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下列心理现象中只有( )属于认识过程。(A)情绪(B)兴趣(C)能力(D)思维2 神经元具有( ) 的机能。(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3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为( )。(A)1 分钟(B) 10 分钟(C) 1 小时(D)1 天4 果断性属于性格的( ) 特征。(A)态度(B)行为(C)意志(D)情感5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2、(B)选择性和集中性(C)指向性和选择性(D)调节性和集中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6 认识过程7 绝对感受性8 晶态能力9 性格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什么是动机? 它有什么功能 ?11 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2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13 论述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14 谈谈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认识过程是指人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像、思维、记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
3、程。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思维属于认识过程,其他三个选项均不属于认识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D。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通常,神经元通过树突及胞体接受信息,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所以,正确答案为 A。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长时记忆是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 1 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意志的
4、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指向是指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使所反映的事物达到一定的清晰、完善、深刻的程度。集中不仅指心理活动离开了无火事物,而且也抑制无关活动。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的对象处于注意的中心。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6 【正确答案】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像、思维、记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
5、或关系的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表象是指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事物形象。想像是人脑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建构新形象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认识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7 【正确答案】 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太弱的刺激人们常常感觉不到。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它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
6、受性成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大。8 【正确答案】 晶态能力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它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晶态能力包括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与学习能力有密切联系,代表了过去对液态能力应用的结果以及学校教育的数量和深度。一般表现在词汇和计算能力测量的测验,如知识、词汇、计算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来自经验的结晶,所以称为晶态能力。晶态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 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9 【正
7、确答案】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行为方式,反应了人们的性格特征的不同。并且,这种不同是相对稳定的。暂时的、情境性的和偶然的行为表现,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从形成上说,性格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正确答案】 (1)动机的定义动机是指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
8、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指引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2)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教育 硕士 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