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提出了不同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其主要依据是( )(A)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B)社会性质的变化(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革命力量的变化2 中共中央提出,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3 1936 年 5 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的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中
2、国民权保障同盟(C)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D)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4 193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布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文件是( )(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B)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5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A)组织抗日救国会(B)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C)上海、北平、南京学生罢课(D)一二.九运动6 1935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主张的文件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
3、议(C)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D)抗日救国十大纲领7 标志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时局转换枢纽的事件是(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D)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8 标志着国民党内外政策转向和平、抗日的会议是( )(A)国民党五全大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D)国民党六全大会9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为此,国民党制定的战略战术是( )(A)积极防御(B)持久战(C)运动战(D)单纯的阵地防御战10 1935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阐明
4、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用“人民共和国” 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的原因是( )(A)准备与国民党合作抗(B)准备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C)为了解决组织上的问题(D)为了实现“ 逼蒋抗日”11 193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行( )(A)国共合作(B)全民族抗战路线(C)独立自主(D)持久战12 抗战以来,国民党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抗日转向对内反共的标志是( )(A)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B)消极抗日,积极反共(C)制造皖南事变(D)“溶共、限共、防共、反共”
5、方针的确立13 20 世 40 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整风运动,其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教条主义(D)反对经验主义14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A)长沙会战(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淞沪会战15 毛泽东明确地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命题是在 ( )(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6 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提出,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 )(A)学习马列主义理论(B)深入实际(C)调查研究(D)整风运动17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
6、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 )(A)要不要依靠正规军来抗战(B)要不要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C)发不发动人民群众起来抗战(D)要不要实行积极抗战的政策1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正面战场采取了(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策略(B)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的策略(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的策略19 毛泽东思想正式命名并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B)中共二大(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八大2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
7、用(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D)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1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B)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C)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D)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22 从 1931 年“ 九.一八” 事变到 1935 年“华北事变”期间,中国开展的局部抗战有( )(A)淞沪会战(B)长城抗战(C)察
8、哈尔抗战(D)东北抗日游击战争23 1937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发表的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的保证是( )(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24 为了抵抗日本的全面进攻,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首次在会议文件上写上“抗日” 的字样(C)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D)七七事变的爆发25 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有(
9、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C)徐州会战(D)平型关战役26 抗战时期文化界提出的文艺创作的目标是( )(A)抗战(B)团结(C)自由(D)民主27 1938 年 5 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观点有( )(A)全面抗战路线(B)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C)科学预测了抗日战争所要经过的阶段(D)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28 进入抗战相持阶段以后,日本对国民党的政策演化为( )(A)政治诱降为主(B)军事打击为主(C)速战速决(D)军事打击为辅2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发动的著名战役有(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战役
10、30 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有利、有理、有节31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争取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有( )(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B)尊重他们的利益(C)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D)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32 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提到的中间势力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开明绅士(D)地方实力派33 抗日根据地实行“ 三三制 ”政权,参加者为( )(A)国民党亲英美派(B)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C)中间派(D)共产党员34 19
11、39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主要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群众路线(D)党的建设35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36 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教条主义(B)官僚主义(C)宗派主义(D)经验主义37 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战略意义在于( )(A)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B)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C)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
12、攻准备了条件(D)在战略防御阶段,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38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的内涵表现在( )(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D)必须对国民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39 1935 年 12 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主要( )(A)解决了党的组织和军事路线上的问题(B)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C)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D)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40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
13、与民主党派合作,强烈要求国民党实行抗战民主。提出( )(A)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B)成立民主联合政府(C)推翻国民党政权(D)召开各党派会议4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面临不同的环境,先后进行了两次合作。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的新特点是( )(A)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B)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C)拥有共同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D)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性42 战后,苏联元帅崔可夫指出,“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来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之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14、” 。崔可夫所说的 “无可争辩的事实 ”是指(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B)中国战场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侵苏(C)中国战区具备独立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能力(D)中国战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四个选项中,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有变化,D 项属于说法错误的干扰项。故
15、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全民族抗战路线;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故 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36 年 5 月,宋庆龄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第三党的名称;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于 1932 年;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成立于 1934 年。故 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
16、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3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故 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记忆性试题。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故 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35 年 12 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 1937 年 8 月洛川会议制
17、定的;1935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故 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标志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国民党的内外政策转向和平、抗日的会议,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瓦窑堡会议确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问题;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故 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
18、,标志着国民党内外政策转向和平、抗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国民党五全大会和六全大会都是干扰项。故 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民党没有实行过积极防御;持久战是毛泽东提出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基本方针;国民党在战略防御阶段没采用运动战,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故 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瓦窑堡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问题,此时国民党蒋介石还在追杀长征途中的中共红军,长征还没有结束,我党对国民党的政策是反蒋,AD 不选。C 项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 模拟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