正是学校物质环境,属于隐性课程。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记中讲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
10、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态度,或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或畏首畏尾,遇难即止。这四种毛病,都在于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到学习之上,没有正确开发思维。教学的人只有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这体现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11、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的品质包括:(1)注意的范围,即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能否较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上;(3)注意的转移,即注意能否根据需要较快地从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其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4)注意的分配,即能否同时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事物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模拟 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