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标志着周王室在春秋时代的地位一落千丈,仅存虚名的选项是( )(A)周郑交恶(B)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C)周平王迁都洛邑(D)三家分晋2 下列不是春秋时代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的是( )(A)案田而税(B)寓兵于农(C)废除井田(D)士农工商专业分居3 下列是在春秋时代的齐、楚两国之间发生的是( )(A)城濮之战(B)召陵之盟(C)苏秦合纵(D)葵丘会盟4 下列对春秋时期各国称霸的顺序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齐晋秦(B)晋
2、秦楚(C)秦 宋楚(D)齐秦晋5 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A)城濮之战(B)崤之战(C)邲之战(D)弭兵之会6 战国初期,上党地区在下列哪一个国家的控制范围之内?( )(A)韩国(B)秦国(C)赵国(D)燕国7 下列不是战国时期齐国对外扩张的行为的是( )(A)攻取燕国下都(B)两次打败楚军(C)与秦国同时称帝(D)公元前 286 年灭宋8 春秋后期,华夏诸国征服并吞并了许多周边的少数民族,其中被秦国所灭的是( )(A)白狄(B)西戎(C)犬戎(D)赤狄9 下列无法体现春秋战国时代公室与私家势力之间的相互斗争的是( )(A)田氏代齐(B)三桓专鲁(C)三家分晋(D)李悝变法10
3、下列不是战国时代魏国李悝变法的内容的是( )(A)实行平籴法,维持经济秩序(B)打击贵族势力,将其迁至荒凉地区(C)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国家收入(D)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11 下列对战国时代各国变法改革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际上是以法家思想为核心进行的社会改革(B)秦、楚、魏国的变法改革都比较成功(C)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D)商鞅的变法改革中有一部分源于三晋12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同国家对应不正确的是( )(A)郢爰楚国(B)刀币 齐国(C)铲币 秦国(D)蚁鼻钱楚国13 下列制度不是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是( )(A)“上计”制度(B) “玺书” 制度(C
4、)俸禄制度(D)军功入仕制度14 郡县制度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政治变革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下列选项中,对郡县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春秋早期郡的级别在县之下(B)战国时代郡多设于边地,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C)战国时代县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地方行政职能(D)春秋时期县的设立主要通过灭亡邻国改设产生15 下列选项中,与“ 履亩而税 ”相一致的做法中不包括 ( )(A)“作爰田 ”(B) “初税亩”(C) “量人修赋”(D)“自爰其处 ”16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所狩也;诸侯朝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所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
5、历史现象是 ( )(A)周初的分封制(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C)春秋时诸侯争霸(D)齐桓公称霸17 城市的发展在春秋与战国之间的区别不包括( )(A)战国时代的城市在经济职能上远远超过了春秋(B)市场是战国时代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春秋时代城市的基本性质是政治中心(D)春秋时代的城市规模相对比较小,人口不多18 春秋战国时代,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B)牛耕逐渐普及开来(C)铁制农具出现并逐步推广(D)家庭观念越来越强19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激烈的争鸣中,有着融合的趋向,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6、A)孔子的天命仁学(B)韩非子的法、术、势(C)邹衍的阴阳五行之说(D)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0 郭店楚简21 四书五经22 葵丘之盟23 合纵连横24 长平之战25 徐州相王26 礼崩乐坏27 郑国渠28 尚书29 “胡服骑射 ”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30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人主之左右不必智也,人主于人有所智而听之,因与左右论其言,是与愚人论智也;人主之左右不必贤也,人主于人有所贤而礼之,因与左右论其行,是与不肖论贤也。智者决策于愚人,贤士程行于不
7、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人臣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洁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其修士不能以货赂事人,恃其精洁而更不能以枉法为治,则修智之士不事左右、不听请谒矣。人主之左右,行非伯夷也,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精辩之功息,而毁诬之言起矣。治辩之功制于近习,精洁之行决于毁誉,则修智之吏废,则人主之明塞矣。不以功伐决智行,不以叁伍审罪过,而听左右近习之言,则无能之士在廷,而愚污之吏处官矣。”韩非子孤愤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韩非子的思想。31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初税亩。初者何 ?始也。税亩者何 ?履亩而税也。初税亩何以书?讥。何讥尔? 讥始履亩而税也。何讥乎始履亩而税?古者什一而藉。古者曷
8、为什一而藉? 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一一春秋公羊传请简述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制度的产生过程和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32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3 简述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4 简述弭兵之会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公元前 707 年,周桓王以周、蔡、卫、陈四国
9、之师伐郑,为郑国军队所伤,从此,周天子的威信下降,共主仅存虚名。周平王迁都是东周的开始,三家分晋是战国的开始,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春秋时代大国争霸的开始。【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废除井田很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废除井田制到战国时代才发生,是战国商鞅变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他三项都是管仲改革的内容,考生需要对此有基本了解。【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公元前 650 年,齐桓公联合多国伐楚,双方互不退让,后订立盟约,使得楚国北进的锋芒受到打击,确立了齐受到中原各国拥戴的地位,史称召陵之盟。苏秦合纵虽然也是在齐、楚之间进行的,但那是在战国
10、时代,城濮之战发生在晋、楚之间。【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春秋时代大国争霸时间顺序的了解,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所以最后一项中的秦、晋顺序颠倒了。【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公元前 598 年,楚围郑,晋施援手,晋楚战于邲,晋军大败,从此不敢与楚再战,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遂成中原霸主。城濮之战虽然也在晋楚之间发生,但是获胜的是晋国,崤之战发生于秦晋之间。【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战国初期的历史地理学,上党地区在今天的山西境内,在春秋时代是晋国属地,三家分
11、晋之后在韩国的境内,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国争夺的地区,也是长平之战的起因。考生需对战国时代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大致的了解。【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与秦国同时称帝是同时期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齐国对外扩张的行为。【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春秋早期,戎狄的势力比较强大,华夏各小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秦、晋等大国也受到过他们的入侵。到了春秋后期,随着华夏各国的日益强大,秦国灭西戎,晋国灭了赤狄和白狄。【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公室与私家势力之间的相互斗争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格局演变的主线之一,在斗争的过程中,私家势力逐
12、渐掌握了政权,甚至灭亡了公室,本题的前三项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需要考生重点了解,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战国时代,魏国的李悝变法是最具代表性的变法改革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变法的内容考生应重点掌握,打击贵族势力,将其迁至荒凉地区是吴起在楚国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之一。【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各国的变法改革是战国时代各国实力消长的主要原因,是法家政治学说的具体实践,其中楚国的吴起变法是以失败告终的,楚国在战国时代一直没有能够强盛起来。此题考查考生对战国变法的熟悉程度。【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2 【正确
13、答案】 C【试题解析】 铲型币是当时赵国所使用的货币。【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新型官僚任用制度,但是其中的“玺书”制度是在春秋末期开始推行的,其他三项始于战国时代。考生需对这些制度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实行效果。【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最后一项中县的设立途径还包括改邑为县,郡县制度的兴起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政治改革中的重要考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其演变过程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此题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履亩而税
14、”是贵族统治者放弃以“公田”收获作为租税的剥削方法,而不再区分“公田”、“私田”的做法,各国都有相似的做法,本题的前三项都是正确的,最后一项不包括在内,春秋战国时代土地制度的演变是历年考查的重点。【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周灭商和东征以后,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古代城市的发展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考生有必要对每个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有所掌握,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其他三项都是两个时代
15、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别,需要重点记忆。【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铁器的广泛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提高了开垦能力,便于深耕细作,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所以小农经济最主要的条件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及逐步推广。考生需对其意义有深入了解。【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韩非子的观点将法、术、势融为一体,其中还吸收了道家老子的观点;邹衍的阴阳五行之说,包括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则是对融合各家思想的一次大胆尝试。只有 A 项是无法体现这一特点的。【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0 【正确
16、答案】 郭店楚简,又称郭店楚墓竹简,是中国湖北省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内的竹简,1993 年 10 月出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共 804 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 726 枚,字数有 13000 余个,全部为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典籍,共 18 篇。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将大量先秦书籍焚毁,而郭店楚简则幸免于难,提供了很珍贵的历史资料。【试题解析】 近年来随着出土资料的增多,简牍研究相当热门,郭店楚简就是其中之一,郭店楚简中包含大量儒家典籍,尤其是对先秦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大的补充作用,受到国际汉学界的极大关注,考生需加强对研究热点的了解。【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1 【正确答案】 四书
17、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试题解析】 四书五经是传统儒家经典,此题旨在考查四书五经的具体内容和地位上升的过程,考生需注意四书在南宋经过朱熹编纂后地位的抬升,此题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2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东方的大国,齐桓公在位时,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国势日渐强盛,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了代表参加。会盟约定:成员国不计前嫌,言归于好,不乱筑河堤,不囤积粮
18、食,不擅自封邑给卿大夫而不报告天子。葵丘之盟以后,齐桓公作为盟主,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开创了春秋时期霸主的先河。【试题解析】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开始下降,王室衰微,所以开始在政治和经济上依附一些大的诸侯国,而诸侯国间相互兼并,大国争霸,都在图谋霸主地位,考生需熟知春秋时期相继称霸的国家。【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3 【正确答案】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春秋战国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