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 21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女,25 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门渴,舌红无苔,脉数。具病位在(A)心脾(B)小肠(C)膀胱(D)心、小肠(E)肾、膀胱2 患者自汗,多尿,滑精,是因气的何种作用失常所致(A)推动(B)温煦(C)防御(D)固摄(E)气化3 患者,男性,72 岁,素体气虚,复感外邪,恶寒较重,无发热,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诊断为气虚感冒。据此判断气的功能减退主要体现在(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4 患者久病湿疹,面垢多眵,大便溏泄,时发下痢脓血,小
2、溲浑浊不清,湿疹浸淫流水,舌苔白厚腻,脉濡滑。病属湿邪为患,此证反映了湿邪的哪种性质(A)重着(B)粘腻(C)趋下(D)秽浊(E)类水5 患者关节疼痛重着,四肢沉重,头重如裹,其病因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痰饮6 患者,男,40 岁。腰酸膝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并有遗精,早泄。其病因是(A)劳力过度(B)房劳过度(C)劳神过度(D)劳心过度(E)安逸过度7 患者女,68 岁,喘而胸闷,甚不能平卧,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兼呕恶纳呆,苔白厚腻,脉滑,病因为(A)风寒(B)过劳(C)七悄(D)痰饮(E)瘀血8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 ,则(A)肉胝
3、而唇揭(B)骨痛而发落(C)筋急而爪枯(D)脉凝泣而变色(E)皮槁而毛拔9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辛” ,则(A)肉胝陷而唇揭(B)筋急而爪枯(C)骨痛而发落(D)脉凝泣而变色(E)皮槁而毛拔10 内经所说“ 味过于辛 ”,则(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11 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A)心肝(B)肝肾(C)脾肾(D)心脾(E)脾肺12 下列关于劳逸损伤与疾病发生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久视伤血(B)久坐伤肉(C)久立伤骨(D)久思伤心(E)久行伤筋13 痰停于哪个部位可引起眩晕(A)心(
4、B)肺(C)头(D)咽(E)胃14 下列除哪项外,均与瘀血的形成有关(A)气滞(B)血寒(C)饮食偏嗜(D)气虚(E)血热15 气滞血瘀多与何脏腑的生理功能相关(A)肺(B)脾(C)肾(D)三焦(E)以上都不是16 主要与正气的强弱有关的是(A)居住的地域条件(B)工作环境(C)精神状态(D)气候变化(E)以上均非17 下列关于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生活环境(D)工作场所(E)外界精神刺激18 下列哪项不是虚证的临床表现(A)二便失禁(B)白汗盗汗(C)面容憔悴(D)疼痛隐隐(E)二便不通19 “大实有羸状 ”的病机是(A)邪气亢盛,正气衰败(
5、B)脏腑气血虚极(C)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D)邪热炽盛,煎熬津液,阴精大伤(E)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20 “虚”的病机概念,土要是指(A)卫气不固(B)正气虚损(C)脏腑功能低下(D)气血生化不足(E)气化无力21 下列关于“ 实” 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感邪盛(B)肌肤经络闭塞(C)气机升降失调(D)脏腑功能亢进(E)气血壅滞瘀结22 元气耗损和功能减退,脏腑功能低下,抗病能力下降的病机是(A)气虚(B)气脱(C)血虚(D)津亏(E)气陷23 以阴阳失调来阐释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其病机是(A)阴阳偏盛(B)阳偏衰(C)阴阳格拒(D)阴阳互损(E)阴阳离决24 邪热内盛,
6、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达,于足厥冷。属于(A)阳损及阴(B)阳盛格阴(C)阴盛格阳(D)阴损及阳(E)阴阳脱失25 阴偏衰的证候性质是指(A)假热证(B)假寒证(C)虚热证(D)实热证(E)虚寒证26 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是指(A)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阴寒病邪积聚(B)阳气偏盛,消灼阴液,阴液亏损(C)阳热内盛,深伏于里,格阴于外(D)阳气虚损,阴气失制而偏盛(E)阳气虚损,累及阴液化生不足27 在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中,“阴” 的含义指“阴邪”的是(A)阴虚则阳亢(B)阳盛则阴病(C)阴盛则阳病(D)阴损及阳(E)阳盛格阴28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是指(A)以阳中求阴之法调整阴阳偏
7、衰(B)以阴中求阳之法调整阴阳偏衰(C)泻热之法,调整阳偏衰(D)以补阴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E)以补阳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29 适合治疗阳偏衰的治法是(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阴(D)阳病治阳(E)以上都不是30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是指(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因寒用热(D)寒者热之(E)用热远热31 下列关于火热内生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有余便是火(B)邪郁化火(C)五志过极化火(D)精亏血少,阴虚阳亢(E)外感暑热阳邪32 下列关于津枯血燥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热伤津(B)烧伤耗津(C)失血脱液(D)痰瘀阻津(E)阴虚劳热33 形成寒从
8、中生的原因,主要是(A)乙肾阳虚,温煦气化无力(B)肺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常(C)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D)肝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E)胃肾阳虚,温煦腐化无力3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调整阴阳,其“中满者” ,应(A)因而越之(B)引而竭之(C)泻之于内(D)按而收之(E)散而泻之35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 ,属于(A)因病制宜(B)因地制官(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固证制宜36 “塞因塞用 ”不适用于(A)脾虚腹胀(B)血虚便秘(C)血枯经闭(D)肾虚尿闭(E)血瘀经闭37 “热因热用 ”属于(A)阴病治阳(B)阳中求阴(C)阴中求阳(D)逆治法(E)反治法38 A病 B证 C症
9、 D病性 E以上都不是38 “同病异治 ”中,不同的是39 “异病同治 ”中,相同的是40 A泻南补北 B扶土抑木 C滋水涵木 D培土生金 E佐金平木40 心肾不交的治法是41 肝阳上亢的治法是42 A益火补土法 B金水相生法 C抑木扶土法 D培土制水法 E泻火补水法42 肾阳虚不能温脾,以致脾阳不振,其治疗宜采用43 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以致心肾不交,其治疗宜采用44 A心、肺 B心、肝 C肺、脾 D肺、肝 E肺、肾44 呼吸运动关系最密切的是45 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 2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利于肺气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基础理论 练习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