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9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2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843 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在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所说的夷之“ 长技”主要是指西方的(A)宗教和思想文化(B)教育和人才培养(C)军事和科学技术(D)民主和政治制度2 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根本的依据是(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C)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3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2、是(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4 1905 年 11 月出版的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并将其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然而,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中,三民主义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B)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C)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D)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5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
3、政纲(A)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B)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D)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6 新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增加的最重要的内容是(A)创立民国(B)节制资本(C)反对满清政府(D)反帝7 1929 年 4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D)改“抽多补少 ”为“抽肥补瘦”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 原则是在(A)解放战争时
4、期(B)抗日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大革命时期9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对华政策最根本的内涵是(A)确保蒋介石集团控制中国政权(B)在中国扶植一个亲美反共的政府(C)排挤老牌殖民国家在中国的势力(D)维护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10 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1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实现了(A)和平赎买(B)四马分肥(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2 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 195
5、6 年 1 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C)知识分子问题会议(D)1956 年 4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就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A)基础性作用(B)决定性作用(C)辅助性作用(D)补充性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到破坏,规定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A)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B) 1844 年望厦条约(C) 1860 年北京条约(D)1895 年马关条
6、约15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制度腐败的有(A)防民甚于防寇(B)官吏昏庸愚昧,贪污成风(C)将帅贪生怕死,士兵临阵脱逃(D)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差16 19 世纪下半叶,以“ 自强 ”“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 30 多年。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资金人才的匮乏性(D)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17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A)兴办近代企业(B)建立新式海陆军(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国外学习(D)改革行政机构18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中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的表
7、现有(A)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经济上未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C)思想上虽提倡学习西学却“托古改制”(D)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19 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舆论阵地有(A)民报(B) 国闻报(C) 新民丛报(D)新青年20 毛泽东曾指出:“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表明(A)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C)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D)从辛亥革命开始反击帝国主义的侵略21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其中“新”主要体现在(A)中国革命开始以马
8、克思主义为指导(B)中国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C)中国革命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D)中国革命开始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22 遵义会议解决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有(A)组织问题(B)军事问题(C)政治路线问题(D)思想路线问题23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B)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得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D)中国实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24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
9、上的独立性(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25 毛泽东指出:“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这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这是因为(A)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B)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C)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不容许(D)它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26 “文化大革命 ”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 “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A)1971 年(B) 1972 年(C) 1975 年(D)1976 年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5 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改革开放是(A)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B)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C)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D)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三大改造完成)60 周年(1956 年2016 年)材料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全
11、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材料 21956 年 1 月 10 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 50 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 1956 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 99,私营商业达到 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28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意义。29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20 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30 “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
12、主义,第二步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2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军事和科学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以抵制西方入侵。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
13、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因此,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因此,B 选项正确
14、。【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三民主义学说的局限性。三民主义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民权主义归根到底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的主张,也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
15、新的解释。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所以,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辛亥革命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16、帝国主义绝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反帝的内容,是新三民主义增加的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正确答案是 D 选项。【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革命的内容。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而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1928 年 12 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年 4 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