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颅骨骨缝的生长发育主要可以引起下述指标的改变的是(A)颅部左右径(B)颅部前后径(C)面宽(D)上颌骨长度(E)面高2 针对蝶筛软骨结合、蝶骨间软骨结合和蝶枕软骨结合的生长发育,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这些软骨结合过早钙化,可以引起骨性反颌(B)这些软骨结合的生长将会增加颅部前后径(C)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这些软骨结合的生长发育也较为活跃(D)这些软骨结合的生长发育,连同颅骨骨缝以及骨面的生长发育,共同推动了颅部三维空间的生长(E)颅底软骨的生长直接影响颅底的生长发育3 有关上颌骨的生长发育,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上颌骨是由第一腮弓的上
2、颌突、侧鼻突和中鼻突共同发育而成(B)上颌骨只向下、向前及向外三个方向生长(C)上颌骨主要由前颌骨和上颌本体两部分组成(D)新生儿上颌骨结构致密,短而宽,主要由含有牙滤泡的牙槽骨组成(E)随着恒牙的萌出,上颌窦的深度和宽度增大4 有关上颌骨长度的生长发育,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额颌缝、颧颌缝、颧颞缝、翼腭缝等四条骨缝的生长将促进上颌骨长度的增加(B)上颌骨唇侧增生新骨,舌侧吸收陈骨促进上颌骨长度的生长(C)上颌结节后壁区增生新骨,增加上颌骨长度(D)上颌骨后缘新骨增生,以维持后鼻棘的位置,使上颌骨长度增加(E)牙槽骨的长度随上颌骨的生长而增加,以前牙区增加最多5 下颌尖牙间宽度几乎不再增加的
3、年龄是(A)3 岁后(B) 5 岁后(C) 7 岁后(D)9 岁后(E)11 岁后6 间隙保持是指(A)保存早失乳牙的近远中和垂直向间隙(B)保存恒切牙的近远中和垂直向间隙(C)保存灵长类间隙(D)A+B(E)A+B+C7 下颌骨首次比上颌骨生长快是出现在胎儿生长发育的(A)3 个月以前(B) 3 个月(C) 5 个月(D)6 个月(E)7 个月8 参与建颌向前动力的肌肉是(A)舌肌(B)口轮匝肌(C)上下唇方肌(D)二腹肌(E)翼外肌9 参与建颌向后动力的肌肉是(A)咬肌(B)口轮匝肌(C)翼内肌(D)二腹肌(E)翼外肌10 参与建猞内外方向动力平衡的肌肉是(A)舌肌(B)颞肌(C)咬肌(D
4、)二腹肌(E)翼外肌11 正常乳牙列,乳牙从新生儿出生后第几个月开始陆续萌出(A)23 个月(B) 34 个月(C) 56 个月(D)78 个月(E)910 个月12 关于乳牙颌建颌特征的描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乳牙萌出有一定顺序(B)左右两侧同名牙一般成对萌出(C)每个牙的萌出均有比较肯定的时间性,但也有一定的变动性(D)乳牙列到 23 岁时建颌完成(E)每副乳牙列到 36 岁时,都会存在灵长间隙13 下列关于前牙反颌早期治疗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前牙反颌,反覆颌浅者:可采用调磨法,即调磨下切牙切缘的唇侧部分、上切牙切缘的舌侧部分,使上、下前牙解除反颌牙锁结关系(B)乳前牙反颌,反
5、覆颌中度者:可选用上颌耠垫式活动矫治器附双曲舌簧推上前牙向唇侧并后退下颌(C)乳前牙反颌,反覆颌深者:反覆颌深的患者可以设计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D)反覆盖过大的乳前牙反颌患儿,可先戴头帽、颏兜后移下颌并抑制下颌骨的生长,待反覆盖减小后,再视反覆颌的深度选择上述口内矫治器进行矫治(E)A 、B、C、D 均正确14 X 线头影测量可做如下分析,除了(A)颅面部生长发育(B)双侧髁突对称性(C)牙、颌、面畸形的机制分析(D)外科正畸的诊断和分析(E)矫治前后牙、猞、颅面结构变化15 为使牙齿在牙弓达到正常的近远中倾斜度,标准方丝弓技术采用(A)在托槽上预置冠舌向角度(B)在弓丝上弯制第二序列弯曲(C
6、)改变托槽底的厚度(D)在弓丝上弯制第一序列弯曲(E)在弓丝上弯制第三序列弯曲16 遗传因素引起的错颌畸形可表现为(A)牙、骨量不调(B)上、下颌大小不协调(C)上、下颌形状不协调(D)牙齿数目、形状异常(E)以上均有可能17 在矫治深覆颌时,下列属于相对压低下前牙的方法是(A)片段弓(B)多用途弓(C)摇椅弓(D)种植钉(E)A+B+D18 单卵双生子牙颌表现的差异反映了(A)遗传特性的差异(B)环境因素的影响(C)遗传差异为主,也受环境作用影响(D)环境作用为主,也受遗传差异影响(E)遗传差异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 先天梅毒引起的牙颌畸形不包括(A)尖牙牙冠形态发育异常(B)无牙症(
7、C) Hutchinson 切牙(D)颌骨畸形(E)桑葚状磨牙20 可能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的先天因素不包括(A)羊水压力异常(B)分娩创伤(C)胎儿面部受压(D)分娩方式(E)脐带缠绕21 患者,女性,15 岁,双侧磨牙远中关系,上前牙舌倾,深覆殆度,覆盖正常,固定矫治中常常需要首先使(A)上前牙唇侧倾斜移动(B)上前牙唇侧整体移动(C)上前牙压入(D)下前牙唇侧倾斜移动(E)下前牙唇侧整体移动22 患者,直面型,前牙为内倾性深覆颌,后牙为中性关系,上、下颌牙量比例协调病例的矫治原则是(A)拔牙矫治(B)不拔牙矫治(C)实施 类牵引(D)不实施类牵引(E)以上都是23 患者,男性,12 岁,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口腔 正畸学 专业 实践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