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西周时期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五听” 中的“气听”指:( )(A)分析当事人的陈述内容(B)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气色(C)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D)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眼睛2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质剂 ”,其中的“质”指:( )(A)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B)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C)带有动产抵押性质的买卖的契券(D)买卖土地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3 法经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2、A)从体例上看,法经六篇为明清律直接继承(B) 法经六篇成为隋唐律的篇目蓝本(C) 法经是对西周出礼入刑制度的一种肯定(D)法经中各篇的主要内容被后世传统法典继承发展4 秦代“不直 ”罪和“纵囚”罪在睡虎地秦墓竹简 所载律文中指:( )(A)罪应重而故意轻判为“纵囚”(B)罪应轻而故意重判为“不直”(C)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为“不直”(D)不应当论罪而故意论罪为“纵囚”5 主张“王、霸道杂之 ”,并诏令确定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皇帝是:( )(A)西汉章帝(B)西汉文帝(C)东汉昭帝(D)西汉宣帝6 以北齐律为蓝本的法典是:( )(A)北周律(B)隋律(C)北魏律(D)晋律7 唐律规定,官吏
3、犯罪需划分为公罪、私罪,处理上适用的原则是:( )(A)私罪从重,公罪从轻(B)私罪从轻,公罪从重(C)私罪、公罪酌情处理(D)私罪比照公罪加倍处刑8 以下属于宋代刑制中正式入律的是:( )(A)凌迟(B)髡刑(C)发遣(D)充军9 大明律名例律中解释“谋” :“称谋者,二人以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明律仍然以为谋杀首先是二人以上共同犯罪(B)明律不承认一个人也可以成为谋杀罪的主体(C)明律中对一个人进行的谋杀即单独谋杀的解释与唐律基本不同(D)明律没有继承唐律的做法10 明代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在京王公大臣审理重囚的制度称:( )(A)九卿会审(B)三司会审(C)朝审(D)秋审11
4、 1911 年公布的十九信条的特点是:( )(A)扩大了皇族内阁的权力(B)扩大了百姓的权利(C)缩小了国会的权力(D)扩大了国会和内阁总理的权力12 有关钦定宪法大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清廷宪政编查馆编订(B)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C)分正文“君上大权” 和附录“ 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D)形式上被迫缩小皇帝权力,相对扩大议会和总理权力13 下列有关清末修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清末修律的发生时间上早于预备立宪(B)清末修律的主要目标在于“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C)西方列强有关放弃领事裁判权的允诺促进了清末修律的开展(D)清末各项近代法律的起草是由修订法
5、律馆承担的14 清末刑法修订的成果之一是大清现行刑律,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大清现行刑律是一部过渡性法典(B) 大清现行刑律是清政府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稍加修改而成(C) 大清现行刑律仍采用传统的六律总目(D)大清现行刑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手段,如凌迟15 清末修律过程中,大量法律最终未能正式颁布,下列法律得以正式颁布施行的是:( )(A)钦定大清商律(B)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C) 大清新刑律(D)大清民律草案16 下列对清末官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刑部改为法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B)户部改为财政部,兵部改为陆军部(C)在中央设置资政院,随后在地方设置咨议局(D)取消军机
6、处、内阁,外务部、吏部照旧。17 清末修律中首次引入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典是:( )(A)大清律例(B) 大清现行刑律(C) 大清新刑律(D)暂行新刑律18 清末“预备立宪 ”活动中最先颁布的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B) 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C) 预备立宪上谕(D)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9 清末中国司法权受侵害,对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的表述正确的是:( )(A)观审制度是领事本人的专有权(B)治外法权不同于领事裁判权(C)领事裁判权即会审公廨(D)会审公廨受理的案件的主体均是本国人20 据孙中山所设计的建国大纲,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成功,宣布:( )(A)“军政时期 ”
7、开始(B) “训政时期” 开始(C) “训政时期” 结束(D)“宪政时期 ”开始21 1928 年国民政府颁行中华民国刑法,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该部刑法由时任司法部长的王宠惠主持修订(B)以北京政府的暂行新刑律及第二次刑法修正案为蓝本修订(C)是我国历史上首部以“刑法”相称的刑法典(D)受德、意等国刑法内容影响,特别增加了 保安处分专章22 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频繁,法律法规数量繁多体系庞杂,对其法律体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为蓝本,并采英美法系法律制度的一些内容(B)效仿西方的法律,并未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予以保留、延续(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这一特征在该法律体系中
8、表现得极为明显(D)立法文本与司法实践脱节严重23 有关 1931 年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说法错误的是:( )(A)用根本法的形式肯定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政权(B)采取三院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民政府设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C)规定中华民国国民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在法律上一律平等(D)规定国体“ 永为统一共和国” ,但人民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权力的行使,由国民党政府训导之24 中华民国民法是国民政府“六法全书”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民法典对旧法做了较多修改,有较大的进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认定留置权有物权的效力(B)在结婚的法律效力上采用登记制,而不采用仪式制(
9、C)家庭关系上取消嫡子与庶子的区别(D)不再认为妻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诉讼审判制度。通过对长期司法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西周时期形成了审理案件的“五听”制度。所谓“五听”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这是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观察方式。周礼秋官 小司寇中载:辞听,听当事人的陈述,理屈则言语错乱;色听,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如理亏就会面红耳赤;气听,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喘息
10、;耳听,审查当事人听觉反应,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听不清话;目听,观察当事人的眼睛,无理就会失神。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C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律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买卖契约。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周礼载,“质”“剂”有别。“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质”“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A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律史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经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
11、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一种肯定。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体例上来看,法经六篇为秦、汉律直接继承,成为秦、汉律的主要篇目。魏晋以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名例为统率、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在内容上,法经中“盗”“贼”“囚”“捕”“杂”“具”各篇的主要内容大都为后世封建法典继承与发展。因此,无论从其历史作用还是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法经都是中国法制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D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律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秦律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法律 职业资格 中国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