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心电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心电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心电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电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男性,23 岁,大面积烧伤。心电图示 T 波高尖、双支对称、基底部狭窄,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A)0 相(B) 1 相(C) 2 相(D)3 相(E)4 相1 运动时心率增快,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2 有关窦房结自律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窦房结具有自动发放激动的能力(B)窦房结具有有规律形成激动的能力(C)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是频率(D)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激动发放的次数(E)随年龄增长,窦房结自律性越来越高3 引起窦房结自律性增高的主要因素是(A)4 相自动除极化速度增快(B)最大舒张期电位水平下移(C)阈电位水平上移(D
2、)0 相除极化速度增快(E)以上都不对4 在静息状态下,自主神经对窦房结自律性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是(A)迷走神经张力增高(B)迷走神经张力减低(C)交感神经张力增高(D)交感神经张力减低(E)以上都不对5 动脉血压升高作用于压力感受器,产生的效应是(A)心率减慢(B)心排出量减少(C)外周血管阻力降低(D)动脉血压下降(E)以上均是6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呼吸加深加快(B)心排出量增加(C)外周血管阻力增加(D)血压下降(E)心率增快7 形成折返激动的条件不包括(A)至少存在两条传导或不应期不同的径路(B)一条径路发生单向阻滞(C)未阻滞的
3、径路传导缓慢(D)原先发生单向阻滞的径路恢复兴奋期(E)4 相除极达到阈电位8 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阈电位的定义,正确的是(A)阈电位实际上就是舒张期静息电位(B)阈电位是指除极时所达到的最高膜电位(C)阈电位是指能引起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D)阈电位是指细胞膜上的快 Na+通道开放,膜内的 Na+迅速外流(E)阈电位指 2 相时的膜电位9 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的表述,正确的是(A)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B)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C)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 24 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4、(D)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 24 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E)应用大于阈刺激值 100 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10 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一 80一 90mV,意味着(A)相对不应期结束,进入超常期(B)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正常传导的动作电位(C)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D)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E)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11 衡量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一般采用(A)引起静息电位的最小刺激
5、(即阈刺激)来表示(B)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C)引起静息电位的最大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D)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大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E)引起阈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12 关于心肌易损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心室有易损期,在 T 波的升支;心房有易损期,在 R 波的升支(B)心室有易损期,在 T 波的降支;心房无易损期(C)心室有易损期,在 T 波的顶峰前或后 3040ms 内;心房有易损期,在 R 波的降支和 S 波内(D)心室无易损期,心房有易损期,在 R 波的降支(E)心室有易损期,在 T 波的升支;心房无易损期13 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A)R
6、 波降支(B) T 波起始处(C) T 波顶峰前或后 3040ms 内(D)S 波内(E)T 波顶峰后 50ms 处14 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常期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心肌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B)钠通道开放能力超过正常(C)产生的动作电位除极化幅度超过正常(D)产生的动作电位除极化速度超过正常(E)兴奋传导的速度高于正常15 关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时,K +可外渗而 Na+不能自由渗入(B)膜外排列一定数量阳离子,而膜内排列相同数量的阴离子(C)普通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大约在一 90mV(D)心肌细胞极化状态时是内负外正(E)静息状态时细胞内液的 K+浓度远低于细
7、胞外液,而 Na+浓度相反16 关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每发生一次除极和复极的过程构成一次动作电位(B)极化状态的膜电位为一 90mV(C)除极的细胞再次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D)原来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复极(E)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外排列阳离子,细胞膜内排列阴离子17 关于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兴奋或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不断向远处扩布的特征(B) 0 相除极速度越快,传导越快(C)膜电位越大,传导越快(D)阈电位越小,传导越快(E)发生生理性干扰时,传导加快17 A极化B外向电流C除极D复极E内向电流18 心室肌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电学 技术 中级 基础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