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 )(A)上帝主宰一切(B)个人最可靠(C)他人最不可靠(D)物质世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 )的观点(A)机械唯物论(B)相对主义(C)唯心主义(D)庸俗进化论4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的是( )(A)时间的连续性(B)时间的一维性(C)时间的间断性(D)时间的重复性5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
2、连续的,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6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 )(A)能动反映(B)自由选择(C)科学评价(D)主观创造7 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这实际上是说(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C)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D)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是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
3、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10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方式(C)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1 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实践 认识实践(D)认识实践认识12 列宁指出:“ 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其荒谬在于违背了 ( )(A)任
4、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13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14 “万物皆备于我 ”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16 “居
5、安思危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7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D)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8 国家的本质是( )(A)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B)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机构(C)不同集团、阶层的利益协调者(D)社会管理机构19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主观意思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6、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20 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 )(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21 我国的国体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C)以按资本收益分配为主(D)以劳动者贡献大小为准23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24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中邓小平理论更突出的重要特征是( )(A)破除迷信(B)
7、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开拓创新2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C)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总体小康26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B)第三世界的存在(C)资本主义的存在(D)社会主义的存在2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发展社会生产力28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
8、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9 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B)前提(C)动力(D)目标30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A)坚持爱国主义(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C)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D)坚持改革开放32 “一国两制 ”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创造性构想,最早开始于( )(A)澳门问题(B)香港问题(C)西藏问题(D)台湾问题3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9、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实现共产主义34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依法治国(B)自由、民主、平等(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人民当家作主35 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最终实现共产主义(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多项选择题36 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 )(A)不可知论(B)奉行从思想到物质的认识路线(C)把认识先验化(D)把主体能动性抽象化37 下列选项中反映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有( )(A)方生方死,方死方生(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万物流变,无物常驻(D)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河流38 生产
10、力的特征是( )(A)主观性(B)客观性(C)社会性(D)历史性39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强调全面发展(B)要求协调发展(C)主张可持续发展(D)坚持高速发展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有(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C)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三、论述题41 试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四、材料分析题41 材料 1: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
11、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摘自邓小平文选)材料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摘自中央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42 结合材料 1 说明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3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43 材料 1: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拓
12、创新,锐意进取,战胜各种风险考验,谱写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靠的就是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我们铸就的时代精神。(摘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材料 2: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请回答:44 材料 1 中所说“ 中华民族伟
13、大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铸就的时代精神” 是什么?45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五、判断题4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A)正确(B)错误47 正确认识的根源是客观存在,错误认识则是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A)正确(B)错误48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正确(B)错误49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近似的认识。( )(A)正确(B)错误50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说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 )(A)正确(B)错误51 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A)正确(B)错误52 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
14、规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 )(A)正确(B)错误53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A)正确(B)错误54 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关键体现在量的优势。( )(A)正确(B)错误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A)正确(B)错误56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将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 )(A)正确(B)错误57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A)正确(B)错误58 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是集体所有制经济。( )(A)正确(B)错误59 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是反对恐怖主义。( )(A)正确(B)错
15、误60 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A)正确(B)错误2010 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熟记定义,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A 选项当选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神是客观的本体,是相对于人而独立存在的,是人之外的存在,所以是客观唯心主义。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是克拉底鲁的名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上讲,这的观点犯了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错误。因此推断出 B 选项当选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
16、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这句话说的就是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所以 B 选项当选。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食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既有其量变的连续性的一面,也有其质变的非连续性的一面。所以 B 是正确的,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熟记。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A 选项当选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17、析】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列的,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与谎言在各自发展中无限接近,故 A 选项当选。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D 选项当选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中的上与下,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里侧重于相互转化,共同的。B 选项当选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事物的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故
18、A 选项错误,CD 无关,B 选项当选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是从认识个体的一般认识考察,表现为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实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内涵着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又从认识(就理性认识这一认识的高级阶段而言)到实践的一个循环。即:“实践”+认识 (感性一理性)一实践的一个“圆圈”。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违背了矛盾特殊性原理,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选项当选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D 选项,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故选项 D 是错误的,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2010 河北省 政治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