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2005年药剂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2005年药剂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2005年药剂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5 年药剂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响片剂成型因素的是(A)药物的可压性(B)药物的颜色(C)药物的熔点(D)水分(E)压力2 胃溶性的薄膜衣材料是(A)丙烯酸树脂号(B)丙烯酸树脂号(C) EudragitsL 型(D)HPMCP(E)HPMC3 包装材料聚氯乙烯(PVC)的性能不包括(A)抗湿防潮性好(B)抗空气透过性好(C)抗酸碱性差(D)耐热性好(E)毒性大4 有关片剂崩解时限的错误表述是(A)分散片的崩解时限为 60 分钟(B)糖衣片的崩解时限为 60 分钟(C)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为 60 分钟(D)压制片的崩解时限为 15 分钟(E)浸膏片的崩解时限为 60
2、分钟5 有关粉体性质的错误表述是(A)休止角是粉体堆积成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B)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C)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体积所求得的密度(D)接触角 越小,则粉体的润湿性越好(E)气体透过法可以测得粒子内部的比表面积6 以 PEG6000 为基质制备滴丸剂时,不能选用的冷凝液是(A)轻质液状石蜡(B)重质液状石蜡(C)二甲硅油(D)水(E)植物油7 关于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从直肠吸收的机理主要是被动扩散(B)栓剂塞人直肠的深度不同,其吸收也不同(C)直肠液的 pH 值为 7.4,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D)栓剂在直肠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完
3、全(E)直肠内无粪便存在,有利于吸收8 关于栓剂基质聚乙二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聚合度不同,其物理性状也不同(B)遇体温不熔化但能缓缓溶于体液中(C)为水溶性基质,仅能释放水溶性药物(D)不能与水杨酸类药物配伍(E)为避免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可加入约 20%的水9 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液状石蜡主要用于调节稠度(B)水溶性基质释药快(C)水溶性基质中的水分易挥发,使基质不易霉变,所以不需加防腐剂(D)凡土林中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E)硬脂醇可用于 O/W 型乳剂基质中,起稳定和增稠作用10 关于气雾剂制备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药物的配
4、制与分装及抛射剂的填充(B)制备混悬型气雾剂应将药物微粉化,并分散在水中制成稳定的混悬液(C)抛射剂的填充方法有压灌法和冷灌法(D)压灌法设备简单,并可在常温下操作(E)冷灌法抛射剂损失较多,故应用较少11 有关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耐热性(B)可滤过性(C)不挥发性(D)水不溶性(E)不耐酸碱性12 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气体灭菌法(B)火焰灭菌法(C)干热空气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热压灭菌法13 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人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B)除无菌外还必须无热原(C)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D)为保证无菌,需添加抑菌剂(E)澄明度应符合要
5、求14 不属于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A)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B)微粒的荷电与水化(C)混悬剂中药物的降解(D)絮凝与反絮凝(E)结晶生长与转型15 不能用于液体药剂矫味剂的是(A)泡腾剂(B)消泡剂(C)芳香剂(D)胶浆剂(E)甜味剂16 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离子强度无关(B)液体制剂的辅料影响药物稳定性,而固体制剂的辅料不影响药物稳定性(C)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D)零级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E)经典恒温法适用于所有药物的稳定性研究1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速试验可以预测药物的有效期(B)长期试验可用于确定药物的有效期(C)影响因素试验包
6、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D)加速试验条件为:温度(402) ,相对湿度(755)%(E)长期试验在取得 12 个月的数据后可不必继续进行18 将 胡萝卜素制成微囊的目的是将(A)防止其水解 (B)防止其氧化(C)防止其挥发(D)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E)增加其溶解度19 关于难溶性药物速释型固体分散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材料为水溶性(B)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C)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分子的再聚集性(D)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的可润湿性(E)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20 下列制备缓、控释制剂的工艺中,基于降低溶出速度而设计的是(A)制成包衣小丸或包衣片剂(B)制成微囊(C
7、)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或酯(D)制成不溶性骨架片(E)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片21 聚合物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中有一层吸水垫,其作用是(A)润湿皮肤促进吸收(B)吸收过量的汗液(C)减少压敏胶对皮肤的刺激(D)降低对皮肤的黏附性(E)防止药物的流失和潮解22 通过生理过程的自然吞噬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A)被动靶向制剂(B)主动靶向制剂(C)物理靶向制剂(D)化学靶向制剂(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23 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B)腹腔注射(C)肌内注射(D)口服给药(E)肺部给药24 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A)维生素 C 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8、(B)头孢菌素遇氯化钙溶液产生头孢烯-4 羧酸钙沉淀(C)两性霉素 B 加入复方氯化钠输液中,药物发生凝聚(D)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至紫色(E)维生素 C 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25 A2% B5% C7.5% D10% E12.5% 25 平均粒重小于或等于 1.0g 栓剂的重量差异限度是26 平均粒重在 1.0g3.0g 之间栓剂的重量差异限度是27 平均粒重在 3.0g 以上栓剂的重量差异限度是28 A油相 B乳化剂 C等渗调节剂 DpH 调节剂 E抑菌剂 28 大豆磷脂在静脉注射脂肪乳剂中的作用是29 精制豆油在静脉注射脂肪乳剂中的作用是30 甘油在静脉注射脂肪
9、乳剂中的作用是31 A卵磷脂 B吐温 80 C司盘 80 D卖泽 E十二烷基硫酸钠 31 脂肪酸山梨坦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2 聚山梨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3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34 A5:2:1 B4:2:1 C3:2:1 D2:2:1 E1:2:1 干胶法制备初乳,油、水、胶的比例是 34 油相为植物油35 油相为挥发油36 油相为液状石蜡37 A号、号丙烯酸树脂 B羟丙甲纤维素 C硅橡胶 D离子交换树脂 E鞣酸 37 肠溶包衣材料38 亲水凝胶骨架材料39 不溶性骨架材料40 A胃排空速率 B肠肝循环 C首过效应 D代谢 E吸收 40 从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又重吸收返
10、回门静脉的现象41 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42 药物从给药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的过程43 A静脉滴注 B椎管注射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下述剂量所对应的给药方法是 43 不超过 10ml44 15ml45 12ml46 0.2ml 以下47 AF 值 BHLB 值 CKrafft 点 D昙点 EF0 值 47 相当于 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目前仅用于热压灭菌48 表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49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50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上
11、升到一定程度时,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这一温度称为51 A水解 B氧化 C异构化 D聚合 E脱羧 下述变化分别属于 51 维生素 A 转化为 2,6-顺式维生素 A52 青霉素 G 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53 氯霉素在 pH7 以下生成氨基物和二氯乙酸54 肾上腺素颜色变红55 ACK0(1-e-kt)/VK BlogC (-K/2.303)t+log(K0/VK) ClogC (-K/2.303)t+log(K0(1-e-KT)/VK) DlogC (-K/2.303)t+logC0 ElogX(-K/2.303)t+logX0 55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关
12、系式56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前停止滴注,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57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体内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58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59 A糖衣片 B植入片 C薄膜衣片 D泡腾片 E口含片 59 以丙烯酸树脂、羟丙甲纤维素包衣制成的片剂是60 以碳酸氢钠和枸橼酸为崩解剂的片剂是61 A矫味剂 B遮光剂 C防腐剂 D增塑剂 E抗氧剂 61 在包制薄膜衣的过程中,所加入的二氧化钛是62 在包制薄膜衣的过程中,所加入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是63 A挤压过筛制粒法 B流化沸腾制粒法 C搅拌制粒法 D干法制粒法 E喷雾干燥制粒法 63 液体物料的一步制粒应
13、采用64 固体物料的一步制粒应采用65 A以物理化学方式与物料结合的水分 B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结合的水分 C干燥过程中除不去的水分 D 干燥过程中能除去的水分 E动植物细胞壁内的水分 65 平衡水是指66 自由水是指67 A泡腾栓剂 B渗透泵栓剂 C凝胶栓剂 D双层栓剂 E微囊栓剂 67 主要以速释为目的的栓剂是68 既有速释又有缓释作用的栓剂是69 A单凝聚法 B复凝聚法 C溶剂 -非溶剂法 D 改变温度法 E液中干燥法 69 在高分子囊材(如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使囊材溶解度降低而凝聚并包裹药物成囊的方法70 从乳浊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71 A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
14、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E改变尿液 pH,有利于排泄 说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71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联合使用72 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联合使用73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A)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B)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C)剂型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D)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E)剂型可影响疗效74 药剂学的任务包括(A)基本理论的研究(B)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C)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D)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E)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75 栓剂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A)PEG(
15、B) Tween-61(C) Myri52(D)泊洛沙姆(E)CMC-Na76 关于气雾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气雾剂可在呼吸道、皮肤或其他腔道起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B)气雾刑可采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C)气雾剂喷出的粒子愈细愈好(D)气雾剂按相组成分为单相、二相和三相气雾剂(E)气雾剂可以直接到达作用部位,奏效快77 除特殊规定外,一般不得加入抑菌剂的注射液有(A)供皮下用的注射液(B)供静脉用的注射液(C)供皮内用的注射液(D)供椎管用的注射液(E)供肌内用的注射液78 关于热原的叙述,错误的有(A)热原是指微量即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总称(B)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
16、最强的是革兰阳性杆菌(C)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D)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E)由于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蛋白质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和致热中心79 调节溶液渗透压的方法有(A)氯化钠等渗当量法(B)氯化钠当量法(C)冰点降低法(D)饱和溶液法(E)pH 降低法80 关于眼用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A)滴眼剂仅经结合膜单一途径吸收(B)滴眼剂的刺激性较大时,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降低药效(C)滴眼剂的表面张力越小,越有利于药物与角膜的接触,使药物容易渗入(D)滴眼剂的黏度增大,可使药物与角膜接触时间延长,有利于
17、药物吸收(E)滴眼剂的黏度增大,可降低药物的刺激性81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非均相分散体系,其不可逆变化有(A)分层(B)絮凝(C)转相(D)合并(E)破裂82 微囊的特点有(A)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B)使液态药物固态化(C)使药物与囊材形成分子胶囊(D)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83 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度的因素包括(A)囊壁的厚度(B)微囊的粒径(C)药物的性质(D)微囊的载药量(E)囊壁的物理化学性质84 经皮吸收制剂常用的压敏胶有(A)聚异丁烯(B)聚乙烯醇(C)聚丙烯酸酯(D)聚硅氧烷(E)聚乙二醇2005 年药剂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
18、考查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影响片剂成型因素有:a. 药物的可压性,弹性复原率大,物料的可压性不好;b.药物的熔点及结晶状态,立方晶系的结晶,压缩时易于成型,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压缩后的药片容易分层裂片,不能直接压片;c.黏合剂和润湿剂,粘合剂的用量愈大,片剂愈易成型;d.水分,因为干燥的物料往往弹性较大,不利于成型,而适量的水分,起到一种润滑作用,使颗粒易于互相靠近,从而片剂易于形成;e.压力。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胃溶性的薄膜衣材料。胃溶性的薄膜衣材料是指在胃里能够溶解的高分子材料有:羟丙甲纤维素 HPMC,羟丙纤维素 HP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丙烯酸树脂 号。3 【正确答
19、案】 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聚氯乙烯的性能。聚氯乙烯(PVC)是一种较好的包装材料,它本身并无毒性,它具有抗湿防潮性好、抗空气透过性好、抗酸碱性差、耐热性好的性能。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片剂的崩解时限。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的崩解时限为:浸膏片的崩解时限为 60 分钟,糖衣片的崩解时限为 60 分钟,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为60 分钟,压制片的崩解时限为 15 分钟。使用排除法,答案选 A。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粉体学的性质。粉体学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休止角是粉体堆积成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用 q 表示
20、。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体积所求得的密度。粉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 表示,接触角 越小,则粉体的润湿性越好。气体透过法可以测得粒子外部的比表面积,但不能测得粒子内部的比表面积。气体吸附法可测得粉体比表面积。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滴丸冷凝液的选取。滴丸是指固体或液体与适当的物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形成的小丸状的制剂。常用的基质有 PEG6000、PEG4000、泊洛沙姆,常用的冷凝液有轻质液状石蜡;重质液状石蜡、二甲硅油、植物油等。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栓剂中药物的吸收。局部用的栓剂通常不
21、需要吸收,而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药物需要通过直肠吸收而发挥作用。药物从直肠吸收的机理主要是被动扩散,其影响因素有:栓剂塞入直肠的深度不同,其吸收也不同;直肠液的 pH 值为 7.4,没有缓冲能力;栓剂在直肠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完全;直肠内无粪便存在,有利于吸收。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栓剂基质的性质。栓剂要求药物从基质中迅速释放出来并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治疗作用。以 PEG 作为基质时,PEG 的聚合度不同,其物理性状也不同;遇体温不熔化但能缓缓溶于体液中; PEG 为水溶性基质,可作为脂溶性药物的基质;PEG 不能与水杨酸类药物配伍因水杨酸能使 PEG 软化,乙酰水杨酸能与
22、 PEG 生成复合物;为避免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可加入约 20%的水或在塞入腔道前先用水润湿。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膏剂的基质。软膏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基质是其形成和发挥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液状石蜡是各种液体烃的混合物,主要用于调节稠度;水溶性基质是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水性物质,优点是释药快,但其水分易挥发,使基质容易霉变,所以需加防腐剂;凡士林是脂性物质,吸收性差,故常加入类脂类的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硬脂醇可用于 O/W 型乳剂基质中,起稳定和增稠作用。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气雾剂的制备。气雾剂是指药物与适
23、宜的抛射剂装于特制的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制成的制剂。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药物的配制与分装及抛射剂的填充质量检查等;制备混悬型气雾剂应将药物微粉化,并控制水分的含量,应在 0.03%以下;抛射剂的填充方法有压灌法和冷灌法;压灌法设备简单,并可在常温下操作;冷灌法抛射剂损失较多,故应用较少。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热原的性质。热原是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的体温异常提高的物质的总称。它的性质包括耐热性、可滤过性、不挥发性、水溶性、不耐酸碱性、被吸附性。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的物理灭菌法。物理灭菌法包括:a.干热灭菌法,包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2005 药剂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