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7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7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77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7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被列宁称为“ 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2 以下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贡献的是( )(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B)揭示了摧毁旧世界的道路(C)找到了建沿新惜界的阶级力量(D)描述了未来世界的具体细节和美好前景3 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A)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2、提高工作待遇(C)工人举行罢工,要求缩短工作时间(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4 马克思 1883 年 3 月去世,安葬于英国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马克思最初的安葬地是公墓内一处偏僻的角落,甚至连墓碑暑 15 没有。后来,英国共产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的共产党的捐助下,为马克思重修了新墓。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该名言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 )(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地实践性(D)鲜明的阶级性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是(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
3、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6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是指(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D)辩证法7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马克思主义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9
4、马克思指出:“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段表述所指明的辩证法的重要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科学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10 美术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去户外写生。大家在凤凰古城的山坡上,描绘眼前古城山水的美丽风景。学生们给出的画作各不相同。老师点评说。面对同样的景物,我们画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艺术的基本原则。“面对同样的景物,可以画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不同的
5、感受”,其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1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这位哲学家的这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2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个观点属于( )(A)辩证法(B)不可知论(C)唯心论(D)形而上学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6、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4 我国古代哲学家范缜讨论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时,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这是一种典型的( )(A)有神论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15 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 ,而主张唯物主义应该成为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之所以认为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 ,是因为费尔巴哈等人的观点是( )(A)历史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客观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唯心主义哲学、
7、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以科学的实践观来解决哲学基本问题17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属于意识的是( )(A)心想事成(B)投石问路(C)杯弓蛇影(D)海市蜃楼18 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被人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A)人的观念就是物质(B)观念在内容上是客观的(C)观念的形式是客观的(D)观念只是对物质世界的真实反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
8、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的积极贡献有( )(A)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出发点(B)认为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是联系发展的(C)指出上帝无非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D)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20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表现在( )(A)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B)提出了劳动价值论(C)把资本看做永恒的自然关系(D)否认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21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包括( )(A)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B)恩格斯所提出的观点(C)列宁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众多因素推动
9、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23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的论断有(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B)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科学(D)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有( )(A)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十月革命25 以下论断,正确的有( )(A)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又指
10、导实践(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D)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26 19 世纪 40 至 6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 哲学的贫困(C) 共产党宣言(D)德意志意识形态27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 )(A)致力于实现以劳
11、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C)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D)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28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科学29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0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因为他们独创了(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法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
12、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0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牛顿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一生有众多的科学发现。其中对万有引力的发现,人们常常将它与一个苹果联系在一起。关于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流传着不同的版本。下面所引用的,是其中一个版本的内容:牛顿,1 642 年 1 2 月 25 日生于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在格兰撒姆的公立学校读书时,他就表现出了对实验和机械发明的浓厚兴趣,自己动手制作了水钟、风磨和日晷等。一个炎热的中午,小牛顿在他母亲的农场里休息。正在这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这个苹果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牛顿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
13、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他问他的妈妈,他妈妈也不能解释。大凡科学家都保留一颗童心,牛顿更不例外。当长大成了物理学家后,他联想到了少年的“苹果落地 ”故事。难道是地球的某种力量吸引了苹果掉下来吗?循着这个路径进行研究,牛顿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材料 2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 1687 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是物体(质点)间由于它们的引力质量而引起的相互吸引力所
14、遵循的规律。材料 3如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由规律保证的,那么我们何必费心去为它安排葬礼呢?31 牛顿通过对“ 苹果落地 ”的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运用相关哲理对其中的道理加以解释。32 结合材料 2 论述规律的特征以及人们对待规律的态度。33 材料 3 表明的是什么观点?运用原理对其加以论述。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7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而且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在马克
15、思主义恢宏的理论大厦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居于基础地位。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A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不够完整,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外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致力于救世济民的思想家不论是中国持“大同”说的思想家,还是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各种各样人道主义学派,他们对美好的社会理想做出过种种设计和构想,但他们都没有找到解放人类的切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
16、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力量和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ABC 是马克思的贡献,而D 是空想社会主义所做的贡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引发了雇佣工人越来越激烈的反抗。在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和零散性。主要的形式有捣毁机器、烧毁工厂以及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等经济目的而举行的罢工。这些斗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无法从根
17、本上改变工人的悲惨处境。所以,ABC是早期无产阶级斗争自发性的表现形式,D 才是根本原因。【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属性,但只有 C 符合题意。所谓“解释世界”,是指理论研究;所谓“改变世界”,是指实践。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改变)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众多因素合力促成的结果。A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B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C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D 不契合题干的设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18、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虽然是唯心主义者,但他是无与伦比的辩证法大师。马克思批判和抛弃了他的唯心主义思想,汲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AB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内容;C 不属于黑格尔的理论,因为他是唯心主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三项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是其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手段。【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是马克思主义的属性;C 是马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7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