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1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6 天津静海】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团队活动(D)班主任工作2 【2016 天津静海】“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反映了德育的( )规律。(A)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B)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C)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D)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3 【2017 广西】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指( )。(A)德育评价标准与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的施教传道与受教育者受教修德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
2、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社会要求和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4 【2016 湖南长沙】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的实施过程,它的构成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德育环境、德育内容(B)德育环境、德育目标(C)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德育环境、德育方法5 【2016 山西太原】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能有多种开端顺序6 【2016 河南郑州】论语中记载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
3、能”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疏导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7 【2016 山西运城】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反映出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C)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8 【2016 山西太原】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是贯彻了( )原则。(A)正面教育(B)集体教育(C)知行统一(D)因材施教9 【2016 河南周口】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
4、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0 【2016 河南三门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11 【2016 天津静海】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12 【2016 河北沧州】“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教育13 【2017
5、广西】古代教育家朱熹认为“小学” 阶段 (大约十五岁以前)的德育主要应该让学生学习洒扫、应对、进退、衣服冠履等,这类教育活动属于( )。(A)爱国主义教育(B)基本行为规范教育(C)纪律和法制教育(D)民主意识教育14 【2015 河南邓州】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15 【2015 广西】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A)知识的活动(B)品德的活动(C)能力的活动(D)审美的活
6、动16 【2014 山东省属】在古代,“道” 和“德”是两个概念, “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期的( ) 。(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17 【2015 广西】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 )。(A)全面性(B)主动性(C)民主性(D)民族性18 【2010 江西】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了德育的( )功能。(A)评价性(B)发展性(C)享用性(D)控制性19 【2015 广西】对整个德育过程具有导向、选择、协调和激励作用的是( )。(A)德育原则(B)德育效果(C)德育目标(D)德育标准20 【2015 重
7、庆开州】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坚实基础(B)道德意志(C)重要环节(D)根本出发点21 【2015 重庆云阳】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社会性功能(D)教育性功能22 【2010 江西】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及心理教育等几个方面。(A)革命传统教育(B)世界观教育(C)道德教育(D)人生观教育23 【2015 广西】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 ) 。(A)德育过程(B)美育过程(C)智育过程(D)心育过程24 【2015 广西】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
8、主体的要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根源(D)德育大纲二、多项选择题25 【2015 河北张家口】下列属于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A)通识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道德教育(D)思想教育26 【2016 湖南怀化】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应当包括(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D)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27 【2014 山东东营】下列教学活动中,属于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有( )。(A)进行外国文化学习,拓宽学生视野(B)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倡节俭(C)教师播放爱国影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9、情怀(D)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判断题28 【2016 广西】狭义的德育是指家庭德育。 ( )(A)正确(B)错误29 【2016 四川】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A)正确(B)错误30 【2016 河南郑州】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 )(A)正确(B)错误31 【2015 安徽】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 )(A)正确(B)错误32 【2015 重庆江津】教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 )(A)正确(B)错误四、案例分析题33 【2016 山
10、西太原】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上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儿,回答道:“ 应该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 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缺点。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 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 )
11、德育原则。(A)导向性原则(B)以身作则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34 【2017 福建】升国旗仪式后,少先队部下发了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的倡议。回教室途中,班主任刘老师听到本班有位同学在嘀咕:“献爱心,献爱心,想必又要我们捐款了。” 一旁的几位同学也在低声议论着。下午的班队课上,刘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有关残疾儿童的纪录片,并围绕“有何感想”和“我们能做什么?”进行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 A 同学说:“我们小区有一个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可怜。我去帮过他,但是我要上学做作业,只能偶尔帮帮他。”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 “我们可以省下自己的零花钱,更多地帮助他们。 ”“众人拾柴火
12、焰高!”“捐物捐款只是献爱心的一种表现,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才是关键!”“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送贺卡。” 刘老师总结时分享了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 “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哪些德育规律?34 【2015 重庆双特】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叉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 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
13、对我的尊重。” 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 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留着泪后悔地说:“ 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 ”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结合案例回答:35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36 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
14、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学生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知识模块】 教育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反映了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往与互动的教育活动课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的德育要求和学习者品德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知识模块】 教育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教育学 历年 汇编 5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