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06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06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06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6 年 10 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2 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 【 】(A)1957 年(B) 1958 年(C) 1966 年(D)1964 年3 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系统具有 【 】(A)双向作用(B)指导作用(C)重要作用(D)决定作用4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是_ 的重要主张 【 】(A)实践教育学派(
2、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5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 】(A)初等教育(B)义务教育(C)平民教育(D)普及教育6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7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
3、起到主导作用的8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9 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10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11 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 【 】(A)教学目的(B)教学计划(C)教学课程(D)教学大纲1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_教学原则。 【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
4、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13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_较高【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4 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16 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7 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_中。 【 】(A)班
5、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18 马卡连柯提出“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反映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19 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 】(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20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_是基础,_是关键 【 】(A)知 情(B)知 行(C)意 行(D)知 意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1 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的是捷克教育家
6、_,他所著的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2 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_素质、_素质、_素质、身体心理素质。23 心理成熟以_的能力、较稳定的_和_的形成为标志。24 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等不同的解释。25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_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构成。26 师生在人格上是_的关系。27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_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28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_法,是对品德发展的_手段。29 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_、批评惩罚和_等方式。30 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
7、、_和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2 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3 简述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34 编排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5 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试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37 试述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特点与教育。2006 年 10 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 【正确答案
8、】 A【试题解析】 1957 年,在生产资料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见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它在课程类型上属于隐性课程
9、。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重点要考虑科学性和思想性。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科标准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性教学的原则。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见信度的定义。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见效度的定义。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06 10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