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清代文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清代文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清代文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清代文学)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清初遗民诗歌的代表人物是以气节高尚而被后世敬仰的黄宗羲、王夫之、( )三大学者。2 ( )在清初的诗坛上影响颇大,和陈恭尹、梁佩兰号称“岭南三大家” 。3 汪中的( )被杭世骏评为“ 惊心动魄,一字千钧” 。4 清初词人陈维崧在词作上学习苏轼、辛弃疾,使豪放词大放异彩,他继承诗经和白居易的“ 新乐府” 精神,敢拈大题目,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无愧“( )”之称。5 ( )把纳兰性德推到 “国初第一词人”的位置。6 李玉晚期的代表作是( ),表现的是晚明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迫害东林党人周顺昌等人
2、,引发了苏州市民暴动的政治事件。7 醒世姻缘传署名( )所作,原名恶姻缘,是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8 方苞曾奉敕选录明清诸大家的时文,编成( ),颁为时文程式,被称为“以古文为时文,允称极则” 。9 清中叶的小说中,镜花缘成就较高、影响较大,其作者是( )。10 姚鼐著有惜抱轩诗文集,又编有( ),流布极广。11 南施北宋12 立主脑13 十二楼14 马二先生15 程甲本16 古文辞类纂17 骈体文钞18 阳湖文派19 常州词派20 古诗源21 四库全书22 子弟书23 弹词24 鼓词25 简述清代骈义复习的文化背景26 李渔对戏曲理论的贡献。27 简述长生殿的艺术特色。28 试
3、分析红楼梦的叙事结构。29 试分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的形象。30 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成就31 试分析弹词再生缘的艺术成就。32 论述桃花扇的艺术成就。33 消代纪昀讥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 ,试试分析 聊斋志异对“二体”的超越。中国文学史(清代文学)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正确答案】 顾炎武【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 【正确答案】 屈大均【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3 【正确答案】 哀盐船文【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4 【正确答案】 词史【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5 【正确答案】 况周颐【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6 【正确答案】 清忠谱【知识模块】
4、清代文学7 【正确答案】 西周生【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8 【正确答案】 钦定四书文【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9 【正确答案】 李汝珍【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0 【正确答案】 古文辞类纂【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1 【正确答案】 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合称“南施北宋” 。因二人诗名相况,且都属“尊唐”一派,风格相近,又因施闰章是安徽人,宋琬是山东人,故名。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著有愚山诗集,较关心现实生活和民间苦难,诗歌铺叙时事,叹息民艰,长于五言诗,风格空灵淡泊。宋琬,字玉叔,号荔裳,其诗由学明七子上溯到宋、唐。他擅长七言诗,风格沈雄磊落,虽迭遭变故,困厄多于欢愉,时发激昂悲愤之音,但总的表现委婉中
5、正,怨而不怒。二人在清初诗坛上均有一定地位。【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 立主脑 ”是清初李渔提出的戏曲创作主张。李渔在 闲情偶寄中单立“立主脑 ”一节,对戏曲传奇的 “立主脑”进行了专门的论述题。他说: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作者作为传奇的初心,只为“ 一人一事 ”而作。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也就是说,“传奇 ”的“主脑”就是一部戏中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例如传奇 琵琶记的中心人物是蔡伯喈,中心事件是重婚牛府,这就是琵琶记之“主脑” 。其他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是陪宾。其他众多人物和事件都是为
6、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服务的,它们之间要互相关联、照应,不能互相矛盾。【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十二楼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著的一本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觉世明言。十二楼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节独立的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也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4 【正确答案】 马二先生是吴敬梓儒林外史里塑造的典型形象。马二先生是个正派人物,本名马纯上,因屡试不举,以选书为生,为人古道热肠,治学近乎迂腐。杭州游历,体现马二先生人性一面。马二先生在匡超人落魄的时候曾经几度帮助他,可是后来却落得了十分悲惨的境地,还被自己曾经帮助
7、过的匡超人妄加诽谤嘲笑。通过马二先生的形象,作者展示了一个被科举时文异化的读书人的迂腐熏人的灵魂。【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5 【正确答案】 “ 程甲本 ”是红楼梦版本之一。乾隆五十六年 (1791),程伟元、高鹗将红楼梦前 80 回,与自称搜求的后 40 回合在一起,第一次以木活字排印,名为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此通称“程甲本” 。【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6 【正确答案】 古文辞类纂是清代姚鼐编的各类古文总集。全书 75 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 13 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
8、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樾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7 【正确答案】 骈体文钞是清代李兆洛编选的骈体文总集。辑人先秦至隋的作品共 32 卷。全书分为上、中、下 3 编。上编包括铭刻、颂、箴、谥诔、诏书、策令、檄移、弹劾等 18 体,是所谓“庙堂之制,奏进之篇” ;中编包括书、论、序、碑记等 8 体,多属指事述意之作;下编包括设辞、连珠、笺牍、杂文等 5 体,多属缘情托兴之作。【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8 【正确答案】 阳湖文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恽敬和张惠言均为阳湖人。他们专志以治古文,但又不愿受桐城文论束缚,兼收子史百家、六朝辞赋
9、,以博雅放纵取胜。阳湖文派的得名,起自光绪初年张之洞书目答问。【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9 【正确答案】 “ 常州词派 ”发轫于嘉庆初年,大畅于道光年间,绵延于清末民初。因其开创者张惠言及主要作家是常州人,遂以之名派。“常州词派” 诸家不满于浙派末流的一味模拟,寄兴不高,词格卑下,遂起而矫之,词风为之一变。张惠言从正统文学观念出发,推尊词体,认为诗词同道,力图提高词的地位;强调词的内容,主张词要有言外之意,要有比兴寄托;文辞要深美闳约,风格要低回幽眇。其后,周济补充发挥张氏之说,提出“词史” 的观念,认为词应该抒写时代盛衰和反映现实生活;在讲“ 非寄托不入”的同时又讲“专寄托不出”,使“ 常州词
10、派”的理论更加系统明确。【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0 【正确答案】 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选编的上溯先秦下讫隋代的古诗选集。依据明代冯惟讷古诗纪等旧籍,沈德潜宗旨在于探寻诗歌之源,故取名古诗源。全书共 14 卷,录诗 700 余首,因其内容丰富,篇幅适当,笺释简明,遂为近代以来流行的古诗读本。【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1 【正确答案】 四库全书是清代官修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囊括了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 360 多人编纂而成的,该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各类又分许多子目,检阅十分方便,共收录著作3500 多种,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该书对
11、于历代学术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而对每一部书都做有提要,对该书作者、成书特点、价值都作了总结,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在编书过程中,大量销毁和删改旧书,也使我国古代文献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2 【正确答案】 子弟书是清代流行于北方的一种曲艺形式为子弟书,旧说创始于满族八旗子弟,故名。子弟书属于鼓词的一个分支,只唱不说,演出时用八角鼓击节,佐以弦乐。又分东西两派:东调近弋阳腔,以激昂慷慨见长;西调近昆曲,以婉转缠绵见长。子弟书的乐曲今已失传,由现存文本看,其体制以七言句式为主,可添加衬字,多时一句竞长达 19 字,形式在当时的讲唱文学中最为自由灵活。篇幅相对短小,一般一二回至三四
12、回不等,最长者如全彩楼叙吕蒙正事,也不过34 回。每回限用一韵,隔句叶韵,多以一首七言诗开篇,可长可短,然后敷衍正文。【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3 【正确答案】 弹词是清代民间流行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弹词主要流行于南方,用琵琶、三弦伴奏,其传承、转变的情况缺乏清楚的记载。大致而言,在说唱艺术方面,唐有变文,宋有陶真,元明有词话,弹词便是从这一系列中脱化而成。而且弹词大约到了乾隆中期以后,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的特征也愈来愈明显。弹词的体制由说、表、唱、弹四部分组成,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在情节上常常热衷于叙写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人物命运大起大伏,且最终都有个令人心满意足的“ 大
13、团圆”结局,带有较多的传奇色彩和女性特有的那种浪漫情调。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含有程度不等的道德劝诫成分。清代弹词有义妖传珍珠塔和三笑姻缘等。【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4 【正确答案】 鼓词是清代以后主要流行于北方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以鼓板击节,配以三弦伴奏。说用散体,唱为韵文。其唱词一般为七言和十言句,其十言句与弹词之三、四、三的节奏截然不同,采用三、三、四的形式。这是有说有唱的成套大书,篇幅较大。后又有与“弹词开篇” 相近、只唱不说的小段,称 “大鼓书”或径称“大鼓”,至今流传。现存最早的鼓词是明代天启年间刊行的大唐秦王词话。【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5 【正确答案】 清代骈文的复兴,有其特定的文化
14、背景。清朝统治的日益稳固和文化政策的调整,皇帝“ 以提倡文化为己任,师儒崛起” ,号称“乾嘉学派”的考据学走向鼎盛,“ 清代学术,超汉越宋 ”,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骈文在浓重的学术文化氛围里,重又得到肯定和利用。汉、宋学之争,又使骈文的兴起,带上和桐城派对峙的色彩,汉学重学问,重考据、训诂、音韵之学,对桐城派尊奉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学所造成的空疏浮薄,是有力的冲击,风气所及,饱学之士喜爱重典实,讲音律的骈文,借以铺排遣使满腹的书卷知识,从而刺激了骈文的写作和运用。与繁荣状况相适应,骈文批评理论也在发展,由开始正名争一席之地,到阐发艺术特点,认识和把握文学本质的某些属性,进而达到与古文家争正统的地位
15、。清初陈维崧、毛奇龄开始倡导,中期则有袁枚、孔广森等热情辩护,给予肯定,阮元则著有文言说,鼓吹骈体,视骈文为正统,将骈散之争推向高潮,同时,吴鼒的国朝八家四六文钞,曾燠的国朝骈体正宗,李兆洛的骈体文钞弘扬骈文正脉,扩大影响。【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6 【正确答案】 李渔戏曲理论比创作成就大,其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中“词曲部”“演习部”等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著作。(1)他强调戏曲的社会性,内容必须适俗。他说“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2)强调戏曲的舞台性。“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写剧本为演出,应做到 “手则握笔,口
16、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回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言,否则搁笔”。(3)戏剧结构,应 “立主脑”,“密针线”“ 减头绪”,使戏中主线清楚明白。【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7 【正确答案】 (1)长生殿剧作重在唐明皇杨贵妃的“钗合情缘” ,但却写出了封建宫廷中帝王与妃子的真实关系、真实情况,也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度艺术真实的宠妃的性格。这是洪舁在文学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在长生殿里,伴随着唐明皇杨贵妃故事的进展,交叉地写出了与之相关连的朝政事件,将长恨歌中虚化了的内容显露出来。由于唐明皇宠爱杨贵妃,杨氏一门男女都获得了殊荣,杨国忠做了右相,专揽朝政,杨贵妃的三个姊妹封做了夫人。当他们经历过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清代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