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5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5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5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 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教学目标的是( ) 。(A)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B)了解二氧化碳的自然界循环过程(C)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D)感受化学对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 学生把参与学习活动的典型资料收集起来,以此反映自己学习和发展历程的评价方式是( ) 。(A)活动表现评价(B)纸笔测验(C)档案袋评价(D)终结性评价3 物质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方面的知识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4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
2、整合中的 CAI 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5 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的是( )。(A)自然界的水(B)质量守恒定律(C)金属和金属材料(D)科学探究6 推动、引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是( )。(A)动机(B)成绩(C)考试(D)行为7 随着电子的发现,人类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道尔顿(C)阿伏伽德罗(D)汤姆生8 下列四种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A)氯化铁(B)高锰酸钾(C)氯气(D)二氧化硫9 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3、,提高学习策略指导,创造良好教学环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 ) 角色。(A)合作者(B)管理者(C)促进者(D)反思者10 建立在真实、有感染力的化学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是( )。(A)支架式教学(B)情境式教学(C)探究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1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教学(B)课程(C)考试(D)教师12 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 )。(A)初步学会(B)初步形成(C)认识(D)判断13 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的关系是( )。(A)难点一定是重点(B)难点一定不是重点(C)难点是固定不变的,重点是变化的(D)难点不
4、一定是重点14 常温下,取下列固体 10g 分别与 90g 水充分混合,所得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氧化钙(B)过氧化钠(C)氯化钠(D)无水硫酸铜15 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教学目标是对学习结果的预期(B)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照(C)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D)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16 有关科学探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学生独立完成(B)探究教学要按照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依次开展教学活动(C)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方式(D)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17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的是( )。(A)二氧化碳的实
5、验室制取与性质(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C)溶液酸碱性试验(D)酸、碱的化学性质18 充满氖气的灯会发出红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氖与灯管内壁发生化学反应(B)氖获得电子转变为红色物质(C)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以光的形式释放热量(D)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吸收红光以外的光线19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下列最应引起重视的是( )。(A)化学基本观念形成(B)化学基础知识记忆(C)化学实验技能训练(D)化学计算能力的掌握20 合作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B)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成员(C)不影响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D)选择比
6、较难的化学问题二、简答题2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 简述教学情境的功能。22 简述可采用哪些形式创设教学情境。22 素材 1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论,却无法得到科学验证,但被人接受。素材 21774 年拉瓦锡
7、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1791 年化学家里希特通过大量的酸碱中和实验,提出了当量定律的雏形。1799 年普罗斯提出了所谓的定组成定律。后来许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 3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尔顿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1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2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尔顿原子论的核心)。3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
8、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23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有哪些?24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比古希腊的原子论更具有科学说服力的原因是什么?25 从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26 有人赞赏道尔顿“ 似乎是用他的手开始实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三、诊断题26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测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25时,将 pH=60 的盐酸用水稀释 100 倍,溶液 pH 是( )。A8 B7C 略小于 7 D略小于 8【考试结果】统计学生答案如下:根据
9、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7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28 请写出本题正确的解题思路。29 试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四、案例分析题29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片段实录:师: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在化学上,一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空气就是混合物。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混合物,如食醋、墨水、生理盐水、石油(老师边说边板书,学生边听讲边做笔记)。生:还有水(学生插嘴说着)。师:我先把“ 水” 写在黑板的最下边。告诉大家,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生:那纯净水是不是纯净物呢?师:纯净水、洁净的空气都是混合物
10、,大家不要被“纯净”“洁净”这样的词所迷糊。混合物的特点是(略) 。师: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例如氧气,就是纯净物。刚才有同学说“水” ,我把它写在“纯净物”这边。告诉大家,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一般说“ 水” ,是指纯净物。生;那自来水是什么?(又有学生插嘴说着)师:自来水、自然界中的水是混合物。铁粉、干冰是纯净物。干冰是什么?大家知道吗?生: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师:说得对。生:那冰也是纯净物。师:非常好。还告诉大家,冰水也是纯净水,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生:冰水是纯净物?(有学生低声嘀咕着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举例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生:果汁、茶
11、水、酱油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氦气是纯净物。老师先后请了几位学生回答问题。在随后的课堂书面练习中,老师给出了一些物质,如清新的空气、澄清的石灰水、液氮、洁白的雪、冰水混合物、氧化汞、干冰、糖水等,让学生区分哪些是混舍物,哪些是纯净物。学生所做的练习错误不少,错误集中发生在“ 澄清的石灰水、液氮、氧化汞、冰水混合物” 等物质的区分上。(摘自何彩霞,化学概念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识发展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案例透视,化学教育,2010 年第 9 期)问题:30 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预期相差很大的原因。31 针对该教师“ 纯净物和混合物 ”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五、教学设计题31
1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内容标准: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了解防火防爆的措施;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材料二 化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课题 2 燃料的合理利用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燃烧和灭火 ”所呈现的内容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
13、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燃烧的条件实验 7-1 在 500mL 烧杯中加入 300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 7-5I),观察现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如图 7-5),观察现象。 讨论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斡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 )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4综合上述讨论,你能总
14、结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至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 1炒菜时油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降温;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根据燃烧的条件及以上事实,请你归纳灭火的原理。 通过学习和分析我们知道,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 ),以及
15、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 探究灭火的原理 1点燃 3 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燃烧的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灭火原理及上述活动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设计一种灭火器,图 7-9 显示了这种灭火器的原理。 (1)请你解释这个装置及灭火的原理。 (2)请你根据这一装置的原理,设计一个简易灭火器(可以用实验室的仪器,也可以用生活中的用品)。问题:32 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前应具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33 写出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4 说明
16、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5 简要写出本节课的教学思路。36 有学生认为点火也是燃烧条件之一,试设计一个教学活动,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认识。2015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 项属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 C 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评价建议中关于档案袋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5 上半年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初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