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02 年,某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 15t 苯泄漏入路边 200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人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B)通过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可以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C)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D)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2 下列化学课,
2、属于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为主的课是( )。(A)化学基础理论课(B)元素化合物知识课(C)化学实验课(D)化学复习课3 下列化合物没有光学活性的是( )。4 在一个真空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充入 10molN2 和 30molH2,发生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H2 的转化率为 25。若在同一容器中充入 NH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充入的 NH3 的物质的量和达到平衡时 NH3 的转化率是( )。(A)15mol25(B) 20mol50(C) 20mol75(D)40mol805
3、某反应进行完全的时间 ,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零级6 当代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提高教师的水平(B)狠抓实验教学(C)实行多媒体教学(D)加强基础,发展智能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化学教师的素质转移到化学实验上(B)大多数学生学习化学的附属内驱力较大(C)化学学习质量与化学学习动机水平成正比(D)化学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8 下列考试属于常模参照测验的是( )。单元测验 期末测验 中考初中化学竞赛 初中毕业会考(A)(B) (C) (D)全部都是9 以下元素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4、( )。(A)V Cr Mn Fe Ni(B) V Cr Fe Mn Ni(C) V Mn Cr Fe Ni(D)Ni Fe Co V Cr10 以下属于分离分析的方法是( )。(A)质谱法 MS(B)紫外 UV(C)气相色谱 GC(D)核磁 NMR11 在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AH0 中,m+np+q。A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12 由下列数据确定 CH4(g)的 为( )。 C(石墨)+O 2(g)CO 2(g) =-3935 kJ.mol -1 H2(g)+ O2(g)H 2O(1) =-2858 kJ.mol -1 CH4(g)+
5、2O2(g)CO 2(g)+2H2O(1) =-8903kJ.mol -1(A)211kJ.mol -1(B) -748 kJ.mol -1(C) 8903kJ.mol -1(D)无法确定13 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是( )。14 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15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H+)=110-13molL,该溶液可能是( )。 氯化铵水溶液 二氧化硫水溶液 氢氧化钠水溶液 硝酸钠水溶液(A)(B) (C) (D)16 如图是曾经批量生产笔记本电脑所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 +)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
6、电池总反应为:2CH 3OH+3O22CO 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电极为电池的正极,a 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B)右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 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C)负极反应式为:CH 3OH+H2O-6e-CO 2+6H+(D)正极反应式为:O 2+2H2O+4e-4OH -17 “通过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是指( )。(A)化学实验科学化(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18 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 )。(A)就是教学的重点(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C)不是教学的重点(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19
7、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 )。(A)观察能力(B)实验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20 推动、指导、支配化学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是化学学习的( )。(A)兴趣(B)能力(C)动机(D)行为二、简答题21 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的理论要素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育(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策略等。其中化学教学理念在当前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急需更新的内容包括了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试就这一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22 化学教材中的“ 先行组织者 ”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形式呈现 ?它们具有哪些特点?三、诊断题22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
8、试题考查乌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结果大部分学生答题错误。请回答下列问题:23 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是_。24 解题思路是_。25 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5 材料: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20 世纪 70 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的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相关笔记的启发,在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和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步设想。此后
9、托尼.巴赞将这种思维技巧传授给一群学习障碍者,而这些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就成为学校中的佼佼者。他将研究成果集结成书,并逐步完善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不仅仅存在于抽象的知识单元体系之中,它还鼓励学习者以绘制图形等方式将知识结点继续辐射到新的相关层次结构,直至思维导图容纳了足以满足认知或学习目的的全部思想。问题:26 与思维导图相似的概念还有概念图,请简要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27 设计一个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化学教学的策略。28 任选一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思维导图。五、教学设计题2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燃
10、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材料 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 3:某教师设计的“ 燃烧与灭火 ”的教学设计材料如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 PPT 课件展示 7 幅与火有关的图片。师: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几幅关于火的图片。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因此了解火,用好火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教学过程教师:(布置任务) 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燃烧事例? 请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汇报。(略)教师:(提问)根据以上事例,同学们能否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学生思考并回
11、答。(略)教师:(提问)燃烧具有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并回答。(略)做出一些猜想。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师:(布置任务) 同学们根据以上猜想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寻找物质燃烧的条件。并将结论填写在学案上。学生交流汇报与讨论。教师点评学生探究报告。教师介绍着火点并小结燃烧的条件。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根据燃烧的条件示意图完成课堂练习。学生思考并回答。(略)教师引导;学生倾听。演示实验教师演示白磷在水中的燃烧,并进行分析小结。学生思考并回答。(略)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完成课堂练习。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演示实验) 多次点燃一支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
12、方法熄灭。学生代表上讲台演示,其余同学观察并思考。教师(创设情境) 通过 PPT 课件展示 4 幅与灭火有关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思考。教师:(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完成课堂练习。学生思考并回答。回顾总结教师小结: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学生回顾总结。教师创设情境:播放录像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和自救。学生观看并思考。师引导学生建立珍爱生命、防止火灾、学会自救、远离伤害的思想。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9 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0 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1 试列举新课导入主要有哪几种方法?上述“ 导人新课 ”主要运用了其中的哪一种方法?32 请结合新课标对这位教师
13、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苯不溶于水,因此说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是错误的。本题选A。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其他几种类型的课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故选 C。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没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化合物有光学活性,由此可知,B 项符合题意。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N 2+3H2 2NH3,因为 H2 的转化率为
14、 25,故 H2 的反应量为3025 =7 5mol。故 N2 的反应量为 753=25mol。故剩余的 N2 和 H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0-25=75mol 和 30-75=225mol。生成的 NH3 为 5mol。所以设起始充入的 NH3 的物质的量为 n,达到平衡时 NH3 的转化率为 x,则平衡时N2、H 2 和 NH3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解得 x=75。故本题选 C。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称为各物质的分级数。因为 。故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零级。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首先选项 B、D 不正确,这两项表述的均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初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